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的具体措施幻灯片

上传人:m****5 文档编号:5722574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安全的具体措施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护理安全的具体措施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护理安全的具体措施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护理安全的具体措施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护理安全的具体措施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安全的具体措施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安全的具体措施幻灯片(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案说法 确保护理安全的具体措施,海 口 市 人 民 医 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 云嵘,一、安全的概念,1IOM认为,患者安全就是使患者免于意外伤害,保证患者安全就是要求医疗组织建立规范的系统和程序,使发生缺陷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阻止避免缺陷的发生。,2美国国家患者安全基金会认为,患者安全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预防医疗护理缺陷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缺陷对患者所产生的伤害。 3美国医疗卫生保健研究与质量促进机构认为患者安全是指避免和采取行动预防缺陷对患者造成伤害,使这种伤害不发生或没有发生的可能。,二、国内外有关患者安全的现状,美国医疗研究机构发布To Err is Human研

2、究报告:可避免之医疗错误高居十大死因之第七位。 英、澳等各国所进行的医疗不良事件的比率约在 29 66之间,平均 10% 即:平均每10个入院患者便有1个受医疗失误的影响,失误最终导致严重伤残甚至死亡。 欧洲 在一份新闻公报中指出:患者安全问题在世界各国均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发展中国家至少有 5 0的医疗器械不安全。,欧洲 收到的伪劣药品报告中,有7 7的案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成千上万的患者接受错误治疗、输入不安全的血液以及服用伪劣药品而留下后遗症、伤残,甚至死亡。,我国未准确记录医疗缺陷的数量,但按 2004年入院患者 6669万人推算。每年可能发生医疗不良事件至少有233万例。 美

3、国医学会发表的一文中指出,医疗事故最常见的原因是用错药,在美国每年可引起7000例死亡。,上海通过调查认为:在689条危险因素中,高危人群(平时毛躁,粗心大意的护士)占38.6,高危环节(护理中易出错的环节)占29.9,高危时段(交接班过程中等)占21.6。,三、住院患者常见安全隐患,1 意外伤害:跌倒、烫伤 2 病人自杀:精神病、绝望 3 用药(用血)安全:给错药、输错血、药物不良 反应、过敏反应及毒性反应 4 手术安全:麻醉意外、病人错误、部位错误、术式错误 5 各种并发症 1)长期卧床患者压疮 2)医院感染 3)深静脉血栓形成 4)废用性萎缩,四、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表现,执行职责、制

4、度不严 护理工作中,不遵守规章制度,不严格按操作规程或简化程序,凭印象草率办事,是造成不安全的严重隐患。有的不认真执行医嘱,错抄或漏抄医嘱;遇到有疑问,不请示、不报告;遗忘重要医嘱、遗忘危重病人的特殊处理;有的交接班不认真,不执行床旁交接班制度,心中无数;有的不按护理等级巡视病房,病情变化或病情恶化未能及时发现,失去抢救时机;甚至有的夜班值班护士,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有的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会有这么巧,不会出什么问题”,明明查对中已发现可疑,但还是含含糊糊地去做,“一念之差”往往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表现,工作作风粗疏,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 上班思想不集中,分心走神,未把主

5、要精力放在工作上;技术操作不细致、动作粗疏;对危重、昏迷病人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发生坠床、褥疮、烫伤等;护理不及时,造成静脉输液及各种引流管脱出;灌肠时用力过猛刺破直肠;导尿时操作不当,引起尿道损伤大出血等。,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表现,业务技术水平低 主要发生在初级护士及进修、实习护士身上。技术水平低,且不懂装懂;病情观察不仔细或发现不了问题,意外情况处理不及时;甚至极少数护士对解剖部位不熟悉,造成放置导尿管误人阴道,放置胃管误人气管等不该发生的错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表现,轻视病人心理变化 护理工作中有的只管治疗,对病人反常的思想情绪观察不细心,没有及时做必要的心理疏导工作;有的甚

