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病人相关健康教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228076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科病人相关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传染科病人相关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传染科病人相关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传染科病人相关健康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传染科病人相关健康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科病人相关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科病人相关健康教育(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传染病一般隔离知识宣教传染病一般隔离知识宣教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起病急,症状重,病情复杂多变,容易发生并发症,尤其 是具有传染性,它不仅在体内发生,而且流行于人群中。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 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即不会构成流行,几十已形成流行,也可因任一环节 的切断而终止。为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染病的扩散,应让病人及家属了解和 掌握以下消毒隔离知识。 【隔离概念指导隔离概念指导】 隔离是把传染病人或带菌者在传染期间安置在指定的传染病院或隔离 单位,和健康者隔开,暂避免和人群接触,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 排泄物(痰、粪、尿、呕吐物等) 、用物

2、(衣服、被褥、食具、便器、痰杯等)应集中消毒 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向外传播,引起传染病的蔓延。故入院病人只需日常 生活用品,其余多余物品经消毒后由家属带回。 【传染病区划分知识指导传染病区划分知识指导】 帮助病人了解整个传染病区,按病人所接触的环境分为清洁 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以便执行隔离消毒措施。 1、清洁区:包括配餐室、库房、值班室等,病人不能进入此区域。 2、半污染区:包括医护办公室、治疗室、病区的走廊和化验室等,是病人或病人排泄 物可能污染的地方。 3、污染区:包括病室、厕所、浴室等,是病人活动的场所。 【常见传染病隔离方式指导常见传染病隔离方式指导】 目前医院隔离方式分

3、为 A、B 两种隔离系统,A 系统:即 将许多感染性疾病归纳在 7 个类型中,每个类型措施相同,其优点是熟悉、简便,易于 掌握,其缺点是对某些疾病可能有一些措施是不必要的,而对另一些疾病又可能显得措 施不足,其隔离标志以颜色区别。B 系统:即针对单个病种制定隔离措施,由于各种措 施针对性强,节约一些不必要的预防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减少病人心理负担,其隔离标 志是用符号填写卡片(+、-、A、B) ,这就要要求护士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个疾病的传染因 子及途径,根据病人所患传染病,选择性地给予针对性指导。 1、 A 系统隔离分类及措施:1)严密隔离:黄色标志。严密隔离:黄色标志。防止有高度传染性及致命性强

4、毒力病原体经空气、粪 便和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有霍乱、免疫缺损病人中播散型带状疱疹、咽白喉、 肺鼠疫等。其主要措施为:门窗关闭,病人禁止出隔离室;原则上严禁探视, 如有必要应采取相应措施如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及戴手套等;病人用过的 敷料及分泌物、排泄物集中消毒处理。2)接触隔离接触隔离: : 橙色标志。橙色标志。防止有高度传染性或在流行病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并经 接触途径(直接、间接、飞沫)传播的感染。主要有皮肤白喉、婴幼儿急性呼 吸道感染、大面积烧伤等。其主要措施为:病人不要互相串门,避免直接或间 接接触;家属探视时穿隔离衣;接触病人创面的敷料应装袋焚烧,接触过创面 的用物须严格消毒处理,病人

5、不可自行处置。3)呼吸道隔离:蓝色标志。呼吸道隔离:蓝色标志。用于防止经飞沫短距离传染的感染性疾病。如麻疹、 腮腺炎、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其主要措施为:病室通向走廊的门传须关闭, 出入应随手关门,以防病原体随空气向外传播;探视者必须戴口罩、帽子;病室 内每日用中药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2 次。4)结核菌(痰)隔离:灰色标志。结核菌(痰)隔离:灰色标志。防止活动期结核病人病菌传播。婴幼儿肺 结核不按此类隔离。其主要措施为:门要关闭,病人不串门、家属探视要戴口 罩;口鼻分泌物及痰液用等量的 20%漂白粉搅拌后静置 2 小时或者等量的1:50“84”液搅拌后 1 小时方可倾倒。5)肠道隔离:棕色标志。

