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广西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21178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联盟]广西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学联盟]广西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学联盟]广西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学联盟]广西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学联盟]广西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联盟]广西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联盟]广西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宁市南宁市2626中中2015-20162015-2016学年度春季学期学年度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段考试题高二年级段考试题 语语 文文命题:钟丹阳命题:钟丹阳 黄洋黄洋 审题:张素玲审题:张素玲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150150分钟分钟 试卷分值:试卷分值: 150150分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准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第第I I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甲甲 必考题必考题 一、

2、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9 9分,每小题分,每小题3 3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李清照的香炉:沉香玉炉袅残烟在李清照现存的词曲中,有四分之一出现了与香炉、焚香相关的意象。为何李清照对香 炉会如此情有独钟呢?这要从香炉的用途说起了。专门为焚香而设计的香炉,不知最早起于何时,也许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青铜鼎。鼎用于 烹煮肉食和祭祀,香炉里装的则是香料,都表达了对祖先和天地的尊敬。 香炉真正的成型和发展,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东汉传入中国后, 佛教融入了本土文化之中,成为华夏文化主流的一部分,被百姓和士族文人广泛地接受了。 在每日举行的敬佛礼佛的过程中,就包含了焚香的

3、仪式,使得焚香的习惯更广泛地进入到大 众生活之中。 到了宋代,焚香已经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当时生活中的“四艺”,成为文化活动 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程式。 宋代时,各种香炉除了供皇室、贵族和文人使用之外,也广泛出现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之 中。不但敬神祭祖要用香炉,在厅堂卧室里要点燃香炉,甚至在各种高端的宴会、欢乐的庆 典上,也要焚香助兴,而一些小型香炉更是成为文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 在汉朝,有一种“博山炉”已经在皇宫和贵族中流行了,炉体常用金属制作,呈青铜器 中的容器豆的形状。炉子上面有高高尖尖的盖子,表面装饰着重叠雕刻的奇禽怪兽,象征传 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因此这种香炉就称作博山炉。 此外,香炉在

4、材 质上逐渐出现了青瓷或白瓷做的瓷香炉,香炉的样子也不再是单一的仙 山了。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金兽便是做成动 物造型的各式香炉。香炉是为了燃香取味,打造得小巧可爱;也可以装点室内陈设,这些金 兽就有麒麟、狻猊、狮子、凫鸭、仙鹤等样子,看上去一定萌萌哒。 李清照这首词曲中的“瑞脑”,便是南宋文人焚香时用的香料了。汉朝时期博山炉都是 有盖子的,应该是与燃香的原料和方式有关。在西汉之前,焚香用的都是屈原说的“兰芷变 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的茅香或蕙草,将草放置在香炉中直接点燃。草叶燃烧后产生馥 郁的香气,但有个毛病,就是烟火气比较大,烧太猛了还挺呛人的,所以得盖

5、上盖子。汉朝之后,南海地区树脂类的龙脑香和苏合香传入,香料被制成香球或香饼,在下面放 上炭火,高温将这些香料一点点烫燃起来,香味也很浓烈,烟火却少了很多,于是香炉在造 型上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做成金兽等造型之外,也出现了各种敞开式的香炉。 香炉的广泛应用促进其自身在宋朝获得了大发展。宋代的皇帝都喜好复古,重视旧礼器 ,特别是宋徽宗最喜欢素雅娴静的釉色,加上宋代文坛中古文运动,也追求文以载道,反对 浮靡的风气,素雅而简洁之美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风尚。 宋代重视金石之学,仿古蔚然成风。出现了各种青瓷仿制成商周青铜器的样子,而把它 们缩小,便成了各种精致的敞开式小香炉,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可

6、以方便地在室 内移动,受到广泛的喜爱。 于是,追求雅趣的李清照自然会喜欢上当时广泛流行的香炉了。她将自己的忧伤化作精 致的悲情,投射到了一切美的事物上,香炉便与春花、微雨一起,成了李清照最喜爱的审美 选择。 但是你会发现,在李清照的词曲中,虽然香炉、香烟屡次出现,却从未提到香枝。其实 线香在明代才出现。在宋代,燃香常用的方法还不是直接点燃,而是透过炭火的焙烤而取其 香气。因此我们在宋代绘画中只见形象各异的香炉,却看不到插在炉中的线香了。 (选自青年时报,有删节)1.下列关于“香炉”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香炉是专门用来焚香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香炉与青铜鼎有相同的作用,都

7、是 用来表达对祖先与天地的尊敬。B.香炉真正的成型和发展与印度佛教的传入有关,每日的敬佛礼佛过程使焚香成为大众的生活习 惯。C.小型香炉甚至成为文人随身携带的物品,由此可知宋代香炉使用的普遍性。D.汉朝的“博山炉”炉体为金属制作,后来逐渐出现了瓷制香炉,并且香炉的样子也不再单一, 有了各种动物造型。 2.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宋代,焚香受众面广,并且适用的场所也广,敬神祭祖要焚香,厅堂卧室要焚香,一些宴会 、庆典也要焚香。 B.博山炉出现在汉代,流行于皇宫和贵族中,炉体为金属制作,上面有高高尖尖的盖子,表面装 饰着重叠雕刻的奇禽怪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故得名。 C.香炉

