【优化方案】2015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16章第34讲课后达标检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3087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5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16章第34讲课后达标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优化方案】2015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16章第34讲课后达标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优化方案】2015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16章第34讲课后达标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优化方案】2015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16章第34讲课后达标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优化方案】2015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16章第34讲课后达标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5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16章第34讲课后达标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5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16章第34讲课后达标检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读两区域发展图,回答 12 题。1如图所示,从 A 区域向 B 区域发生了( ) A产业升级 B资源调配 C信息传递 D产业转移 2假如 A、B 两区域均位于我国,最可能的是( ) AA 地、B 地均位于东部沿海 BA 地位于东部沿海,B 地位于中部地区 CA 地位于西部地区,B 地位于东部沿海 DA 地位于中部地区,B 地位于东部沿海 解析:读图可知,到 T1阶段,A 区域相对优势产业变成了相对劣势产业,而 B 区域 L产业成为相对优势产业,所以从 A 区域向 B 区域发生了产业转移。我国目前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最发达,中西部相对落后,图中产业发展

2、到 T1阶段,A 区域相对优势产业变成了相对劣势产业,说明该产业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 A 地区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竞争优势了,就要出现产业转移;假如 A、B 两区域均位于我国,最可能的是 A 地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B 地位于中西部地区。答案:1.D 2.B “金匠中原计划”是富士康在中国大陆中原地区投资布局的发展计划,主要以河南郑州、洛阳和山西晋城三座城市为重点,形成中原金三角制造基地。据此回答 35 题。3 “金匠中原计划”对郑州、洛阳和晋城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促进产 业升级,

3、加快城市化进程 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 B C D 4产业转移促进了区域产业、产品生产环节的分工和合作,下列各图中最能反映当前 河南富士康所处地位组合的是( )A、乙、c B、乙、b C、乙、a D、乙、a 5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主动转移的原因是( ) A工业结构的调整 B地价高与失业率高 C能源、资源消耗殆尽 D交通枢纽的地位下降 解析:郑州、洛阳和晋城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城市化进程。河南经济相对落后,所以在产品生产周期模型图中主要是生产传统产品,且大量出口;而在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中主要承担加工环节;在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中主要处于成熟期阶段(主

4、要是电子装配工业);在全球产业竞争的金字塔模型中处于底层。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所以就必须进行产业的转移。答案:3.B 4.C 5.A 下图示意某公司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读图,回答 67 题。6该公司发展阶段的顺序为(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甲乙 7该公司的发展过程体现了( ) 产业集聚 产业扩散 产业转移 产业兼并 A B C D 解析:第 6 题,该企业的发展顺序是从总部、管理机构和生产单位集聚在一个区域,到生产单位的外迁,再到生产单位的集聚。第 7 题,乙阶段中生产单位外迁体现了产业转移;该公司发展的最后阶段(丙阶段)是生产单位集聚在一个区域,共同基础设

5、施或廉价劳动力等,体现了产业集聚。答案:6.A 7.A (2014南京二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引起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此回答 89 题。8下图中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工业类型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 “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 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缓解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 况 降低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A B C D 解析:第 8 题,从图中可知甲、乙、丙、丁依次为技术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劳动力导向型最容易吸引移民

6、就业。第 9 题,由题意可知, “移业就民”是指东部地区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可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东部地区产业转出,短时间内会加剧就业紧张状况;中西部地区作为产业承接地,会加大环境压力。故 A 项正确。答案:8.C 9.A (2014北京西城区期末测试)武清区 1991 年建立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受产业转移的影响,武清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据图回答 1011 题。10武清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优势明显 矿产、能源资源丰富 政策支持 A B C D 11产业转移对武清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促

7、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市场导向型企业增加 C改善了本地区的环境质量 D增大了本地区的就业压力 解析:第 10 题,武清区地处北京和天津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同时又有国家政策的支持。第 11 题,产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主要为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加就业机会,但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答案:10.D 11.A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3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家具制造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近年来逐渐向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我国成为承接该产业的最佳国家。近年来,由于家具行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我国加大了对国内木材资源的开发。材料 2:

8、图甲是美国家具进口额、中国家具出口额及中国对美国家具出口额分析图,图乙是我国家具行业各省市出口占比示意图。(1)据材料描述美国家具进口额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12 分) (2)分析我国成为家具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国的原因。(12 分) (3)我国在承接家具产业转入时,哪些省份具有突出优势?请说明理由。(12 分)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家具进口额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可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高,家具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等方面阐述。第(2)题,我国成为家具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国的原因可从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土地等方面分析。第(3)题,沿海省份,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答案:(1)美国家具进

9、口额不断提高,呈上升趋势。家具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家具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本土家具产量减小,进口量增 大。 (2)我国家具市场规模大;劳动力成本低;地价低;经济快速增长。 (3)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具有承接优势。交通便利;海运发达;劳动力充足;劳 动力素质高;经济发达,市场广阔。13(20 分)(2013合肥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全国首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1)安徽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条件是什么?(8 分) (2)皖江城市带

10、成为我国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其重要意义。 (12 分) 解析:第(1)题,安徽省劳动力、煤炭等资源丰富,交通比较便捷。第(2)题,通过产业转移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答案:(1)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便捷的交通,优越的地理位置。 (2)通过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可以充分发挥中部地区 的比较优势,集聚发展要素,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发展步伐;同时为东部地区腾出更大的发 展空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更好地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形 成东中西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11、分,共 44 分) 1(2013高考安徽卷)下图表示安徽省 19852010 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产 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解析:选 D。从图例入手,对比安徽省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判断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加,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D 项正确。下表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完成 24 题。发展阶段时间方式 产品

12、“走出去”19911997 年接收订单,代工生产销售 “走出去”19982001 年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 贸易分公司 品牌 “走出去”20012003 年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资本 “走出去”2003 年至今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 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 2.该公司、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 3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 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 4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 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

13、解析:该组试题以文字和表格呈现信息。分为产品、销售、品牌、资本“走出去”四个发展阶段。第 2 题,阶段、“走出去”的方式是接收订单和在国外建立贸易分公司,故其主要发展目标是开拓国际市场。第 3 题,尼日利亚和意大利属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消费文化背景,在这些地方建立生产基地显然是为了生产适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鞋子,利于产品销售。第 4 题,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鞋子生产国,具有鞋业生产的先进技术,在这里建立研发中心,主要是为了利用当地的技术。答案:2.A 3.C 4.D 20 世纪 80 年代初,某国 W 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近几年,我国

14、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W 公司逐步把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据此完成 56 题。5W 分司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 ) A研究 B设计 C零部件生产 D组装 6近几年,W 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转移到我国,主要目的是( ) A加快新车型的研发 B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C扩大新车型的产量 D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 解析:第 5 题,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优势是土地、劳动力价格低,所以 W 公司最早把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组装环节转移到我国。第 6 题,近几年,我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W 公司必须将

15、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答案:5.D 6.B 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21 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据此完成 79 题。7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距离 B热量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种植技术 8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9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 ) A运输成本 B用地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劳动力成本解析:第 7 题,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其生产地与市场距离不能太远,所以其主导因素是市场距离。第 8 题,由题干信息可知,低档圣诞树价格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寻找具有廉价劳动力优势的地区布局,可降低其生产成本。第 9 题,由题干可知圣诞树的生产主要面向国际市场,深圳位于沿海,产品便于出口。赣州生产的圣诞树要出口多了一个从赣州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