6、肠道隔离:棕色标志。用于预防因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性粪便而传播的疾病, 其目的是切断粪口传播途径如感染性腹泻、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等,其 具体措施为:为防交叉感染,病人不准相互交换物品、书报或互赠食物,有自 己专用的餐具和便器;家属探视穿隔离衣、戴手套;被粪便污染而无保留价值 的物品应装袋焚烧,排泄物可用 20%漂白粉乳剂 2 份,加入排泄物 1 份混匀后静 置 2 小时后在倾倒。6)引流物引流物分泌物隔离:绿色标志分泌物隔离:绿色标志。防止接触感染性引流物或分泌物所致的感染。主要有轻型脓肿、结合膜炎等。主要措施为:家属接触分泌物时必须 带手套;感染性分泌物、引流物的容器内要放“84”消毒液,经

7、消毒后方可倒 入化粪池。7)血液血液体液隔离:红色标志。体液隔离:红色标志。是用于防止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血 液及体液的感染。适用于乙型、丙型、庚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疟疾、钩端 螺旋体病、回归热等。其具体措施为:防止利器刺伤;探视者应穿隔离衣,被 病人血液污染之处要立即用含有效氯 5000-10000ppm 的消毒液清洗;被血、体 液污染的敷料应装袋、标记,病送焚烧或消毒灭菌处理。 2、 B 系统隔离:见下表: 病种隔离措施表预防要求疾病单间口罩白服手套感染材料要求预防时间伤寒CAB大便整个病期细菌性痢疾CAB大便整个病期阿米巴痢疾CAB大便整个病期细菌性食物中毒CAB排泄物整个病期霍乱

8、CAB排泄物整个病期甲型CAB可能是粪便黄疸发病后 7 天戊型CAB可能是粪便黄疸发病后 7 天乙型AB血液、体液直至病人 HBVDNA 转阴病 肝 毒 炎 性丙型AB血液、体液整个病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呼吸道分泌物症状消失后 3 天 不少于病后 7 天流行性腮腺炎D呼吸道分泌物发病肿胀后 9 天麻疹D呼吸道分泌物发病之日起至 出疹后 5 天流行性乙型脑炎B血整个病期疟疾B血整个病期肾综合征出血热AB血液、体液、 呼吸道分泌物整个病期钩端螺旋体病AB血液、体液整个病期艾滋病A血液、体液整个病期说明:表示要 表示不要A 表示处理污物时要 B 表示接触感染材料时要 C 表示病人卫生条件差时要 D

9、表示接近病人者要 【住院病人隔离要求指导住院病人隔离要求指导】 1、 在住院期间,指导病人用隔离夹开、关病室门、水龙头,正确使用双层套袋、避污纸 等;嘱其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要任意串病房和外出;病友间不要互相借用书报、 物品或一起玩牌等,以防交叉感染。 2、 告诉病人及家属传染病原则上不能陪伴,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等禁止探视,其他 传染病可在指定地点隔栏探视;危重病人家属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穿隔离衣,戴好口 罩、帽子进入病房探视;禁止儿童、孕妇进入传染病室探视病人。 3、 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接触过的物品都要经过消毒处理;其信件、钱币等经消毒处 理后方可带出;污染物品不得放于清洁区。以免病

10、原体扩散;病人出院或转科前应洗 澡,并换上清洁衣服,个人用物经消毒处理后方能带出。 4、 由蚊虫传播的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行虫媒隔离,挂蚊帐、纱窗,纱门不要 经常打开,病室内喷灭蚊药等。病毒性肝炎知识宣教病毒性肝炎知识宣教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本病 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高。病人及病毒携带者为传染源,甲型、戊型肝炎经粪口传播, 乙型、丙型肝炎是通过血液和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 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人可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也常见。目前按病 原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

11、急性肝炎,而乙、丙、丁型 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需指导病 人掌握下述有关知识。 【心理指导心理指导】因肝炎传播性强,且通过密切接触可传给他人,因而常受到他人的回避, 特别是慢性肝炎,病情反复,故病人心理压力大,易产生焦虑、孤独、失望等心理。应帮 助病人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消除思想负担,设法摆脱忧虑和痛苦心理,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饮食指导饮食指导】休息、饮食及治疗三者对肝炎的康复同等重要。急性肝炎病人以适当热量、 清淡、可口饮食为宜,以利于受损的肝脏修复。慢性肝炎病人应特别注意保证足量的热量 和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少食多餐,不可进食过饱

