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5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单元知识归纳: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29234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5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单元知识归纳: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单元知识归纳: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单元知识归纳: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单元知识归纳: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单元知识归纳: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2015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单元知识归纳: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2015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单元知识归纳: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知识归纳与教材扩展拾遗 一、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原因核心内容意义土地改革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业合作化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前提下,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

2、生产发展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三条基本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背景1952 年,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中国共产党于1953 年制定了该路线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为适应此形势,中国共产党于1958 年制定了该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十三大上提出此路线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结果1953 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1956 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规律,使党和国家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高速度,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极大困难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三、建国后工业体制

4、的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调整建国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 ,急于完成工业化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外国经验,决定对工

5、业体制进行改革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把企业推向市场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经济发展出现了前建设曾起到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使企业失去了活力成就举世瞩目所未有的活跃局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编写缘由 近几年高考注重考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措施与成就。1958 年的

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我们应该吸取历史教训,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使我们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开放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与强国之路。一、建国后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结构经济类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集体经济)、农民和手工业

7、者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过渡时期关系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其余四种经济仍占很大比重,并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其趋势是最终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经济类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系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主体经济类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改革开放新时期 关系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主体,其余经济为辅助,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重要补充,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服务;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形成竞争格局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通过加入合作社的方式来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采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方式,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管理和运用,国家按照定息方式,每年发给资本家股息。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左”倾方面的表现(1)1958 年总路线:1958 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它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发生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要求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了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大跃进”:主要特点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具体表现为经济建设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它虽然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是“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表现。(3)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 ,所谓“大” ,就是公社的规模大;所谓“公” ,就是公社在所有制方面公有化程度高,这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错误,是我国农村经济建设探索中的一次重大失误。3 “大跃进”时期的口号凸显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见证“左”倾

10、错误泛滥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开展小麦双千斤县、三千斤社、五千斤大面积丰产田、万斤高额丰产田运动!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共产主义就是一切生活资料归大队!共产主义就是吃大锅饭!乘卫星,架火箭,十年规划,一年实现!踢破地球冲破天!大干还要拼命干,腰累断了铁丝箍住还要干!不靠龙王不靠天,靠党靠手改自然,任凭三年不下雨,定把旱年变丰年!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社东有条清水河,河岸是个小山坡;社员坡上挖红薯,闹闹嚷嚷笑呵呵。忽听河里一声响,河水溅起一丈多,吓得我忙大声喊:“谁

11、不小心掉下河?”大家一听笑呵呵,一位姑娘回答我:“不是有人掉下河,是个红薯滚下坡!”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有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奇唱歌来怪唱歌,单季稻亩产三千多,谷子黄豆大,挑了一箩又一箩,挑到日头落了水,还要用架板车拖。奇唱歌来怪唱歌,红薯亩产三万多,南瓜大一个,抱都抱不合,要拿重得像秤砣,急得他喊爹喊妈莫奈何!月宫装上电话机,嫦娥悄声问织女:“听说人间大跃进,你可有心下凡去?”织女含笑把话提:“我和牛郎早商议,我进纱厂当女工,他去学开拖拉机。 ”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两只巨手提江河,霎时挂在高山尖

12、。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河水急,江水慢,还得我们说了算,叫水走,水就走,叫水站,水就站,叫它高来不敢低,叫它发电就发电。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你坐喷气式,咱能乘火箭;你的能绕地球转,咱的箭头戳破天!跃进歌声飞满天,歌成海洋诗成山。太白斗酒诗百篇,农民只需半杆烟。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建国以来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第一次:建国初到 1956 年,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

13、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经济体制。第三次: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特征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特征包括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准;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3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中共十三大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大致上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4、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 20 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4新时期的图片和民谣凸显改革开放成就,见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读图明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图 1、图 2 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下物资困乏、人民生活水平低的情景;图3、图 4 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下物资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情景。漫画通过两个时期的对比,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社会的沧桑巨变,歌颂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功绩。(2)民谣论史改革开放带来了农村的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期间,一首来自辽宁省法库县四家子乡四家子村的民谣在代表们中间广泛流传开来:“千年等一回,种田不纳税。走进新农村,就有新感受。吃穿不再愁,网络处处有,盖起安居楼。骑着摩托到田头,带着手机去放牛。政通人和乐悠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