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九单元 第一课时 社 会 主 义建设的起步导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2966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九单元 第一课时 社 会 主 义建设的起步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九单元 第一课时 社 会 主 义建设的起步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九单元 第一课时 社 会 主 义建设的起步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九单元 第一课时 社 会 主 义建设的起步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九单元 第一课时 社 会 主 义建设的起步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九单元 第一课时 社 会 主 义建设的起步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九单元 第一课时 社 会 主 义建设的起步导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时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循着线索理一理由表及里想一想11955 年 10 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 年 9 月建成投产。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提示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53 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2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中央提出将农民“组织起来”的理由及举措。提示 理由: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工业品市场需求扩大;国家要帮助农民走上富裕道路。举措:195

2、3 年开始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农村建立起来。史论术语背一背(先填后背)1949 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1953 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我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的重点在东北地区。 “一五”计划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探究点一“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未考史料读出史论史料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毛泽东 教你读史 史料一表明中国的重工业基础差, 底子薄, 工业体系不完整。 史料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 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教你读史 史料二表明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需要,是加强国防军事力量的需要。 史料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毛泽东 教你读史 史料三表明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学习苏

5、联的成功经验。 根据以上史料,归纳“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有哪些?史论形成“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3)苏联影响: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4)重要地位:重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探究点二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已考史料命出新意史料一 (摘自 2014 年重庆高考 T9)1989 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 。史料二 (摘自

6、 2013 年福建高考 T38)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 1953 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 20 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1)史料一中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哪一时期?改编题答案:“一五”计划时期。(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

7、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高考原题答案:设想: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不同: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总结升华“一五”计划的特点和实质1特点(1)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2)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3)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4)渐进性和长期性。(5)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

8、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历年高考真题整体研究找规律1(2014全国卷)“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解题提示:定时空:“一五”计划时期。关键信息:抓住“一五计划期间”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这种体制对于增加积累和扩大投资,推动工业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答案:B2(2014全国卷)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

9、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解题提示:抓关键:“实行粮食计划收购” “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均与农民经济生活有关,结合 1953 年正处于过渡时期这一背景可知,计划体制的特征与“计划收购” “由国家严格控制”相符。答案:C3(2014安徽高考)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

10、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 B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题提示:抓关键:掌握农业合作化实施的原因及实质。根据社会主义“单家独户的经营” “互助组”可以判定,新中国对土改后的个体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答案:A4(2014北京高考)“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解题提示:抓关键:解答时对关键信息“互助” “合作社”进行判断和分析。19531956 年对农

11、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答案:C5(2013海南高考)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 50 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 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 B推动经济均衡发展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 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解题提示:定时空:“一五”计划时期。抓关键:材料强调“一五”计划中工业的分布,东北、中部、西部均衡分布,强调工业布局的均衡发展。答案:B6(2011北京高考)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

12、营私营个体手工业开始年41.53.2430.720.6结束年54.517.127.20.041.2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A1946、1949 B1952、1956C1966、1976 D1978、1982解题提示:抓关键:分析表格中数据信息反映的史实。联知识:由结束年份的公有制成份(全民、集体与公私合营)达 98.76%可知,这是 1956 年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结果。答案:B最新史学动态分类研究看趋势史学拓展类(十一)全面认识过渡时期(19491956 年)1949 年 10 月1956 年 12 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项工作搞得

13、最好的时期之一。新中国成立头七年,党的路线、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因而成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顺利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过渡时期的主要内容(1)政治上,1949 年 9 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提供了基本政治框架。这一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2)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着手恢复经济,1952 年底国民经济根本好转。1953 年出台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 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外交上,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

14、“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并积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1953 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 年参加日内瓦会议和 1955 年参加万隆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件外交大事。(4)思想文化上,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上,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多项成就;教育事业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956 年“双百”方针提出,活跃了文艺界。2过渡时期的基本特点(1)社会性质上,从政权组织形式看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从实质和发展方向看是社会主义国家。(2)从采取的政策来看,有些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如土地改革;有些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如三大改造;有些兼而有之,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15、(3)经济基础方面,在社会主义改造前,五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4)社会主要矛盾方面,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改造后,资产阶级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5)从政治制度看,过渡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考向新视角 (2014海南高考)1950 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

16、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从 1953 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D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解析 题干时间 1953 年以及材料“1950 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从 1953 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等信息说明计划经济体制与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有很大渊源,这与新中国“一五”计划有关,故 D项正确。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显示出行政区域扩大的信息,故 B 项错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 19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