12、,以免影响消化吸收。为促进肝细胞的 修复和再生,应掌握以下原则: 1、 高热量:以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为主,可保持肝细胞内糖原的含量,糖原对肝细胞的 再生与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以此可减少蛋白质的消耗,如病人食欲级差,可由静脉 补给能量。 2、 高维生素:当肝脏受损时可导致多种维生素缺乏和代谢故障,如维生素 A、B、C、K 等均缺乏,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类、猪肝、牛奶、胡萝卜等,既 可补充多种维生素,又可保持其饮食清淡。 3、 蛋白质:肝脏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脏器,蛋白质可促进机体受损的组织修复而 缩短病程,故蛋白质要适量,以营养价值高的鸡蛋、瘦肉、鱼类等动物蛋白为主。 4、 脂肪:肝脏在脂肪代

13、谢中起重要作用,当肝内脂肪过多或磷脂不足时,易致脂肪肝。 应适量限制脂肪的摄入,以植物油为主。 5、 慢性肝炎病人饮食还应根据病情不同而异。有腹水者,钠盐限制在 36g/日,但 不主张过分限盐;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者,给予易消化软食,避免油炸、冷、硬、 鱼刺、骨头、瓜壳等刺激性粗糙食物,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有肝昏迷先兆者,限 制蛋白质的摄入。 【休息、活动指导休息、活动指导】卧床休息可增强肝脏供血量,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在急性期 12 周除进食、大小便外,应卧床休息;重症肝炎病人进食、大小便均不宜下床; 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恢复期可适当看书或在室内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用药指导用药指导

14、】 1、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发作一般以支持治疗法为主。常用酵母、B 族维生素和维生 素 C 等,对消退黄疸、减轻症状、降低谷丙转氨酶有帮助。 2、慢性活动型肝炎和重型肝炎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胃黏膜糜烂,加上凝血因子的缺 乏,极易引起胃出血,常服用氢氧化铝凝胶,保护胃黏膜。服用时嘱病人充分摇 匀,以免影响其有效浓度。 3、慢性肝炎常用药物的作用:甘利欣、联苯双脂能降低谷丙转氨酶,但停药后易产生反跳现象,故要在显效后逐渐停药;维生素类(B 族、C、E、K) ,参与机体内 生化反应达到护肝目的;肝太乐,维丙胺能促进肝脏解毒功能;肌苷,辅酶 A 可 促进能量代谢;肝安、水解蛋白可促进蛋白合成。 4、干扰素

15、是目前国内外治疗慢性肝炎、抑制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复制较为有效的药 物。此药价格昂贵,疗程长,不良反应常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等感冒样症状, 伴有粒细胞减少,应定期复查血象,保证疗程的完成。发热、寒颤时,给予安慰 和关心;大部分病人经一段时间用药后症状可缓解,副作用严重不能耐受者,可 由医生进行药物调整。 【护理方法指导护理方法指导】 1、 重症肝炎和瘀胆型肝炎病人黄疸深,因胆盐沉积刺激皮肤末梢引起全身皮肤瘙痒厉 害,影响休息和睡眠。嘱人修剪指甲,不要搔抓,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和皮下出 血,可适当用温水擦洗全身,必要时用止痒水止痒。 2、 行肝穿的病人,嘱其绝对平卧 24 小时,并用腹带加压包扎

16、,以免肝出血;进食、 排便均不宜下床,护理人员应协助其日常生活起居。 3、 重症肝炎或肝硬化腹水的病人,由于多种原因,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降 低,导致肝肾综合症,指导病人适用带刻度尿壶,每次小便后准确测量,为指导用 药和观察疗效提供依据。 【隔离知识指导隔离知识指导】 1、 日常用品如剃刀、梳子、牙刷等应专用,不外借他人。 2、 隔离期间和禁止儿童、孕妇及抵抗力较弱的人接触。 3、 被血液污染而有保留价值的物品交医护人员同一清洗消毒处理,无保留价值的物品 放入指定的塑料袋焚烧或消毒后废弃。 4、 甲型、戊型肝炎一般隔离期限自发病之日 3 周;乙型、丙型肝炎隔离期限为 HBSAgHBSAg 和 HCVHCV RNARNA 转阴,不可参与任何形式的献血。【预防保健措施指导预防保健措施指导】 1、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食生菜,不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