8、不仅可以用来焚香,小巧可爱的各类造型还可用来装点内室。如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即是动物造型的香炉。D.由于宋代皇帝都喜好复古,重视旧礼器,再加上古文运动反对浮靡的风气 ,所以香炉在宋代 获得了大发展。 3.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汉之前,焚香用的都是茅香或蕙草,但焚这种香需要直接点燃,烟火气大,就需要香炉上有 盖子。 B.汉朝之后,由于所焚的香料有所改进,并且焚的方式也有所改变,烟火较以前的燃香草少了许多 ,也就逐渐出现了敞开式的香炉。 C.由于宋代仿古蔚然成风,所以出现了各种精致的青铜小香炉,这也使追求雅趣的李清照喜欢上了这样的小香炉。

9、D.由最初的点燃香草,到后来的通过炭火焙烤取其香气,直到明代点燃线香,这基本上是焚香发展 的历史。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6(36分分) )( (一一)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19(19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一7题。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人也。治易,事梁人焦延寿。延寿常曰:“得我道以亡身者, 必京生也。”其说长于灾变,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房用之尤精。初元四年举孝廉为 郎。永光间,西羌反,日蚀,又久青亡光。房数上疏,先言其将然,所言屡中。天子说之, 数召见问。房对曰:“古帝王以功举贤,则万化成,瑞应著。宜令百官各试其功,灾异可息 。”诏使房作其事,房奏考功课吏法。

10、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相司不可 许上意向之时诸刺史奏事京师上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刺史复以为不可行。是时,中书令 石显专权。房尝宴见,问上曰:“幽、厉之君何以危?所任者何人也?”上曰:“君不明,而所 任者巧按。”房曰:“知其巧按而用之,将以为贤邪?”上曰:“贤之。”房曰:“然则今何以 知其不贤也?”上曰:“以其时乱而君危知之。”房曰:“若是,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必 然之道也。幽、厉何不觉寤而更求贤?”上曰:“临乱之君各贤其臣,令皆觉痞,天下安得危 亡之君?”房因免冠顿首,曰:“今陛下即位已来,日月失明,星辰逆行,山崩泉涌,地震石 陨,夏霜冬雷,春凋秋荣,陨霜不杀。春秋所记灾异

11、尽备。陛下视今为治邪,乱邪?” 上曰:“亦极乱耳!今为乱者谁哉?”房曰:“明主宜自知之。”房指谓石显,上亦知之,谓房 曰:“已谕。”房罢出,后上令房上弟子晓知考功课吏事者,欲试用之。房上中郎任良、姚 平,曰:“愿以为刺史,试考功法。”石显疾房,欲远之,建言宜试以房为郡守。元帝于是 以房为魏郡太守,秋八百石,以考功法治郡。房自知数以论议为大臣所非,与石显有隙,不 欲远离左右,及为太守,忧惧。去月余,石显短考功课吏法于上,房竟征下狱,后弃市,时 年四十一。(选自汉书京房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相司/不可许/上意向之

12、/时/诸刺史奏事京师/ 上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刺史复以为不可行/B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相司/不可许/上意向之/时/诸刺史奏事京师/ 上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刺史复以为不可行/C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相司/不可许上/意向之/时/诸刺史奏事京师/ 上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刺史复以为不可行/D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相司/不可许上/意向之/时/诸刺史奏事京师/ 上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刺史复以为不可行/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和诗书礼论语合称为“五经”。B.举

13、孝廉是汉朝的一种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口之一。C.幽、厉指周幽王、周厉王,“幽”“厉”是根据其生前品德行为所给的谥号。D.免冠,脱去帽子,古时表示谢罪。京房要直谏皇上,故先“免冠”以谢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房跟随焦延寿学易,深得其学真传。焦延寿擅长预测自然灾异变化,用风雨寒温来占卜 。京房对此也极为精通,多次预言灾异都说中了。B.京房以灾异之说参与政事,带来了杀身之祸。他借出现日蚀等反常天象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后来竟被置于死地,结局不出其师焦延寿所料。C.京房提出考功课吏法,但推行受阻。京房以古代帝王按功选贤任能为例提出考功课吏

14、法,遭到 官员反对,于是请求自任郡守以试行,也以失败告终。D.京房和石显有隙,两人斗争激烈。京房以古代帝王用人不当导致天下大乱,暗指皇上任用石显 导致灾异横生;石显则憎恨京房,试图把京房排挤出京城。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房数上疏,先言其将然,所言屡中。天子说之,数召见问。(5分) 译文: (2)若是,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必然之道也。幽、厉何不觉寤而更求贤?(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登余干古县城 刘长卿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

15、落日亭亭向客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注】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诗人从岭南贬所北归途经余干时。陵谷变:出自诗 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诗中强烈指责周幽王 荒淫昏庸,造成陵谷灾变。8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9诗的尾联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列举两种并结合诗句进行简要的赏析。(6分)(三)默写(三)默写(6 6分)分) 10.(1) ,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 至焉, 。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