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罗斯福新政 学案(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17468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2 罗斯福新政 学案(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6.2 罗斯福新政 学案(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6.2 罗斯福新政 学案(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6.2 罗斯福新政 学案(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6.2 罗斯福新政 学案(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2 罗斯福新政 学案(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 罗斯福新政 学案(人民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二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学案学案基础导学一、新政的背景(1)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实施紧急银行法 ,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人们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2)恢复工农业生产。实施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 ,为工农业生产复兴创造有利条件。政府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减少农产品过剩,保证农民利益,促进了农业的复苏。(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实施联邦紧急救济法 ,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政府大力举办公共工程(如田纳西流域水利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4)保护劳工权利。实施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 ,这既是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一个空前胜利,也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的一项改革成果。(5)建

2、立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社会保险法 ,到 1939 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初步形成,它既有助于社会稳定,也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4特点:国家对经济直接干预。5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1)政治机制上:罗斯福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也使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权力急剧膨胀。(2)经济机制上:罗斯福新政初步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时代,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社会保障机制上: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弱势群体开始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三、新政的成效和影响1成效(1)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到 19

3、39 年,美国经济形势完全扭转,工业生产达到创记录水平,农业生产保持稳定。(2)使美国人均收入提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2影响:新政作为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为战后美国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问题研讨1罗斯福为什么能一举击败现任总统胡佛,赢得 1932 年的大选?(1)主张政府干预经济挽救危机。(2)有坚强的意志力,给人可靠的感觉。(3)具有亲和力,关注下层人民的生活。2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具有社会主义倾向,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1)从目的上看,罗斯福新政是为了克服美国的经济危机,

4、挽救资本主义。(2)从实质上看,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一次政策性改革。(3)从性质上看,新政是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4)从作用上看,它恢复、发展了经济,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并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综上所述,罗斯福新政并不具有社会主义的倾向和性质。知识网络互动探究问题1933 年 3 月,罗斯福在总统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美国人民不是束手无策。在紧急关头他们选我出来实现他们的愿望” , “我怀着崇高的信念接受人民的委托” ,随后开始了新政。(1)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公民,在经济危机期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你会投谁的票?能说明一下你的理由吗?(2)

5、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果现在你是罗斯福,面对这样的“烂摊子” ,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补救?(3) “以工”何以“代赈”?劳动力的雇佣会加重政府财政支出负担,罗斯福为何还要这样做?(4)经过罗斯福的锐意改革,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5)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这样的实质表明罗斯福新政有怎样的局限性?点拨本题全面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结果、影响等基本知识。第(1)问应结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进行分析;第(2)问从新政的内容方面分析;第(3)问应注意罗斯福新政解决就业的用意;第(4)问应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两个方面概括;第(5)问结合罗斯福新政的举措和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分析。答案(4)对美国:使

6、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对资本主义世界: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5)新政以后,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故无法完全消除经济危机的隐患。选择题1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1931 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这种思考和议论主要是基于 ( )A经济危机造成的巨大影响 B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怀疑C苏联实力壮大带来的威胁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2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什么是衡量进步的标

7、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发起声势浩大的“蓝鹰运动”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兴修田纳西水利工程A B C D31933 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 ;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 ”这一法令说明 (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4同学们在观看有关美

8、国 20 世纪 30 年代历史的电影时,发现 30 年代的美国商店里,消费者踊跃购买贴着右图标识的商品,而没有贴该标识的商品则受到冷落,美国消费者这样做是为了 ( )A抵制国内极右势力 B为社会捐资,为解决危机作一份贡献C支持政府推行的公平竞争法则 D购买降价处理的商品,缓解生活的困难51933 年 5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 ,到 1936 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 30 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 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

9、费相结合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6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指 (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C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D私人经济受到限制7罗斯福新政中有不少有利于工人的措施,如工人有权同雇主谈判,签订“集体合同” ,确定了工人的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水平等。因而有人认为罗斯福是在“向富人敲竹杠” ,还有人认为罗斯福是在搞社会主义。上述看法的主要错误在于 ( )A单纯用阶级分析法看问题 B只看到内容,没有看到形式C没有用阶级分析法看问题 D用现象掩盖了事物的本质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

10、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当时的“模仿”主要是指 (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人民资本主义的推行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 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摘自经济参考报2008 年 12 月 30 日

11、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 年 5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 ,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 。到 1934 年底,有大约 200 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 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 30 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 40 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摘自“百度百科罗斯福新政” 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008 年 11 月 5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以下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

12、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预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 2010 年底约需投资 4 万亿元。摘自“新华网”材料四 从奥巴马竞选时提出的施政方针看,其改革内容涵盖广泛,可能是上世纪 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至今最全面的经济改革。除了包括延长一些住房贷款者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的期限、大幅投资公共建设、为商界提供税务优惠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内的总值600 亿美元的挽救经济计划外,奥巴马还

13、打算将税赋负担移转到高收入者,改变已实行 20 多年的管制松绑政策方向,扩大医疗保险范围,并且重新检视美国的自由贸易协议政策。依照目前情况来看,奥巴马很可能成为美国有史以来任内预算赤字最高的总统。分析师预测,2009 年美国财政赤字可能增加两倍,至 1 万亿美元。摘自“新浪网”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历史悲剧”指的是什么?这一“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为了应付“历史悲剧” ,并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 ,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有何特点?(3)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中美两国都采取积极措施应对金融危机说明了什么?(4)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美国的罗斯福总统、竞选中的奥巴马以及中国的温家宝总理在应对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共同特点?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