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科学专项提能专项一聚焦四大核心素养贴近高考宏观引领素养3科学探究__学科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专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15200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科学专项提能专项一聚焦四大核心素养贴近高考宏观引领素养3科学探究__学科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专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科学专项提能专项一聚焦四大核心素养贴近高考宏观引领素养3科学探究__学科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专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科学专项提能专项一聚焦四大核心素养贴近高考宏观引领素养3科学探究__学科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专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科学专项提能专项一聚焦四大核心素养贴近高考宏观引领素养3科学探究__学科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专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科学专项提能专项一聚焦四大核心素养贴近高考宏观引领素养3科学探究__学科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专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素养素养 3 3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学科核心能力学科核心能力 高考考查创新点高考考查创新点针对训练1(2017全国卷)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 A、B、C、D 四组,A 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 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 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 A 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1)B、C、D 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2)B、C、D 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 B 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 C 组注射某种激素、给 D 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 C 组注射的激素是_,D

2、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3)第二次注射后,C、D 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解析: (1)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水平,当给饥饿的小鼠注射胰岛素后,小鼠血糖低于正常水平,能量供应不足,会出现迟钝、嗜睡等症状。(2)为尽快缓解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应想办法提高小鼠的血糖水平,由题干叙述可知 C组小鼠注射的是胰高血糖素,D 组注射的是葡萄糖溶液。(3)C 组注射胰高血糖素,其缓解机理是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D 组注射葡萄糖,其缓解机理是葡萄糖能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答案: (1)血糖低于正常水平 (2)胰高血糖素 葡萄糖 (3)C 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

3、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D 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2(2017全国卷)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aaBBEE、AAbbEE 和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1)若 A/a、B/b、E/e 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假设 A/a、B/b 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

4、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解析: (1)实验思路:将确定三对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拆分为判定每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如利用和进行杂交去判定 A/a 和 B/b 是否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实验过程:(以判定 A/a 和 B/b 是否位于一对染色体上为例) aaBBEEAAbbEEF1,F2- 2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眼正常刚毛有眼小刚毛无眼正常刚毛无眼小刚毛9331,则 A/a 和 B/b 位于两对染色体上。若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眼正常刚毛无眼小刚毛31 或者有眼小刚毛有眼正常刚毛无眼正常刚毛121,

5、则 A/a 和 B/b 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同理,用与杂交,判断 A/a 和 E/e 是否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用与杂交,判断 B/b和 E/e 是否位于一对染色体上。(2)验证一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 X 染色体上,可用隐性雌性个体和显性雄性个体杂交:Error!分析本题,可用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验证 A/a、B/b 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如果下图杂交一为正交,根据后代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可判断 B/b 位于 X 染色体上;那么杂交二就为反交,根据后代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可判断 A/a 也位于 X 染色体上。杂交一: 杂交二:正交 反交 PXaBYXAbXAb PXaBXaBXAbY F1

6、XAbY XAbXaB F1XaBY XAbXaB有眼小刚毛 有眼正常 无眼正常刚 有眼正常刚雄性 刚毛雌性 毛雄性 毛雌性答案: (1)选择、三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 F1和 F2,若各杂交组合的 F2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 9331,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不是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2)选择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 F1中雄性个体的表现型。若正交得到的 F1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 F1中雄性个体有眼/无眼、正常刚毛/小刚毛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3(2017绍兴质检)用打孔器打出

7、6 块滤纸小圆片编号 C1C6,浸在一块点样瓷板的 6 个凹穴(C1C6,凹穴中滴加等量相应的溶液)中一段时间,用镊子将小圆片放在同一淀粉琼脂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37 保温 30 min,倒入碘液 1 min 后洗去多余碘液,观察培养基上相应位置是否产生透明圈(一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结果如表所示。对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编号所加溶液实验现象C1绿豆淀粉酶提取液透明圈直径较小C2稀盐酸无透明圈C3稀碳酸钠溶液无透明圈- 3 -C4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 滴稀盐酸透明圈直径很小C5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 滴稀碳酸钠溶液透明圈直径最大C6蒸馏水无透明圈A.C2、C3、C6中绿豆淀粉酶活性已经失去活性B

8、C1和 C2、C3、C6为对照组,C4、C5为实验组C该实验说明绿豆淀粉酶在酸性环境中活性较高D若在 C4凹穴中再滴加 2 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 C5相同 解析: C2、C3、C6作为对照组实验,不能说明淀粉酶活性丧失,A 项错误;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因此 C4、C5为实验组,C1、C2、C3、C6均为对照组,B 项正确;C5实验组的结果是透明圈直径最大,说明淀粉酶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淀粉最多,可见在碱性环境中其活性最大,C 项错误;原来 C4凹穴中是过酸环境,酶的活性很低,甚至部分酶已经失活,因此在 C4凹穴中再滴加 2 滴稀碳酸钠溶液,会增大其 pH,酶的活

9、性有所升高,分解淀粉增多,但实验结果不一定与 C5相同,D 项错误。答案: B4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则子代雄株全为突变性状,雌株全为野生性状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全为野生性状,雌株全为突变性状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的

10、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子代雌雄植株全为野生性状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雌雄植株各有一半是野生性状解析: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XYA和 XX,子代中雄株全为突变性状,雌株全为野生性状,故 A 项正确。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XAY 和 XaXa,子代中雄株全为野生性状,雌株全为突变性状,故 B 项正确。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亲本中雌株的基因型为 XaXa,根据题中信息“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 ,则该株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 XAYa或XaYA。若该株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 XAYa,则后代雄株全为野生性状,雌株全为突变性状;若该株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 XaYA,则后代雄株全为突变性状,雌株全为野生性状,故 C 项错误。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a 和 aa,子代中雌雄植株都有一半是野生性状,一半是突变性状,故 D 项正确。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