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冲刺密档:散文阅读指导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1588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冲刺密档:散文阅读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语文冲刺密档:散文阅读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语文冲刺密档:散文阅读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语文冲刺密档:散文阅读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语文冲刺密档:散文阅读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语文冲刺密档:散文阅读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语文冲刺密档:散文阅读指导(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文阅读指导散文阅读指导 阅读散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 依据散文的文体特征,深思散文的“形”“神”关系,理清散文的行文思路。 散文文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形散神聚”。只有真正的认识并很好的理解了散文的这一特征,才有可能真正做好散文阅读。很多应试者觉得散文抽象,读后往往不知所云,做起来又常常无从下手,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从文体特征人手。例如1998 年高考散文阅读报秋,无论是当时的考生还是现在备考的学生,做起来都感觉到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文章,弄清所写事物、事情之间的关系,就不难看出文章描写的主要对象是玉簪花,其主旨是从玉簪花极强的生命力和芳香的气味中得到启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

2、现实的人生态度。这样,“作者为什么吃惊?”“作者为什么怅然?”“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等问题就不难找到答案。2000年高考散文阅读长城,不少考生对第二问“(作者)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不知如何回答,有的即使答了也不全面。其实,我们联系全文,深思“形”“神”关系,就会看出:作者写长城过去和现在的种种,实际上就是以长城为载体来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行反思,现实加以评说,未来予以展望。写长城主动敞开胸襟迎接四面八方亿万游人的登临,不正显示出今天我们中华民族开放的态度和强烈的自信心吗?这样,问题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再看2001年高考散文阅读门,文中写到各种实实

3、在在的门,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开门方式,不少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把目光停留于此而感到无所适从,既耽误了阅读的速度,又影响了答题的质量。 可是,如果我们依据散文的文体特征加以深思,就会很快看出以上这些不过是文章的零散的“形”,作者不过是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文章的主旨显然是在对“门”的象征意义的理解上。这样,我们就会很快确定文章有效的阅读区间,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总之,依据散文的文体特征,深思散文的“形”“神”关系,有助于我们准确的理解散文,理清散文的行文思路,从而迅速的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结合平时阅读,认真做好归纳,熟悉散文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主要是指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

4、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上的技巧,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知识的技巧。散文阅 读常常考查分析文中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首先,同学们要能辨别表达技巧。要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比如“描写和议论”、“领起和过渡”、“对比和烘托”等等。二是要在复习时善于做好这方面知识的归纳。例如,表达方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抒情等)、议论、说明;表现手法:象征、铺垫、烘托、衬托、对比、人称等;结构手法:线索、转换、过渡、照应、详略等;语言修辞:描绘类(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语气类

5、(反问、设问)等等。三是要特别注意:在作答表达技巧的作用时, 不能照搬以前所学, 一定要结合文中相关的内容, 联系文章的主旨。 不妨参照这样的格式: 这儿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有什么作用(联系该段的中心或散文的“神”)。只要做到以上三点,再答表达技巧题时,自然就会 得心应手。如1998年高考散文阅读报秋中有这样一道题:“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答时,我们的思路如下:文章主要写的是玉簪花,写太阳花是为写玉簪花服务的;由本段内容可知,太阳花“连死不了都种死了”,而玉簪花却“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这是反衬的表现手法;这几段重在突出玉簪花极

6、强的生命力。由于 题目要求不超过12个字,我们将上述内容加以概括,自会答出诸如“反衬出玉簪花极强的生命力”之类近似标准的答案。 三、研究考点要求,摸索命题思路,寻求答题捷径。 上面谈到的两点是我们做好高考散文阅读的关键,那么在具体答题时,有无捷径可寻、有无技巧可言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我们认真研读考试说明中关于现代文阅读的考点要求,就不难发现,第二卷中的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重在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综合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也就是说,命题者在命题时不能脱离上述要求而必须设计出与考查这两种能力相对应的题目。这就为我们去寻求答题捷径喂了一颗定心丸。分析近几年高考的散文阅读题,我们

