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模扳后浇带二结构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7214837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74.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模扳后浇带二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质量通病防治模扳后浇带二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质量通病防治模扳后浇带二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质量通病防治模扳后浇带二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质量通病防治模扳后浇带二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模扳后浇带二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模扳后浇带二结构(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通病防治(1)主讲人:徐庆贤 上海中锦建设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2015.3,三大内容,1、模板工程 2、后浇带的常见通病及防治措施; 3、二结构的常见通病及防治措施。,一、模板工程,请先看我们工地上的部份模板状况和通病。,一、模板工程一般要求,1、楼板厚度在120180mm的其支撑立杆间距控制在8001000mm; 楼板厚度在120mm的其支撑立杆间距控制在8001200mm;最大不超过1200mm; 楼板厚度在200mm及以上的其支撑立杆间距控制在800mm及以下;如果超过15kn/m2的要需由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一、一般要求,2、梁模扳支撑系统排架应按每米体积不大于0.25立方米设

2、一根支承立杆设计和 施工; 3、梁支撑距梁侧间距不大于350mm 4、扫地杆,步距1.8m纵横水平拉杆、垫木等均按脚手架塔设要求;,一、一般要求,5、排架外围设垂直剪刀撑 ,排架内每四跨设纵横垂直剪刀撑 ; 6、立杆接头错开,二、高、大、重模板要求,1、支撑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均需专家进行论证;,二、高、大、重模板要求,2、除一般要求外排架端部必须支撑到柱或柱设抱箍与其连接; 3、设水平剪刀撑 ,当支撑高度不大于20M、施工总荷载不大于15KN/M2时至少每三步设置一道;当支撑高度大于20M、施工总荷载不大于15KN

3、/M2时至少每二步设置一道;,二、高、大、重模板要求,4、柱必须先浇 ;以柱作为靠山与排架连接以增强排架稳定性; 5、强调托梁小横与立杆连接处的与梁平行的水平横杆的设置。,二、高、大、重模板要求,6、如果用固定泵浇筑混凝土,在泵管位置下部的排架要求加强。,楼面混凝土泵管支承架示意图,立杆对接节点示意图 立杆对接立面示意图,立杆搭接节点示意图 立杆搭接立面示意图,水平杆搭接节点示意图 水平杆搭接立面示意图,垂直剪刀撑搭设立面示意图,水平剪刀撑搭设立面示意图,高低跨搭设立面示意图,平台模板支撑搭设示意图,梁模板支撑搭设立面示意图,梁模板支撑搭设立面示意图,三、模板排架安装归纳,1.一根立杆,一个节

4、点必须要有两个方向的纵横水平杆。 2.梁下小横杆每侧要与两根立杆连接。 3.三排以上排架必须要设水平剪刀撑。 4.排架四周必须要设垂直剪刀撑。,模板排架安装归纳,5.五米以上属高支摸。 6.水平、垂直剪刀撑的杆距不大于六米。 7.每根支承立根最大荷载不得大于700N/M。 8.八米以上排架方案要专家评审。,后浇带的常见通病,一、后浇带概念主体结构完成后,再浇筑连接两个构件的混凝土部位。二、后浇带分类: 1.沉降缝; 2.伸缩缝。三、常见质量通病,后浇带的常见通病,3.1、后浇带部位模板排架支撑全部拆除,而且未采取任何的混凝土构件加固措施,容易造成极大的安全和质量事故。,后浇带排架支撑全部拆除,

5、后浇带排架支撑全部拆除,后浇带排架支撑全部拆除,后浇带排架支撑全部拆除的后果,1.构件性质变化,大梁及板原设计均为搁置受力形式,现在变成悬挑受力形式,因钢筋设置关系,极易构件根部产生垂直裂纹,重着造成梁板根部断裂。 2.一旦发生构件断裂,将造成不可想像的后果,后浇带排架支撑全部拆除的后果,3.即使构件不断裂,也及易造成构件变形。4.给装修带来极大的困难。5.给混凝土观感造成极大的视力冲击。,以后浇带作为施工段的常见通病,现在工地一般都以后浇带位置作为划分施工段的依据,确实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往往对后浇带的施工工艺、方法、技术措施缺乏有效的控制,把后浇带作为隔离带来处理,要强调的是,后浇带浇筑完

6、成后,该位置的构件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完整的受力体系,决不能有半点马虎。,两施工段失控,两施工段失控,后浇带常见通病防治措施,防治措施: 1.凡是有后浇带的该跨模板支架不得拆除, 2.后浇带两边混凝土均已浇筑完成,己达到拆摸强度,确因各种因素必须要拆除的,必须先撑后拆,支撑要通过验算。 3.凡以后浇带位置作为划分施工段的 该跨的模板要求一次性独立安装完成,以使在浇另一段时不会引起标高等问题。,后浇带的常见通病,3.2、后浇带内夹渣严重造成原因是该部模板长期存在,而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作清理。处理方法浇筑混凝土前做好清理及浇水湿润己完成的构件。,后浇带的常见通病,后浇带的常见通病,楼面、柱头、楼梯、施

