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规划环评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21782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课件规划环评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培训课件规划环评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培训课件规划环评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培训课件规划环评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培训课件规划环评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训课件规划环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课件规划环评(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略政策,规划,项目,计划,美国的莱思特布朗先生说:“由于中国如此庞大的人口,人类至今为止走过的所有发展道路对中国都不能适用。要不了多久,中国非得开拓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这个发明了造纸术与火药的民族,现在面临一个跨越西方发展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的经济。中国若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的楷模,为人仰慕效法;中国若失败了,所有的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因此,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变,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成败。没有一个中国人希望失败。,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第二大石油和电力消费国。能源、原材料产量的增幅已远远高于同期GDP增

2、幅。中国原油消耗量占世界消耗量的7.4、原煤占31、铁矿石占30、氧化铝占25,而创造的GDP仅是世界的4。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全世界20个污染最重的城市,中国占一半。中国人口占世界21,但人均石油占有量仅是世界1.8,天然气是0.7,铁矿石是9,铜矿是5,铝土矿是2,因此,我们已经不可能靠国内资源来支撑今后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铁矿石是57,铜是70,铝是80。面对如此巨大压力,中国的资源环境无法承载,世界的资源恐怕也难以支撑。,规划环评的主要作用在于: 一是规划环评注重分析规划中对环境资源的需求。 二是规划环评最提倡开发活动

3、全过程中的循环经济理念。 三是规划环评能保证规划与环境政策、法规的协调性。 四是规划环评会考虑规划区域内的环境累积影响。 五是规划环评可以提升社会评价的高度。 六是规划环评能综合考虑间接连带性的环境影响。 七是规划环评肯定能促进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规划环评真正开始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尾部到源头,从枝节到主干,从操作到决策的转变和飞跃,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一次根本性改革。有了规划环评这项法律制度,就可以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之中,就可以按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容量要求,对区域、流域、海域的重大开发活动、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议,以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有序

4、向前发展。,我国75家重点钢铁企业中有26家建在直辖市或省会城市,34家建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重工业发展与大城市群众生存质量的矛盾已经凸显;在太湖流域,以无锡市为例,每平方公里就有10家工业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已经超过了当地的环境容量;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个市就有4个相同功能的煤化工基地,而周边陕西、宁夏等地还正在建设若干个功能完全重复的煤化工基地,由于规划环评在中国还面临认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基础不牢固等制约因素,很多地区和部门没有对规划环评给予应有的重视,甚至以种种理由逃避开展规划环评的责任,导致规划环评在中国的法制化步伐可谓步履艰难。 尽管困难重重,我国规划环评工作还是取得了艰难进展

5、:规划环评条例的送审稿已上报国务院;包括内蒙古、大连、武汉等10个典型行政区,铁路、石化、铝业等3个重点行业和重庆市三峡库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规划纲要等8项重要专项规划在内的规划环评试点已经展开,2005年8月,大连启动了最具代表性的规划大连市城市发展规划的规划环评,大连首先从优化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入手调整原有的城市功能区划:把所有工业企业由城区搬迁到相应的工业园区,腾出土地扶持发展以软件外包服务、金融、物流等产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通过建设新工业区,大力开展清洁生产,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大连煤气厂、大连染料厂、大连玻璃厂等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在搬迁改造的“礼炮”声中告别了城区。同

6、时,规划环评报告书针对原规划拟定的石化产业空间布局分散问题,提出“集中布局,整合资源,推动石化产业集聚发展”的措施,对于控制石化产业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针对岸线产业布局散乱、滨海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的问题,提出“以自然岸线保护为核心,根据近岸海域环境容量统筹规划港口资源开发利用”等调整建议,有力地促进了岸线产业的整合和滨海湿地资源的恢复;在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中,提出进一步调整中心城市用地布局等刚性指标,从源头上避免了用地性质改变对基本农田、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水土保持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产生的不利影响。,我国目前最急需进行规划环评的是“两高一资”产业、重点流域、能源基地以及快速城镇化地

7、区。,2003年,中国的火电装机容量是3亿千瓦左右,到2006年底已经接近5亿千瓦,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和电力结构,2020年火电装机将大大超过预计的规模。这样的发展速度应经过认真的规划。从布局上看,长三角、珠三角、内蒙等地区已形成大规模的电厂群,造成了严重的局部大气污染。从结构上看,2006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中,新能源只占了0.21%,而10万千瓦及以下的小火电机组却占23.8%。这是典型的布局和结构问题,若不加以调整,极有可能加速资源耗竭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环评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地震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系统的基础可能受到严重损害。在重建

8、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环境问题?如何用规划环评的眼光审视灾区产业重新布局? 只有开展重建规划的环评,才能根据灾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对重建的空间布局、发展规模、功能分区、工农业生产力布局等的生态环境适宜性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只有开展重建规划的环评,才能按照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定位,确定灾区主要产业的发展方向,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也只有开展重建规划的环评,才能从决策源头上引导化工石化等高危行业合理布局以及流域梯级水电开发优化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1 科学、客观、公正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科学、客观、公正,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

9、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早期介入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尽可能在规划编制的初期介入,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到规划中。 3 整体性原则:一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 4 公众参与原则: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 5 一致性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当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 6 可操作性原则:应当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应具有可操作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1规划分析,包括分析拟议的规划目标、指标、规划方案与相关