7、不难看出: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能 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考查作品的思想内容来实现的;而对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则主要是通过考查作品的表达技巧来实现的, 它常伴有“作用”、“好处”、“妙处”等字眼。这二者所占的分值大体相当。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高考散文阅读题简单的归纳为考查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分析综合题”,考查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评价题”,以及综合考查这两种能力的“(鉴)赏(分)析题”(多以多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等三种题型。不同的题型就自然有着不同的答题方法。“分析综合题” 考查作品的思想内容,因而答案必须在文中找。只要直接摘录或提取要点(摘要)或抓住主要内容、运用关键词语归纳,就一定能答出正确的答案;“鉴赏

8、评价题”考查作品的表达技巧,因而答案既要依据原文,更要跳出原文,联系过去所学,注意答题规范;而“赏析题”的答题方法自然就是上述两种方法的综合,由于是以多项选择题而非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也就降低了。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一)青春 太平洋战争打得正酣时,麦克阿瑟将军常常从繁忙中抬起头来,注视着挂在墙上的镜框,镜框里是篇文章,名为青春。这篇文章一直伴随着他,也跟着他到了日本。后来,日本人在东京的美军总部发现了它,青春便开始在日本流传。一位资深的日本问题观察家说,在日本实 业界,只要有成就者,没有哪一个不熟知不应用这篇美文的,就连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几十年来也把青春当作他的座佑铭。还有这么一

9、件趣事,足以证明青春在日本的魅力。一天,美国影片销售协会主席罗森菲尔德参加日本实业界的聚会,晚宴之前的谈话,他随意说了一句:“青春的作者,便是我的祖父。”在座的各位实业家大为惊讶,其中一位一边激动地说“我一直随身带着它呢”,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了青春。青春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它怎就这么神奇?我一直寻求着青春,最后在READING(阅读)上找到了它YOUGH。我试着作了如下的翻译人生匆匆,青春不是易逝的一段。青春应是一种永恒的心态。满脸红光,嘴唇红润,腿脚灵活,这些并不是青春的全部。真正的青春啊,它是一种坚强的意志,是一种想象力的高品位, 是感情的充沛饱满,是生命之泉的清澈常新。青春意味着勇敢战胜怯懦

10、,青春意味着进取战胜安逸。年月的轮回就一定导致衰老吗?要知道呵,老态龙钟是因为放弃了理想的追求。无情的岁月的流逝,留下了深深的皱纹,而热忱的丧失,会在深处打下烙印,焦虑、恐惧、自卑,终会使心情沮丧,意志消亡。60岁也罢,16岁也罢,每个人的心田都应保持着不泯的意志,去探索新鲜的事物,去追求人生的乐趣。我们的心中都应有座无线电台,只要不断地接受 来自人类和上帝的美感、希望、勇气与力量,我们就会永葆青春。倘若你收起天线,使自己的心灵蒙上玩世不恭的霜雪和悲观厌世的冰凌,即使你年方20,你已垂垂老矣;倘若你已经80高龄,临于辞世,若竖立天线去收听乐观进取的电波,你仍会青春焕发。末了,我们不能忘记作者,

11、塞缪尔厄尔曼。1840年生于德国,童年移居美国,参加过“南北战争”,他是五金制造商,他所热衷的公益事业在他死后半个多世纪还在继续。最近,他的一部书在日本的版税三万多美元,后人以他喜爱的方式全部捐给亚拉巴马州大学作为奖学金基金。有谁能说,这不是青春的光彩、永恒的青春呢? 1、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一文被麦克阿瑟、松下幸之助等名人视为座佑铭,其“神奇”之处在于:_。 分析:分析:本题需要把握全篇的内容才能完整正确地解答出来。题目问的是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实际上里面包含两个要点,一是它神奇的效果,一是它神奇的原因。它神奇的效果在全文的一、二两段中已有透露:那些功成名就者都从这篇文章中吸取

