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技术原理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7211544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太网技术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以太网技术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以太网技术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以太网技术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以太网技术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太网技术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太网技术原理(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DZ010011 以太网技术原理,ISSUE 1.0,2,引入,我们知道局域网包含以太网,令牌环和令牌总线等等,这些技术当中以太网技术以其简明高效的特点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以下课程单独讲以太网技术。,3,学习目标,描述以太网的基本概念,学习完本课程,您应该能够:,理解以太网常见的几种设备和理解交换机的工作过程,理解VLAN和L3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描述以太网当今的发展趋势和千兆以太网,4,课程内容,第一章 以太网基本概念 第二章 HUB和L2交换机出现 第三章 VLAN和L3交换机出现 第四章 GE/10GE以太网出现,5,00e0.fc39.8034 1.M A C地址有4 8位,但它

2、通常被表示为12位的点分十六进制数。 2.M A C地址全球唯一,由 I E E E对这些地址进行管理和分配。每个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供应商代码和序列号。其中前2 4位二进制代表该供应商代码。剩下的24位由厂商自己分配。 3.如果48位全是1,则表明该地址是广播地址。 4.如果第8位是1,则表示该地址是组播地址。,你知道为什么IP地址不像MAC地址一样做成固定的?,以太网的MAC地址,6,Ethernet_II,DMAC,SMAC,Length/T,DATA/PAD,FCS,Length/Type值,含义,Length/T 1500Length/T = 1500,代表了该帧的类型代表了该帧

3、的长度,802.3,以太网帧结构,7,以太网原理-CSMA/CD,冲突的检测: 由于两个站点同时发送信号,经过叠加后,会使线路上电压的摆动值超过正常值一倍。据此可判断冲突的产生。,CS:载波侦听。 在发送数据之前进行监听,以确保线路空闲,减少冲突的机会。 MA:多址访问。 每个站点发送的数据,可以同时被多个站点接收。 CD:冲突检测。 边发送边检测,发现冲突就停止发送,然后延迟一个随机时间之后继续发送。,8,以太网通信的原则: 同一时刻只能有一台主机在发送,但可以有多台主机同时接收广播;如果一个以太网报文被完全发送出去则在链路上肯定不会发生冲突,即理论上不再需要发送第二次。,最小帧长与最大传输

4、距离,最大传输距离:通常由线路质量、信号衰减程度度等因素决定。 最小帧长(64字节):由最大传输距离和冲突检测机制共同决定。 规定最小帧长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某站点已经将一个数据包的最后一个BIT发送完毕,但这个报文的第一个BIT还没有传送到距离很远的一个站点。而站点认为线路空闲而发送数据,导致冲突。,9,共享式以太网传输介质,10Base5:粗同轴电缆(5代表电缆的字段长度是500米) 10Base2:细同轴电缆(2代表电缆的字段长度是200米),在共享式以太网之时,使用一种称为抽头的设备建立与同轴电缆的连接。须用特殊的工具在同轴电缆里挖一个小洞,然后将抽头接入。此项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

5、因为任何疏忽,都有可能使电缆的中心导体与屏蔽层短接,导致这个网络段的崩溃。同轴电缆的致命缺陷是:电缆上的设备是串连的,单点的故障可以导致这个网络的崩溃。,10,其中介质可靠性差是共享式以太网的主要问题。,共享式以太网的缺点,在共享式以太网中,所有的主机都以平等的地位连接到同轴电缆上,但如果以太网中主机数目较多,则存在以下严重问题: 介质可靠性差 冲突严重 广播泛滥 无任何安全性,11,课程内容,第一章 以太网基本概念 第二章 HUB和L2交换机出现 第三章 VLAN和L3交换机出现 第四章 GE/10GE以太网出现,12,从同轴电缆到双绞线,80年代末期,非屏蔽双绞线(UTP)出现,并迅速得到

6、广泛的应用。UTP的巨大优势在于: 价格低廉; 制作简单; 收发使用不同的线缆; 逻辑拓扑依旧是总线的,但物理拓扑变为星形;,星形的物理拓扑是如何实现的?,13,传统以太网连接设备HUB,HUB设备工作模型:,注意:HUB仅仅是物理上的连接设备。,14,所有的HUB都是半双工的,HUB设备工作原理:,HUB仅仅改变了以太网的物理拓扑,15,冲突域,HUB,LAN,LAN,LAN,LAN,LAN,HUB对所连接的LAN只做信号的中继,所有的物理设备构成了一个冲突域。,16,由HUB组建以太网的实质,由HUB组建以太网,依然是一种共享式以太网。,实际上网络中由HUB组建以太网,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7、冲突严重; 广播泛滥; 无任何安全性。,17,L2工作模型,(BRIDGE/以太网交换机/L2) 设备工作模型:,18,分段1,分段2,A,B,C,PORT1,PORT2,D,交换机典型应用,交换机,基于源地址学习,注意: 多播情况下,CAM表项的建立不是通过学习得到的,而是通过IGMP窥探,CGMP等协议获得的。,19,基于目的地址转发,MAC地址,所在端口,MACA,1,MACB,1,MACC,2,MACD,2,MACD,MACA,端口1,MACD,MACA,端口2,20,二层交换机原理,上述原则中存在三处严重的错误,你知道是什么吗?,接收网段上的所有数据帧; 利用接收数据帧中的源MAC地

