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五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15995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五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五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五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五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五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五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五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五专题五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时间:40分钟 分值:4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究其原因,固然因

2、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借此行道。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孔

3、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所谓“孔颜之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富贵”,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所谓“不忧”,就是不忧于未来,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为此,儒家士人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民”“爱民”,进而异化为做官

4、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意识、习气的三大转变:一是从“养德”转变为“养态”,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任事敢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策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事;三是“功名”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转乾旋坤,继往开来,转而变为追求富贵。(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2014年11期

5、新华文摘,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隐士、逸民因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其远离官场的隐居行为被不断得到强调。B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是原始儒家的理想,是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即怀抱“孔颜之乐”,外在表现为依附国家体系。C原始儒家理想中士人积极入仕体现出的对国家体系的依附性,其核心内容是兼善天下。D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由“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异化为单纯追逐利益的寄2生官僚。答案 B 解析 “外在表现为依附国家体系”错误,原文是说“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而不是“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外在表现为依附国家体系”。(2)下

6、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段从中国文化源头说起,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有人“处江湖”。B第段承上启下,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任职是士人实践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C第段进一步阐述士人入仕体现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强调士人阶级的这种依附主要不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D第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做官目的、依附国家体系的性质、为官意识与习气等的转变。答案 A 解析 “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有人处江湖”错。(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仕与隐的根本区别在

7、于,前者是服务天下百姓,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后者是为了成就自我。B儒家的忧乐观既包括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的“孔颜之乐”,又含一直系挂心头的万民之忧,主要是为兼济天下。C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开始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D士人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为了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积极入仕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答案 C 解析 “逐渐衰退”,无中生有。二、语言文字运用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在广场一侧又一次见到了瓦依提,老远地她就看到了我,向我招手,笑容可掬地走到我面前,问寒问暖,

8、像位老大姐。苹果、谷歌等科技公司推出的可穿戴设备,为生活提供了多种可能,如戴上一副眼镜,就可以从现实世界进入惟妙惟肖的虚拟世界。在国人还不敢抱太大希望的时候,中国女排给了国人很大惊喜,每场战役中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各方面都展现出了强队本色。从中国书法史看,“书以人名”似乎成为了一条重要规律。但不容置喙的是,真正的艺术作品,生命精神才是它的根本所在。在竹竿舞壮族婚礼节目的互动环节中,很多观众蠢蠢欲动,希望亲自体验中国传统民俗,现场沉浸在一片欢歌笑语中。人才选择去环境好、待遇高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无可非议,这促使我们做好留住人才的体制改革,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氛围。3A B C D答案 B解析 笑容可掬

9、:笑容露出来,好像可以用手捧住,形容笑得明显。使用恰当。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用来形容“虚拟世界”不妥。可圈可点: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使用恰当。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用在此句不妥,可改为“毋庸置疑”。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含贬义。用在此句感情色彩不当,可改为“跃跃欲试”。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使用恰当。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特朗普提名的美国驻欧盟大使候选人马洛赫的一系列关于欧盟解体令欧盟各机构倍感愤怒,欧洲议会将马洛赫称为“不受欢迎的人”且公开表示将阻止其

10、到任。B恰逢中国传统元宵佳节,在印度滞留将近50余载、年近八旬的王琪老人终于在这一天如愿返回祖国。从新德里到北京,再从北京到咸阳,路漫漫,情深深。C教育部部长在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今年将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和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机制,进行防溺水事故和交通安全专项治理。D刚刚落幕的中国诗词大会,无疑是春节这个节日档的最大赢家,观众们打开电视,跳过了众多的明星真人秀与荧屏热剧,被传统文化的璀璨和精深吸引着他们。答案 C解析 A成分残缺,应在“解体”后加上“的言论”;B.不合逻辑,删去“将近”或“余”;D.句式杂糅,删掉“被”或“他们”。4下列各句表述中,语言得体的一句是(3分

11、)( )A某校学生会的科普小报征稿启事中说:“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限,本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欢迎批评指正。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B某饮料广告将在广播里播放,其文字稿中这样写道:“该饮料(系成人饮品)中含有治癌物质,可以调节人体循环,特向全国诚招经销商,欢迎垂询。”C某综艺节目主持人说:“最后,感谢嘉宾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D父亲的朋友远道而来,父亲想请他吃饭,请柬中写道:“今天中午12点在洋洋酒店略备薄酒,为你接风,敬请光临。”答案 D解析 A“绵薄之力”指微不足道的力量,常用作自谦之辞,此处应用敬辞。B

12、.“治癌”与“致癌”同音,在广播里播放会引起听众的误解,对该饮料销售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此种词语一般不用于广播语;同时,括号内的文字在广播中一般是不读出来的,如果是重要信息需要听众知晓,那么文字稿中就应该去掉括号,将其正常表述出来。C.“荣幸”指光荣而幸运,一般用来表示自谦。此处是第三者的陈述,不恰当。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近年来,科学家们已陆续开发出各种电子皮肤,电子皮肤不仅像人类皮肤一样具有一定的柔韧性,_。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的电子皮肤遍布高灵敏度电子感应器,甚至可感知一只蝴蝶落在上面的压力4。如果电子

13、皮肤能应用于临床,对于需要皮肤移植的病人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然而,_,它或许也将给机器人领域带来一场革命,解决机器人的触觉难题,突破握住鸡蛋而不捏碎、拿住酒瓶而不滑落等当前机器人研发领域存在的瓶颈。未来,电子皮肤甚至还可以监测心率、血压、血糖等。微软公司正在试着将电子皮肤应用于轻触式屏幕,_,实现控制家电、打电话、玩游戏等。答:_答案 而且可以感知细微的压力 电子皮肤并不仅用于替代人类皮肤 通过敲打与触摸来传输指令(6分,每处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第空根据前面的词语“不仅”和后面的“甚至可感知一只蝴蝶落在上面的压力”可以填出“而且还具有感知压力的能力”等;第空根据

14、前后的内容语境可填出“电子皮肤不仅仅用于替代人类皮肤”等;第空根据前面和后面的举例可填出“通过敲打或触摸来发出指令”等。6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父母也有犯错的时候,如果能放下架子向孩子道歉,亲子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说,父母有错而向孩子道歉是一种明智之举,是尊重孩子人格的一种表现,是家长民主精神的一种体现。这样做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也一定能促使孩子养成优秀的品质。事实上,真心诚意地向孩子道歉,可能会令孩子对父母更加佩服和欣赏。所以,要想在家庭中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只有学会向孩子道歉这一种途径。向孩子道歉并不一定能

15、使亲子关系中出现的问题迎刃而解。_。_。答案 示例:向孩子道歉并不一定能促使孩子养成优秀的品质 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不是只有学会向孩子道歉这一种途径(一处3分,两处5分)解析 孩子养成优秀的品质需要多方面因素促成,如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成长环境的熏陶等,父母向孩子道歉只是解决亲子关系问题的一种方式,不一定能促使孩子养成优秀的品质。“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需要父母与孩子双方的共同努力,“父母学会向孩子道歉”只是一种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明了这两处的逻辑关系,即可判断语段中推断不合理的地方。三、诗歌鉴赏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凝香斋宋曾巩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云水醒心鸣好鸟,玉砂清耳漱寒流。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注 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湖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香炉:香炉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