7、工缝处吸尘机清理杂物,后浇带的常见通病,3.3、后浇带渗漏。原因: 、混凝土配合比、外掺剂有误; 、基础底板防水层破坏; 、基础底板积水未排尽; 、基础底、墙、顶板止水带安装有问题; 、已完成的构件边缘松散混凝土未作处理; 、技术交底不清; 、工人操作不当,止水带安装错误,后浇带的常见通病,防治措施 、认真检查后浇带部位的止水带、钢筋、模板及边缘砼的情况,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明确告诉砼供应商对混凝土的要求,检查级配单; 、做好技术交底,做好施工监管; 、做好养护工作。,二结构的常见通病,1.组砌方法失控,造成上下皮砖通缝;,上下皮砖通缝,上下皮砖通缝,砌筑要求及预防措施,砌筑要求:小型砖块要

8、求上下皮砖骑缝1/4砖以上。砌块要求上下皮砖骑缝100以上。预防措施:做好技术交底,重视组砌排板工作。,二结构的常见通病,2. 构造柱位置砌筑马虎 ,不执行先退后进的原则,退进不在一个垂直面上,甚至不退不进;防治方法:做好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加强质量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构造柱部位标准砌筑,构造柱不在一个垂直面上,构造柱进退模糊,构造柱砌筑不进不退,先进后退,二结构的常见通病,3.锚固钢筋及专用锚固件设置不对;.不按规范设置锚固钢筋,数量不对;.锚固钢筋端部弯钩不对,100厚墙放一根锚固筋,100厚墙放两根锚固筋,钢筋弯钩正确,钢筋弯钩随意,要求及防治措施,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9、50203-2011 5.2.4 拉结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120mm 墙厚放置16拉结钢筋(120mm厚墙应放置26拉结钢筋);2、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且竖向间距偏差不应超过100mm;3、埋入长度从留搓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 4、末端应有90弯钩。,要求及防治措施,1.项目部质量员对植筋要专项交底;2. 对所植钢筋的成形要检查及交底;3. 对泥工砌筑时加强质量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结构的常见通病,4. 不设皮数杆现象:砖缝大小不一顶皮砖与梁(板)底空隙大小不一,堵缝后易造成墙面渗漏,立皮数杆、挂线砌筑,控制

10、水平灰缝厚度,灰缝饱满、横平竖直、厚薄均匀,两墙体交接处做工精细,顶皮砖与梁间隙过大,同一区域顶皮砖与梁间隙大小过多,不立皮数造成灰缝不平,砌筑灰缝大于规范要求,9.3.5 填充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应正确。烧结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灰缝应为812mm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当采用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时,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不应超过15mm;当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粘结砂浆时,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3mm4mm。,砌筑灰缝大于规范要求,砌筑灰缝大于规范要求,相邻砖缝错位,上口堵缝,.要求:.上口留缝35

11、cm,.用细石砼分二次堵缝,.砂加气混凝土砼砌块可留缝1015用发泡剂内外堵缝50,上口留缝35cm,砂加气混凝土砼砌块可留缝1015用发泡剂内外堵缝50,砂加气混凝土砼砌块可留缝1015用发泡剂内外堵缝50,水泥砖上口用发泡剂堵缝,轻质砌块上口用发泡剂堵缝,轻质砌块上口用发泡剂堵缝,门窗安装预埋混凝土块,窗框固定在砖缝上,门框固定在砖缝上,用实心水泥砖替代砼块,预防措施,项目部必须重视对砌筑工程的管理,皮数杆要根据砌体材料的规格,从上向下设置,先决定上部留缝的大小,再向下,砌体下部大于30mm可用细石砼填充,小于30mm可用砌筑砂浆填充.,构造柱设置要求,5.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常见的有;不按规

12、规要求设置构造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 、当无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2、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3米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构造柱设置要求,3、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4m,开洞宽度小于等3.5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构造柱设置要求,1、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2、当墙长大于5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

13、造柱 3、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4、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6500,沿墙体全长贯通,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设置构造柱,当墙长大于5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设置构造柱,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预防措施,项目部通常会依图纸上没有说明而不(漏、少)构造柱和圈梁。要求技术人员熟悉、了解规范,按规范要求实施。,构造柱钢筋质量通病,通病现象:1、上部无锚固钢筋2、无加密环3、环箍间距不符合设计要求4 、上下锚固钢筋错位,上部无锚固钢筋,无加密环,环箍间距不符合设计要求,上下锚固钢筋错位,预防措施,要求专职检查人员加强检查,及时整改,二结构模板工程,要求: 内墙模板可以固定在砖墙上 外墙模板宜固定在柱中,不然容易渗水,特别是混凝土多孔小型砌块 在砖槎口要贴泡沫双面粘胶纸,外墙模板固定在混凝土多孔小型砌块墙上,容易渗水,外墙模板宜固定在柱中,砖槎口要贴泡沫双面粘纸,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筑,、构造柱浇筑时墙体一定要湿润;、构造柱浇筑一定要设牛腿口;、牛腿上口面要高于构造柱顶。,牛腿上口面高于构造柱顶,牛腿上口面低于构造柱顶,构造上部无混凝土,构造柱上口明显后补,构造柱上口明显后补,过梁搁置长度及搁置点不妥,过梁搁置点砖块生放,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