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美术导学案《耕牛战马》(第 2 课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2502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联盟]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美术导学案《耕牛战马》(第 2 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联盟]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美术导学案《耕牛战马》(第 2 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联盟]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美术导学案《耕牛战马》(第 2 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联盟]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美术导学案《耕牛战马》(第 2 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联盟]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美术导学案《耕牛战马》(第 2 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七年级 美术美术 学科导学案学科导学案 课题:耕牛。战马课题:耕牛。战马 (第(第 2 2 课时)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认知目标:通过赏析、临摹,了解中国画中牛、马题材的表现意义,古代牛、马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及中国画的绘画语言和线条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形象的概括表现力。操作目标:尝试运用线条的变化,临摹一头公牛,呈现公牛的不同质感及神情,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素养。来源:Z+xx+k.Com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中国画简淡的风格,发展学生对中国画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目标达成:目标达

2、成: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来源:学科网 ZXXK学习流程: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课前展示】 【创境激趣创境激趣】图片赏析:各类美术作品中的牛、马形象,通过图片,揭示课题耕牛战马【自学导航自学导航】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 分析讨论(1)你知道哪些有关牛、马题材的美术作品?敦煌壁画耕牛、毕加索的雕塑公牛、李可染的牧牛图、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野马、汉画像砖中战马、唐代的浮雕昭陵六骏可以看到牛、马与人们的密切关系,可以感受到人们与牛、马的深厚情感。(2)中国绘画中的牛、马又是如何表现的? 从五牛图中看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从五马图中看神奇的线条。来源:学|科|网Z|X

3、|X|K2. 思考欣赏(1)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是如何划分的?工笔、写意、工笔兼写意。五牛图,工笔画,画面工整、古朴,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外,别无其他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唐朝的牛也契合了当时的审美风尚,都很丰腴,整个画面,用笔粗放中带有凝重,有着浓郁的田园气息。(2)五牛图中各自的造型是如何展现牛的性格的? 来源:学科网ZXXK韩滉对牛的结构比例及透视关系的把握很准确。无论是正面站立,还是回首顾盼,都处理得生动巧妙。画家通过牛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谨慎的。通过低头悠闲地食草、翘首前

4、行、回顾舐舌、纵趾而鸣、缓步而行,令人回味无穷。(3)牛的性格特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有哪些?牛,勤劳的象征。鲁迅先生曾自喻为牛,手书“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为自己的座右铭;毛泽东、周恩来都曾自喻为牛;齐白石则自称“耕砚牛”,李可染一生酷爱画牛,在自己的画室里挂着“师牛堂”横幅,所有这些都表明了人们对牛的莫大喜爱。来源:Zxxk.Com牛除耕田外,还常拉车;牛还曾多次奔赴战场,历尽杀伤,如“燕将早横功”就是指古代的一场著名的“火牛战”。“放牛归马”则指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展示提升展示提升】 【强化训练强化训练】探讨交流(1)中国画中线的表现性特征五马图中线条成为构成画面的独立元素。画家运用线条的变化,如干湿、粗细、缓急、轻重等,呈现出物象的不同质感、神情变化,使线描独立出来,展现书法般丰富的线条韵律。(2)学生作业作业内容:仔细观察,用线描的方法临摹五牛图中的任何一头牛。基本要求:合理运用线条,完成一头牛的临摹。个性要求:仔细读画,掌握线条的表现语言,尝试运用不同的画笔,表现牛的各个部位的不同质感。【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学生展示作业,互评及教师点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耕牛。战马耕牛。战马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附件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 名录参 见: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