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环(周环)反应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7228630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环(周环)反应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电环(周环)反应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电环(周环)反应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电环(周环)反应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电环(周环)反应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环(周环)反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环(周环)反应(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章,周 环 反 应 Pericyclic reaction,有机化学,一、概述,反应过程中不能证 明有中间体的存在:,对溶剂极化不敏感 不 能 被 酸 碱 催 化,物理方法测不到游离基 的存在,不被引发剂加速 不被抑制剂减速,协 同 反 应 键的形成与断裂 同时发生于过渡态中,有机化学的“朦胧区”(其机理多年来不清楚) 有人称之为“无机理的热光重调整反应”,从实验事实发现这类反应有以下的特点: 反应进行的动力是加热或者光照 有两个以上的键同时断裂或形成 多中心一步完成 有突出的立体选择性,二、轨道对称性原理,1. 原理的提出 1965年R . B . Woodward , R . Hof

2、fmann 研究大量协同反应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 从 量 子 化 学 的 分 子 轨 道 理 论 出 发 提出了轨道对称性原理 福井谦一1951年提出前线轨道理论,原理表述: 协同反应的途径是由有关的分子轨道的对称性性质决定的反应物与产物的轨道对称性相合时,反应易于发生;不合时,反应就难发生。 简述:在协同反应中,轨道对称性守恒。 或曰:分子总是倾向保持轨道对称性不变 的方式进行反应。 能很好解释已知的协同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其产物的立体选择性;且预言了许多当时尚未发现的协同反应。 证明这个理论的普遍意义。对指导一类重要有机合成成环和开环,有重要意义。 福井和霍夫曼因此分享了198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3、,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有三种理论解释: 前线轨道理论(重点介绍) 能量相关理论(简单介绍) 休克尔和毛比乌斯(HckelMobius)理论,2. 前线轨道理论 分子轨道中能量最高的填有电子的轨道 和能量最低的空轨道在反应中是最重要的 (福田谦一),前线轨道:,例:(丁二烯),例如:,三、电环化反应,1. 丁二烯电环化成丁烯 基态(加热)时的HOMO是,其他含4n个电子的共轭多烯 的电环化反应与丁二烯相似。,激发态(光照)的HOMO是:,2. 己三烯的电环化1,3-环己二烯,己三烯的分子轨道:,基态(加热)HOMO是3 简化轨道如下:,激发态(光照)HOMO是4:,其他含4n+2个 电子 的共轭

4、多烯电环化的 性质与此相似,(小结)电环化规则表(伍-霍规则),主要因素对称性 要得到预期的产物: 次要因素位 阻,两种顺旋:,结果一样,电环合与开环 是逆反应 遵守同一 规则,四、环加成反应,双分子反应: 一分子的HOMO与另一分子的 LUMO对称性相合,才能反应,2+2,基态(加热) 轨道,2分子的乙烯环丁烷,与未被激活的分子A的LUMO对称性相合,光照下,反应分子 之一(B)被激活,乙烯+丁二烯: 2+4,乙烯的HOMO与丁二烯的LUMO相合 乙烯的LUMO与丁二烯的HOMO相合,环加成规则,五、-键迁移反应,1. 氢迁移,1,3 - 氢迁移:,烯炳基自由基的 HOMO是2:,同面禁阻

5、异面对称性允许,(但能量要求高,实际上不可能),1,5-氢迁移 戊二烯HOMO是3,氢迁移规则: 同面 异面 【1,3】: 禁阻 允许 【1,5】: 允许 禁阻 【1,7】: 禁阻 允许,2. 碳迁移(烷基) 既有面的问题 以原来的一瓣成键构型保留 还有构型问题 以不成键的另一瓣去 形成新键构型反转,【3,3】 -迁移最常见(Cope重排),Claisen重排:,六、能量相关原理,环丁烯对旋开环生成 丁二烯,在反应的每一个 阶段都保持有对称面:,有关轨道相对于这个对称面的对称性:,环丁烯,丁二烯,环丁二烯和丁二烯的轨道相关图:,成键轨道与反键轨道 相关,能量上不利 对称性禁止,七、合成上的应用,1. 含杂原子的 2 + 4 环加成反应,含 杂 原 子 的 双 烯,亲 双 烯 体,2 + 4环加成反应在实际合成上非常有用,亲双烯体的双键或三键上含吸电子 取代基,反应较易进行:,例:,反应实例:,2. 4 + 2 (1,3-偶极加成) 三原子4电子共轭体系,起双烯作用:,臭氧化反应也是1,3-偶极加成:,The End of Chapter 17,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