10、的其他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 2环境现状与分析,包括调查、分析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以及制约拟议规划的主要因素。 3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包括识别规划目标、指标、方案(包括替代方案)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环境目标,选择量化和非量化的评价指标。 4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不同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影响。 5针对各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 6开展公众参与。 7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 8编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11、(报告书、篇章或说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评价指标是环境目标的具体化描述。评价指标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化的,是可以进行监测、检查的。 规划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需要根据规划类型、规划层次,以及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环境状况来确定。,确定规划环境评价范围时应考虑的因素,确定评价范围时不仅要考虑地域因素,还要考虑法律、行政权限、减缓或补偿要求,公众和相关团体意见等限制因素。 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通常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流域、盆地、山脉等),自然资源特征(如森林、草原、渔场等),或人

12、为的边界(如公路、铁路或运河);二是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等。,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1 预防措施,用以消除拟议规划的环境缺陷。 2 最小化措施。限制和约束行为的规模、强度或范围使环境影响最小化。 3 减量化措施。通过行政措施、经济手段、技术方法等降低不良环境影响。 4 修复补救措施。对已经受到影响的环境进行修复或补救。 5 重建措施。对于无法恢复的环境,通过重建的方式替代原有的环境。,可采用的评价方法,目前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采用的技术方法大致分为两大类别, 一类是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采取的,可适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如:识别影响的各种方法(清单、矩阵、网络分析)、描述基本现状

13、、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等等; 另一类是在经济部门、规划研究中使用的,可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如:各种形式的情景和模拟分析、区域预测、投入产出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投资-效益分析、环境承载力分析等。,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至少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 总则 拟议规划的概述 环境现状描述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推荐方案与减缓措施 专家咨询与公众参与 监测与跟踪评价 困难和不确定性 执行总结。,“前言”应包括的内容 1 与规划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目标和标准 2 评价范围与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3 与规划层次相适宜的影响预测和评价所采用的方法 环境现状分析包括: 1 概述规划涉及的区域/行业

14、领域存在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历史演变。 2 列出可能对规划发展目标形成制约的关键因素或条件。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 简要说明规划与上、下层次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关系,以及与其他规划目标、环保规划目标的协调性。 2 对应于不同规划方案或设置的不同情景,分别描述所识别、预测的主要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 3 对不同规划方案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包括环境目标、环境质量和/或可持续性的比较。 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包括: 1 描述各方案(包括推荐方案、替代方案)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主要环境影响的防护对策、措施和对规划的限制。 2 关于规划方案的综合评述。,梁子湖规划环评,总论 梁子湖基本情况

15、 梁子湖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现状 梁子湖水质现状 梁子湖主要污染源现状与趋势 梁子湖生态功能区划 梁子湖水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方案 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梁子湖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工程 规划目标的可达性与保障措施,3. 梁子湖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现状 3.1 水生生物多样性 3.1.1 水生动物 3.1.2 水生植物 3.2 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 3.2.1 群落类型 3.2.2 群落演替 3.3 梁子湖鱼产潜力 3.3.1 水生植物渔产能力计算 3.3.2 浮游植物渔产潜力计算 3.3.3 浮游动物渔产潜力计算 3.3.5 底栖动物渔产潜力计算 3.4 梁子湖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水面逐

16、步缩小 3.4.2水质日趋恶化 3.4.3水生植物遭到破坏 3.4.4 渔类资源萎缩 3.4.5 湖泊水生态系统退化,4. 梁子湖水质现状 4.1 常规监测结果 4.1.1水质监测方法 4.1.2梁子湖水环境质量评价 4.1.3 湖水酸度变化 4.1.4 藻类与营养水平评价 4.2 2007年调查结果 4.2.1 监测及评价方法 4.2.2 水质单因子分析 4.2.3 水质总体评价 4.2.4 水质超标因子,5 梁子湖主要污染源现状与趋势 5.1点源污染入湖量 5.1.1工业废水 5.1.2城镇生活污水 5.1.3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 5.1.4固体废物处置场 5.2面源污染物入湖量 5.2.1

17、地表径流 5.2.2农村生活污水 5.2.3农业面源污染 5.2.4旅游污染 5.2.5湖泊养殖污染 5.2.6精养鱼池污染 5.2.7大气降水 5.2.8污染量汇总 5.3按照不同类型汇总 5.3.1按行业汇总 5.3.2主要河流污染物入湖量汇总,5.4梁子湖入湖污染物及主要问题分析 5.4.1 河港污染源分析 5.4.2 梁子湖水污染主要问题分析 5.5规划水平年(2012年)污染物入湖量预测 5.5.1 发展趋势 5.5.2预测方法 2.4.2预测结果 6 梁子湖生态功能区划 6.1 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 6.2 分区的原则和方法 6.2.1 分区的原则 6.2.2分区的方法 6.3 土地利用类型 9.3.1 技术路线 6.3.2 土地利用现状 6.4 水质类型 6.4.1 技术路线 6.4.2 水质现状 6.5 生态功能区划 6.6 分区保护对策 6.6.1 共同对策 6.6.2 湖泊保护区 6.6.3环湖环境保护区 6.6.4 上游水源涵养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