12、了有益的东西;它神奇的原因就要到文章本身去找了。这就需要对所引用的这篇短文的主旨进行概括。塞尔缪厄尔曼的这篇文章共四段。第一段阐述对真正的青春的认识,第二三段强调放弃了理想、丧失了热忱也就没有了青春,第四段重点谈怎样才能永葆青春。总的来说,它是要激励人们永远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的心态。弄清了这两点,就可以答题了。其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激励人们永远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在做这一类的阅读理解题前,心平气静地花点时间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内容,是很有必要的,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否则,在做题时就会瞎抓,急躁,做不出高质量的答案来。2、用一句话回答“什么是真正的青春”。真正的青春是_。 分析:

13、分析:做这一个题目大致要以下几步:快速地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语句在原文中的位置。本题“真正的青春”这一关键词语在所引文章的中第一段。要快速 地在原文中筛选跟关键词语有关的所有信息,不能遗漏。本文中跟关键词语有关的信息实际上有两类,一是直接阐述的句子,像第一段的“真正的青春啊,它是”,第二段的“青春意味着”;一是较隐蔽的,如在第一段里的“青春应是一种永恒的心态”,第四段则讲到60岁、80岁的人也能青春焕发,这就说明“真正的青春”不是指生理上的年轻。这后一种信息尤其要注意不能遗漏。按题目的要求进行表述。由于题目要求只用一句话,因此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最概括的词语归纳所筛选的信息,一种是以某一句话为

14、主干进行扩充,将其他句子核心词语作为修饰成分,使之成为一个复杂的长句。本题采用后一种较为适宜。答案是:真正的青春是指超越年月轮回、意志坚强、感情充沛、乐观进取的一种永葆活力的心态。3、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的最后一段中“若竖立天线去收听乐观进取的电波,你仍会青春焕发”一句的含义是什么?答:_ _。 分析:分析:做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比喻“竖立天线”的含义。在这一段中,关于天线的作用,作者从正反两面讲得很清楚:收起天线,心灵蒙上霜雪和冰凌,就会与人类社会隔绝;竖立天线,能“接受来自人类和上帝的美感、希望、勇气与力量”,能“收听乐观进取的电波”,意即不要自我封闭,而要密切地关注人类社会的进步。答案为:关

15、心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自我封闭,即使到了晚年也能永葆青春。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日本一位实业家随手在口袋里掏出青春,说明青春这篇神奇的文章在日本非常普及。B塞缪尔厄尔曼在青春一文中阐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哲理:青春的心理年龄并不等于青春的生理年龄,年月的轮回并不一定导致衰老。C塞缪尔厄尔曼认为:一个人年老后要能保持青春,青年时期一定不能贪图安逸,丧失热忱,吏不能玩世不恭、悲观厌世。D塞缪尔厄尔曼生前热衷的公益事业在他死后的半个多世纪得以继续,并被誉为“永恒的青春”,说明看一个人是否拥有青春,还应该看其对社会是否关注,对人类是否热爱。E按塞缪尔厄尔曼的观点,真正的青春并不仅仅存在于

16、人生16岁至60岁的年龄阶段。 分析:分析:A项说这篇文章在日本非常普及是夸大之词,因为原文第二段是说“在日本实业界,只要有成就者”。C项中说年老时能保持青春是要以青年时期“不能贪图安逸”为前提的,而文中却看不出这个意思。(二)脸与法治林语堂 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也不为过。在好的方面讲,这就是中国人之平等主义,无论何人总须替对方留一点脸面,莫为已甚。这虽然有几分知道天道还好,带点聪明的用意,到底是一种和平忠厚的精神。在不好的方面,就是脸太不平等,或有或无,有脸者固然快乐荣耀,可以超脱法律,特蒙优待。而无脸者则未免要处处感觉政府之威信与法律之尊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