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化学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4课时)学业分层测评 鲁科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16157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化学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4课时)学业分层测评 鲁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版高中化学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4课时)学业分层测评 鲁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版高中化学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4课时)学业分层测评 鲁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版高中化学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4课时)学业分层测评 鲁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版高中化学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4课时)学业分层测评 鲁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化学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4课时)学业分层测评 鲁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化学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4课时)学业分层测评 鲁科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3 3 章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第 3 3 节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 4 4课时)课时)(建议用时:45 分钟)达标必做1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宣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分依次是( )A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B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C蛋白质、炭黑、多糖、无机盐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解析】 狼毫为动物的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墨条由炭黑制成;宣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多糖;砚台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盐。【答案】 C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55102176】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

2、物是氨基酸B米饭在嘴中越咀嚼越甜的原因是淀粉水解生成甜味物质C油脂、乙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D水果因含有酯类物质而具有香味【解析】 乙醇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答案】 C3下列有关葡萄糖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分子式是 C6H12O6B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C葡萄糖能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D葡萄糖可以水解【解析】 葡萄糖属于单糖,不可以水解。【答案】 D4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 H2SO4加热,使淀粉水解,为测定其水解程度,需要加入的试剂是( )NaOH 溶液 新制的 Cu(OH)2悬浊液 碘水A B.C D2【解析】 检验淀粉用碘水,检验葡萄糖用新制的 Cu(OH)2

3、悬浊液,检验前必须先用NaOH 中和掉水解反应中的催化剂稀 H2SO4。【答案】 C5用来证明棉花和淀粉都是多糖的方法是( )A放入氧气中燃烧,检验燃烧产物都是 CO2和 H2OB放入新制 Cu(OH)2悬浊液中加热,都不产生砖红色沉淀C加入浓硫酸后微热,都脱水而变黑D分别放入稀酸后煮沸几分钟,用 NaOH 溶液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都生成砖红色沉淀【解析】 多糖在稀 H2SO4存在下水解生成单糖(葡萄糖),再加入新制的 Cu(OH)2悬浊液共热时生成 Cu2O 沉淀。【答案】 D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蔗糖属于

4、多糖,能发生水解C碘酒滴到土豆片上,可观察到土豆片变蓝D蛋白质、油脂、糖类是三大基本营养物质【解析】 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 正确;蔗糖属于二糖,不属于多糖,B 不正确;土豆片中含有淀粉,碘酒中含碘单质,故土豆片变蓝,C 正确;蛋白质、油脂、糖类都是基本营养物质,D 正确。 【答案】 B7下列物质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导学号:55102177】福尔马林(甲醛水溶液) 酒精 KMnO4溶液硫酸钠 硫酸铜 双氧水 硝酸A除外 B除外C除外 D除外【解析】 福尔马林中的甲醛、酒精均属于有机物,能使蛋白质变性;KMnO4溶液、双氧水等强氧化剂,硫酸铜等重金属盐,硝酸等酸均能

5、使蛋白质变性。【答案】 C8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B鸡蛋白溶液受热凝固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3D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植物种子【解析】 A 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是盐析过程,析出的蛋白质性质并无变化,即没有新物质生成,析出的蛋白质加水,仍能溶解,不是化学变化;B项,鸡蛋白溶液受热凝固是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过程;C 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析出沉淀是因为蛋白质变性,属于化学变化;D 项,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杀灭种子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会使这些生物体的蛋白质发生变性,是化学变化。【答案】

6、 A9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55102178】A天然蛋白质组成元素只有碳、氢、氧、氮四种B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因此食生鸡蛋所获营养价值更高C向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使蛋白质凝固变性D用一束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可以产生丁达尔现象【解析】 天然蛋白质主要由 C、H、O、N 四种元素组成,除此之外,还含有少量S、P 等;蛋白质受热后变性,失去原有的可溶性和生理作用,但熟鸡蛋更易被消化吸收,其水解最终产物仍为 氨基酸;向鸡蛋清中加入食盐,蛋白质析出,该过程为盐析,而不是变性;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答案】 D10(1)取淀粉水解最终产物溶液,调到中性,滴入新制 Cu(OH)2

