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2课时)学业分层测评 鲁科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16111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2课时)学业分层测评 鲁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版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2课时)学业分层测评 鲁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版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2课时)学业分层测评 鲁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版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2课时)学业分层测评 鲁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版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2课时)学业分层测评 鲁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2课时)学业分层测评 鲁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2课时)学业分层测评 鲁科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2 2 章章 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第 1 1 节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2 2 课时)课时)(建议用时:45 分钟)达标必做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解析】 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则说明反应过程需要吸收能量。【答案】 A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过程无关B有的化学反应没有能量变化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解析】 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关,

2、与反应过程无关,A 项正确;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项错误;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化学键的形成会放出能量,所以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 项正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多种,但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 项正确。【答案】 B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B炭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吸热反应C化学键的形成需吸收能量D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能一定转化成热能【解析】 炭燃烧为放热反应,B 错误;形成化学键时要释放能量,C 错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等,D 错误。【答案】 A4下列变化符合图示的是( )

3、【导学号:55102072】2冰雪融化 KMnO4分解制 O2 浓硫酸稀释 钠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反应碘的升华 Ba(OH)28H2O 与 NH4Cl 反应A B.C D 【解析】 图示表示反应物总能量低,生成物总能量高,应为吸热反应。【答案】 B5反应 ABC(放热反应)分两步进行:ABX(吸热反应);XC(放热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解析】 因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比反应吸收的热量多。选项 A,图中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为吸热反应,且总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选项 B,图中反应和反应均为吸热反应,错误

4、;选项 C,图中反应和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错误。【答案】 D6反应 C(石墨)C(金刚石)正向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A B.C D【解析】 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故正确。【答案】 A7下列反应既属于吸收能量的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导学号:55102073】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3CBa(OH)28H2O 晶体与 NH4Cl 晶体的反应D灼热的木炭与 CO2的反应【解析】 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属于释放能量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

5、应属于释放能量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a(OH)28H2O 晶体与 NH4Cl 晶体的反应属于吸收能量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灼热的木炭与 CO2的反应既属于吸收能量的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D8下列图示变化为吸收能量的反应的是( )【解析】 A 项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该反应吸热;B项,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放热;C 项释放能量,不是化学反应;D 项为释放能量的反应。【答案】 A9已知反应 A2B2=2AB,破坏 1 mol A2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Q1 kJ,破坏 1 mol B2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Q2 kJ,形成

6、 1 mol AB 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A2和 B2的总能量之和等于 AB 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既不放出能量,也不吸收能量B若 A2和 B2的总能量之和小于 AB 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放出能量C若该反应放出能量,则Q1Q22Q3【解析】 A 项,所有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 项错误;B 项,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放出能量,反之,反应吸收能量,B 项错误;若破坏反应物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则反应放出能量,反之,反应吸收能量,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 【答案】 D10某同学做如下实验,以检验反应中的能

7、量变化。 【导学号:55102074】4(1)在实验中发现反应后(a)中温度升高,由此可以判断(a)中反应是_热反应;(b)中温度降低,由此可以判断(b)中反应是_热反应。(2)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应该_其生成物的总能量。【解析】 (1)反应后(a)中温度升高,(b)中温度降低,说明(a)中反应为放热反应,(b)中反应为吸热反应。(2)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3)(b)中反应为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应该低于其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 (1)放 吸(2)2Al6H=2Al33H2

8、(3)低于1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操作是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在 U 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打开 T 形管螺旋夹,使 U 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在中间的试管里盛 1 g 氧化钙,当滴入 2 mL 左右的蒸馏水后,即可观察。 【导学号:55102075】氧化钙与水的反应试回答:(1)预计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2)该实验中操作之间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3)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说明 CaO、H2O 的能量与 Ca(OH)2能量之间的关系为_。【解析】 CaO 和 H2O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红墨水右高左低,且 1

9、mol CaO 和 1 5mol H2O 的能量之和大于 1 mol Ca(OH)2的能量。【答案】 (1)U 形管里的红墨水会沿开口端上升(其他答案合理均可)(2)检查装置气密性(3)CaOH2O=Ca(OH)2(4)1 mol CaO 和 1 mol H2O 的能量之和大于 1 mol Ca(OH)2的能量12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 1 mol 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物质Cl2Br2I2HClHBrHIH2能量/kJ243193151432366298436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AHCl B.HBr CHI(2)X2H2=2HX(X 代表 Cl

10、、Br、I)的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相同条件下,X2(X 代表 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4)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3)吗?你的依据是_。【解析】 (1)破坏化学键所需能量越高越稳定,由表中数据知应选 A。(2)(3)两小题中以氯元素为例计算断开 1 mol ClCl 键和 1 mol HH 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243 kJ436 kJ679 kJ,而形成 2 mol HCl 放出的能量为 2432 kJ864 kJ,所以在 Cl2H2=2HCl 反应中放出 864 kJ679 kJ185

11、kJ 的热量,同理可以计算在Br2H2=2HBr、I2H2=2HI 反应中分别放出的热量为 103 kJ、9 kJ。(4)可以从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进行判断。【答案】 (1)A (2)放热 (3)Cl2 (4)能。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且越容易生成,放出的热量越多自我挑战13有下列物质:NaOH 固体;浓硫酸;NH4NO3晶体;CaO 固体。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 U 形管的塞子,发现 U 形管内滴有红墨水的液面呈现如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6A BC D【解析】 U 形管内右侧液面高于左侧,说明锥形瓶中气体受热膨胀,NaOH 固体、

12、浓硫酸溶于水放热,NH4NO3晶体溶于水吸热,CaO 与水反应放热。【答案】 B14已知化学反应 2C(s)O2(g)2CO(g)、2CO(g)O2(g)=点燃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 )=点燃【导学号:55102076】A12 g C 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 28 g CO 所具有的能量B56 g CO 和 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 88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C12 g C 和 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 44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一定质量的 C 燃烧,生成 CO2比生成 CO 时放出的热量多【解析】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

13、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和 CO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 CO2CO2必然是放热反应,因此,B、C=点燃两项的说法正确。12 g C 并不代表反应物的全部,O2也是反应物,所以 A 项不正确。由于CCO 放热、COCO2放热,所以 CCO2比 CCO 放出的热量要多,即 DO2O2O2O2项说法正确。【答案】 A15已知断开 1 mol HH 键吸收的能量为 436 kJ,形成 1 mol HN 键放出的能量为391 kJ,根据化学方程式 N23H22NH3,反应完 1 mol N2放出的能量为 92.4 高温、高压催化剂kJ,则断开 1 mol NN 键需吸收的能量

14、是( )A431 kJ B945.6 kJC649 kJ D869 kJ【解析】 设断开 1 mol NN 键需吸收的能量为x,根据反应放出的能量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断开旧键吸收的能量,代入数据:92.4 kJ6391 kJ3436 kJx,x945.6 kJ。7【答案】 B16实验测得 1 mol H2与 1 mol Cl2反应生成 2 mol HCl 时,放出 184.6 kJ 的热量,其理论分析数据与实验数据略有差异,如图表示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理论分析示意图。 【导学号:55102077】(1)化学键断裂需要_(填“释放”或“吸收”)能量。(2)图中共释放的能量_kJ/mol。(3)该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_(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是_反应。【解析】 该反应中断裂的化学键为 HH 和 ClCl,共吸收能量 436 kJ/mol243 kJ/mol679 kJ/mol,形成的化学键为 HCl,共释放能量 431 kJ/mol2862 kJ/mol,由于放出的能量大于吸收的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 (1)吸收 (2)862 (3)大于 放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