8、址来建立MAC地址表(源地址自学习),使用地址老化机制进行地址表维护; 在MAC地址表中查找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如果找到就将该数据帧发送到相应的端口,如果找不到,就向所有的端口发送(除接收帧的端口); 向所有端口转发广播帧和多播帧。,21,1.接收网段上的所有数据帧; 2.利用接收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来建立MAC地址表(源地址自学习),使用地址老化机制进行地址表维护; 3.在MAC地址表中查找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如果找到就将该数据帧发送到相应的端口(不包括源端口);如果找不到,就向所有的端口发送(不包括源端口); 4.向所有端口转发广播帧和多播帧(不包括源端口)。,正确答案,你知

9、道为什么有这样的限制吗?,22,正确答案,不仅仅是没有必要的问题,而是一定不能再发送,因为这样一个报文会在网段中出现两次。造成严重错误,从这个端口接收的报文,肯定被这个端口所在的网段已知,所以没有必要从这个端口再发送一遍。,23,三种交换模式,Cut-Through: 交换机接收到目的地址即开始转发过程 延迟小 交换机不检测错误 Store-and-Forward: 交换机将全部内容接收才开始转发过程 延迟大 交换机检测错误,不会有错包 Frag-free: 交换机接收完数据包的前64字节(一个最短帧长度),然后根据头信息查表转发。 结合了直通方式和存储转发方式的优点。,24,全双工简述,实现

10、全双工的物质保证 全双工对以太网技术的影响 支持全双工的设备,25,双工方式,运行速率,全双工半双工,10M100M1000M10G,8种组合,自动协商,26,使用1ms的脉冲来携带自动协商信息。,16ms,每个大脉冲插入16小脉冲,自动协商实现基础,27,系统加电的时候,检测自动协商 标志,如果允许,则从配置寄存 器读出支持模式标志,编码后通 过空闲脉冲发送出去。发送出去 的编码格式称为基页。如果接收到对方的基页,则跟自 己发送的基页比较,找出支持能 力的交集,选取最优组合运行。,双工模式,运行速率,流量控制,.,101001010111000101001101010101.,编码支持能力,

11、28,运行速率,双工模式,100M10M,全双工半双工,运行速率,双工模式,100M10M,全双工半双工,100M,全双工,协商原则,29,广播域,冲突域,广播域,L2对所接收到的数据帧根据MAC地址进行二层转发,冲突域被限制到了一个端口上。但是无法限制广播域的大小。,冲突域,冲突域,冲突域,冲突域,30,全双工和L2交换机的缺点,全双工和L2带来了以太网两次重大飞跃,彻底解决了困扰以太网的冲突问题,极大的改进了以太网的性能。并且以太网的安全性也有所提高。但以太网存在如下缺点: 广播泛滥 安全性仍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其中广播泛滥严重是L2以太网的主要缺点,为什么使用L2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以太

12、网的安全性?,31,课程内容,第一章 以太网基本概念 第二章 HUB和L2交换机出现 第三章 VLAN和L3交换机出现 第四章 GE/10GE以太网出现,32,VLAN的起源基于端口分组,SWITCH,工程部,市场部,销售部,10.110.10.0,10.110.20.0,10.110.30.0,1,2,9,8,5,实现简单,但只能适用于一台交换机,解决广播泛滥问题的主导思想:将没有互访需求的主机隔离开,33,VLAN技术的优点和缺点,我有个办法,你看行吗 让VLAN只限制广播报文,不限制单播报文!,VLAN技术成功的解决了广播问题,并且使以太网的安全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此时的以太网技术趋于完

13、美。 但VLAN技术也有缺点: 使用VLAN来划分网络后,网络的效率提高不少,可是本来不需要相互访问的两个部门,现在又要少量的访问需求,该怎么办到呢?,34,解决办法(一),SWITCH,工程部 VLAN,市场部 VLAN,销售部 VLAN,10.110.10.0,10.110.20.0,10.110.30.0,使用路由器连接不同的VLAN,前提:VLAN和IP子网间是一对一的关系,缺点:每个VLAN需要占用一个路由器的端口;不同VLAN中的主机需配置不同的缺省网关,35,使用支持VLAN属性的路由器连接不同的VLAN,前提:VLAN和IP子网间是一对一的关系,解决办法(二)-单臂路由,SWI

14、TCH,工程部 VLAN,市场部 VLAN,销售部 VLAN,10.110.10.0,10.110.20.0,10.110.30.0,36,需要多个设备,组网复杂; VLAN间通信通过路由器完成; 路由器价格昂贵,速率较低。,传统路由器整机64字节包转发能力通常100,100pps,LANSwitch单个100M端口64字节包转发能力148,810pps,SWITCH,(L2+路由器)模式的缺陷,工程部 VLAN,市场部 VLAN,销售部 VLAN,10.110.10.0,10.110.20.0,10.110.30.0,37,将路由器和交换机合成一个设备三层交换机,前提:VLAN和IP子网间是

15、一对一的关系,解决办法(三),SWITCH,工程部 VLAN,市场部 VLAN,销售部 VLAN,10.110.10.0,10.110.20.0,10.110.30.0,38,什么是三层交换机,在逻辑上,三层交换和路由是等同的,三层交换的过程就是IP报文选路的过程。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在转发操作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实现的方式: 三层交换机通过硬件实现查找和转发; 传统路由器通过微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实现查找和转发; 三层交换机的转发路由表与路由器一样,需要软件通过路由协议来建立和维护。 在局域网中引入三层交换: 能够更加经济的替代传统路由器。,39,路由器与交换机的接口,40,进行三层转发 VLAN间转发,进行二层转发 VLAN内转发,是否是路由接口的MAC地址,VLAN属性,帧输入,选择二层交换或三层交换,41,三层交换机的应用,三层交换机特别适合下面这样的组网 几乎全以太网接口 路由比较稳定,变化比较少,42,低端的路由器和L3的区别,项目,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端口类型,非常丰富,几乎可以支持所有通信端口,比较单一,主要支持以太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