6、至违反保护性医疗制度,有意或无意向病人透露病情,使病人悲观失望,丧失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产生厌世自杀念头。从法律角度讲,病人自杀是一种自负的行为,但作为医院,是救死扶伤的机构,发生这类事也不光彩。,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表现,服务态度生、冷、硬 极少数护士对病人缺乏同情心、责任心和爱心,服务态度简单生硬,甚至训斥病人;依赖病人家属及陪客做一些护士职责内的事或护理工作范围内的护理,一旦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或病故,往往引发不必要的纠纷。,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表现,管理监控不力 主要是指各级护理管理者预见性差,没有针对性地进行超前预防及教育管理;发现和处理问题不及时,督促检查不够;不敢管,也不善管;工作

7、中出现问题“隐情”不报或采取遮遮掩掩的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回避矛盾,甚至推卸责任。,护士要具备敏捷的思维能力,问题,五、我国当前在患者安全问题面临的六大挑战,1医务人员毕业后教育、培训滞后,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有些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不强,导致医疗事故或差错时有发生 2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些医疗机构执业不规范,过度追求经济效益,服务(人力资源不足),3由于医疗技术本身的风险性,加之对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缺乏规范化管理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4患者知债权、参与权和选择权等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和保证,5缺乏有效的报告、监测和评价系统 6不合理用药,尤其是滥用抗生素,以及医院

8、感染、注射、血液等安全隐患问题,六、确保医疗安全的具体措施,落实2008年患者目标的十安全个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1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标本采集、给药式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禁止仅用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临床科室,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的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方法。,3)查验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

9、用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要注意观察,保证安全),手术室,1)接病员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用药以及所带的病例资料。 2)实施麻醉前,麻醉师必须查对性别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在麻醉前要与病人主动交流作为最后核对途径,3)手术切皮前,实行“暂定”,由手术者再次核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方法后方可开展手术 4)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 要在术前与缝合前

10、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5)手术者应使用“腕带”作为识别信息的载体核对患者的依据,药房,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药物剂量、配伍禁忌、医师签名是否正确 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符合: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符合;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血库,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逐步推广使用条形码进行核对。 2)发血时,耍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团配血试验结果,血瓶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临床实验室,1)采取标本时,查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2)收集标本

11、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 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符合,以及标本的质量 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6)有条件的大型医院临床实验室,可选择“条形码”识别系统,病理科,1)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质量和数量 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论断 4)发报告时,查对单位,医学影像科科别,1)检查时,查对科别、房号、姓名 、年龄、片号、 部位、 目的 2)治疗时,查对科别、房号、姓名 、部位、时间、条件、药品名称、剂量 3)使用造影时应查对病人对造影是否

12、过敏 4)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理疗科及针灸室,1)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房号、姓名、部位、剂量种类、时间、皮肤 2)低频治疗时,并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3)高频治疗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样 4)针刺治疗时,查对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短针,供应室,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 3)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4)高压消毒灭菌后的物件要查验化学指示卡是否达标,特殊检查室,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 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其他科室,2在实施任何介

13、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在关键流程中,均有对患者准确性识别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1)急诊与病房与手术室与 ICU之间流程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2)手术(麻醉)与病房与ICU之间流程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3)产房与病房之间流程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 (1)对实施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 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别病人的一种必备手段,(二)提高用药安全,【目的】患者用药安全方

14、面存在的问题,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中的有13以上,是患者安全的重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包括从药品采购、储存、调剂、处方、医嘱使用观察等各个环节,涉及药师、医师护士等多个职种 以及患者本人,需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标是要做到保证每一位患者的医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主要措施】,1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检查应有相应的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2 有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 (1)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磷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钠)、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化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禁止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且有醒目标志,(2)临床医护人员对药名、

15、剂型或外观等相似或相近的药品具有识别技能 (3)药学部门应定期提供识别技能的培训与警示信息,规范药品名称和缩写标准。,3病区药柜内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 4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 5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6进一步完善输液配伍的安全管理,确认药物有无配伍禁忌,控制静脉输液速度、预防输液反应 7病区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并有文字证明。 8 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指导,(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

16、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目的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措施,只有在危重患者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方可使用口头或电话的临时医嘱与数据报告,要用实际行动来确保每一位患者能够最安全的医疗服务的权利。,【主要措施】,1在通常情况下,不得执行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医嘱或检验数据 2对危重患者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复,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事后准确记录,3、在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给医师使用,(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目的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措施,只有在危重患者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方可使用口头或电话的临时医嘱与数据报告,药用实际行动来确保每一位患者能够最安全的医疗服务的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