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初步认识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7226354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初步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谈谈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初步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谈谈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初步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谈谈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初步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谈谈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初步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谈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初步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初步认识(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 利用的初步认识,2003年2月11日,一、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基本认识,课程资源是指满足课程活动所需要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等,课程资源是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外部系统,它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实施条件。 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资源有:知识技能与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目标等因素;条件性资源有:人力物力与财力、时间空间与媒介、设施设备与环境,以及认识因素。,语文课程资源的客体有“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智能与基础”系统;过程与方法,是语文课程的“智慧

2、与发展”系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学习的“动力与保障”系统。,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主体兼具素材性课程资源与条件性课程资源两种性质,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语文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语文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二、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初步思考,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

3、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1、教材及教学本身的资源,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配套读本、教学挂图、工具书以及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资源。 教学本身的资源包括师生人际交往、作业及批改、各种教学案例等。,2、传媒资源,信息技术使我们身在学校能知天下事,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是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环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必要而良好的物质条件。,3、学校资源,学校是课程活动的舞台,是课程资源最为集中的场所。学校资源主要指馆藏资料、校园建设、各类活动以及教师经验、学生经验等。例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表演,图书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

4、各种标牌,等等。,4、社会自然资源,关心社会和关心自然是人类发展的两个重大主题。社会性资源是指生活世界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交往,语文课程以认识社会为主线,沿着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的认识思路。自然性资源是指自然世界中的自然形态(日月星辰、风霜雨雪、高原山岭、平原大海、江河湖泊等)和人工形态(海堤水库、农田果园、园林花卉、特种养殖、基础设施等)。,5、家庭资源,家庭的语文课程资源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它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家用电器,以及家庭文化环境、亲友人际交往、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如果我们能把家庭语文课程资源利用起来将是很具有亲和力的一部分。,三、对语文课程资源利用的初步实

5、践,1、课堂教学模式的开放式多元化 教读课:以自学为主的导读式,以讨论为主的点拨式,以质疑为主的讨论式,以无提问为主的赏析式,以积累为主的背诵式、摘抄式,以朗读为主的品味式等等。 自读课:填写学案卡式、小先生式、表演式、设计自读提示及练习题式、积累式、竞赛式、交流式等方法。,2、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以教材的某一文章为基点,向同类文章扩展。 以某一课文为基点,自组单元教材体系。 以节选的课文为基点,向整部作品扩展。 以某一课文为基点,向其关联的内容扩展。 以某一作家作品为基点,向介绍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文字或评述性文字扩展。,3、设置语文教学活动,书法课 日记交流课 歌词鉴赏会 诗文朗诵 读书报告会

6、 口才课 佳作欣赏课,其他诸如赛诗会、故事会、讲演会、读书笔记交流会、课本剧表演会、时事讨论会、辩论会、办手抄报等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4、尝试语文研究性学习,语文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开放式、综合性的大语文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它改变学生在原来的教育、教学下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四、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原则,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

7、即文本的创作主体性,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尊重文本的创作主体性是我们能够主动感受和理解课文的基本前提,也是正确发挥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惟一途径。,1、尊重文本的创作主体性,这种尊重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在作者与其实际的或假想的读者对象之间的关系中、在作者及其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分理解并体验作者通过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本语言作为这种思想感情的载体的作用。 这种尊重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要把自己首先设定在“倾听者”的地位上而不是“评判者”的地位上,努力感受和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这种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文本本身的美,进而从美感感受中感到趣味

8、。,2、尊重教师的教学主体性,一是语文教师有根据自己对文本独立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解读文本和独立的组织语文教学的权利。 二是语文教师有组织教学的主动性和自由性。人们尊重鲁迅的作品,但走进鲁迅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3、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的始终是学生。 从学生与文本的关系来说,就是学生不是被动的记忆、模仿文本,而是与文本平等的努力去感受和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 从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来说,就是学生不是简单的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感受和理解教师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并通过此举能更深入的感受和理解。,结束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学生在开放式的语文学习中得到了全面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 刘国正先生说过,“语言是躯壳,生活是血肉,思想感情是灵魂,他们水乳交融,难分难解。” 在社会这个大课堂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运用语文,让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充分打开语文学习的各种渠道,实现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实践化、社会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