7、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水解产物是_(填名称),其结构简式是_。(2)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这是因为_;急救办法是_。(3)浓硝酸溅到皮肤上,使皮肤呈现_色,这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_反应。(4)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元素的蛋白质,经测定铁的质量分数为 0.34%。若其分子中只有一个铁原子,则血红蛋白分子的相对分子量是_。【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淀粉水解产物是葡萄糖的实验及蛋白质的性质。(4)设血红蛋白分子量为x,则由100%0.34%,则x16 470.59。56 x【答案】 (1)葡萄糖 CH2OH(CHOH)4CHO(2)重金属盐会使人体组织的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 服用含蛋白

8、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蛋清等(3)黄 显色 (4)16 470.59411如图是只含有 C、H、O、N 四种元素的有机物的简易球棍模型,完成下列问题:(1)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2)已知NH2与 NH3类似,能与盐酸反应,请写出该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该物质能否与 NaOH 溶液反应_(填“能”或“不能”);若能,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若不能,该空不必填写)。【解析】 请填空:(1)A 物质的名称为_,B 溶液为_,作用为_。5(2)写出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 )中标明反应类型。_( );_( )。【解析】 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与 C

9、u(OH)2悬浊液反应,所以水解后先加 NaOH 溶液中和 H2SO4才可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可生成乙醇和 CO2,CH3CH2OH 被 O2氧化成 CH3CHO,继续氧化成 CH3COOH,进一步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和水。【答案】 (1)葡萄糖 NaOH 中和稀硫酸(2)2CH3CH2OHO22CH3CHO2H2O催化剂氧化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浓硫酸自我挑战13下列有关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淀粉葡萄糖CO2和 H2O(释放能量维持

10、生命活动)水解氧化B纤维素葡萄糖CO2和 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水解氧化C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 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水解氧化D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持人体生长发育)水解合成【解析】 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不能水解,也无法被氧化而提供能量。纤维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胃肠蠕动,它有通便功能。【答案】 B14为验证淀粉水解生成还原性糖进行实验,下列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取少量淀粉加水混合 加热煮沸 加入新制 Cu(OH)2悬浊液 加入几滴稀硫酸 加热加入碱中和,使之略显碱性A BC D【解析】 淀粉在无机酸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可发

11、生水解反应而产生葡萄糖,要检验是否有葡萄糖生成,应先加碱中和催化剂酸使溶液呈碱性后,再加入新制的 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6【答案】 A15鉴别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水溶液,依次可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 )A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新制 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B浓硝酸,变黄色;新制 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C新制 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D碘水,变蓝色;新制 Cu(OH)2悬浊液,砖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解析】 鉴别物质时须用其特征反应,观察到特征现象。淀粉遇碘水变蓝色;蛋白

12、质遇浓硝酸发生显色反应,产生黄色沉淀;葡萄糖与新制 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至沸腾产生砖红色沉淀。【答案】 A16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 A 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所示(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取 17.1 g 该有机物 A 放入硬质试管中,通入过量 O2使其燃烧,生成 CO2和 H2O。 【导学号:55102180】试回答下列问题:(1)通入过量 O2的目的是_。(2)C 装置的作用是_;D 装置的作用是_。(3)通过该实验,_(填“能”或“不能”)确定 A 中含有氧原子。(4)若 A 的摩尔质量为 342 gmol1,C 装置增重 9.99 g,D 装置增重 26.4

13、 g,则有机物 A 的分子式为_。(5)写出 A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6)A 可发生水解反应,1 mol A 可水解生成 2 mol 物质,且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则A 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 (1)通入过量 O2的目的是使有机物 A 充分燃烧。(2)浓硫酸与碱石灰均为干燥剂。(3)由生成的 H2O 及 CO2分别计算出有机物 A 中 H 和 C 的质量,若 H 和 C 的质量之和等于 17.1 g,说明有机物 A 中不含氧原子;若 H 和 C 的质量之和小于 17.1 g,则 A 有机物中必含氧原子。7(4)17.1 g A 中含 O 的质量为171 g8.8 g,1 mol A 中含 C 原子:(26.4 g 44 gmol1 129.99 g 18 gmol1 2)12 mol,1 mol A 中含 H 原子:222 26.4 g 44 gmol1342 17.19.99 g 18 gmol1342 17.1mol,1 mol A 中含 O 原子:11 mol,故有机物 A 的分子式为8.8 g 16 gmol1342 17.1C12H22O11。【答案】 (1)使有机物 A 充分燃烧 (2)吸收 A 燃烧后生成的 H2O 吸收 A 燃烧后生成的 CO2(3)能 (4)C12H22O11(5)C12H22O1112O212CO211H2O点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