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210820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53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心理健康促成长心理健康促成长 【课题】心理健康促成长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功能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成长过程中的 意义,让学生正确理解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心理自助的意识。 【设计思路】 通过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讨论,引出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 在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过程中,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功能及对我们成 长的意义几个方面逐层深入,循序渐进,使学生们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在我们的 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成长的意义。 难点:树立心理自助的意识,学会自我心理维护。 【教学方法】 教法:案例教学法、

2、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备注时间 心灵有约心灵有约 师生问候! 口号: 健康人生 进取人生 快乐人生 欢迎走入心理健康课堂!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心理健康课对你有帮助吗? 你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教育? 心海导航心海导航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据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采取各种 方法与措施,调动一切内外积极因素,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 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其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它是 一种预防式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维护。 心情放松, 面带微笑 请学生回答, 引出心理健 康教育话题 教师讲解 1

3、 分钟 5 分钟 10 分钟 2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三级功能: 初级功能(又称为障碍性心理健康教育):防治心理障碍; 中级功能(又称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调节; 高级功能(又称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心理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功能是帮助大多数人优化心理品质、 提高生活质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学校有目的地培养(包 括自我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 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 的和谐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成长的意义 1心理教育是张扬人性的教育 (1)人之心力的张扬 (2)人之潜能的开发 (3)人之德

4、性的培育 2心理教育是发展性教育 (1)求上心态 (2)自主意识 (3)健全人格 3心理教育是幸福教育 (1)察知幸福 (2)体验幸福 (3)追求幸福 心理体验心理体验 一、讨论会 1读完吕晓雯的故事,请和同桌同学讨论心理健康教育对 我们的成长与发展有什么意义。 2请和小组同学讨论:希望心理健康这门课程能够帮助我 们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二、思考苑心理辅导等级划分 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人群是所有大众,侧重于预防,从时 间上而言,是个体终生的课题。 心理咨询面向的人群是有一些轻微的,涉及日常生活中遇 到一些情绪的、自我认识的、人际交往的、学习的以及社会适 应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心理援助的人。 心理治

5、疗主要面向一些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群,其心理 问题已经对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消极的影响。 成长工作坊成长工作坊 一、情境分析 引导学生讨 论 引导学生思 考 讨论 5 分钟 5 分钟 9 分钟 3 请同学们谈一谈: 我们该怎样正确利用心理测试?怎样区别哪些心理测试是 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 拓展性训练拓展性训练 自我边界与尊重 1活动要求 (1)每位同学要专注此时,用心体会当下的内心感受。 (2)每组同学扮演陌生人寻找感觉。 2活动实施 全班平均分成 A、B 两组。 3活动过程 环节一:A 小组先做。在 3 米长、2 米宽的范围内,摆放 4 把椅子。当作活动的公共汽车。 第一站,一个同学“上车

6、” ,老师问他(她)的感觉。 第二站,再上 3 个同学,此时 4 把椅子坐满了人。 第三站,再上 4 名同学。 第四站,再上 6 名同学。 第五站,最后再上 6 名同学。 环节二:B 组同学按上述活动步骤与要求做同样的活动。 环节三:请全体同学思考: (1)你允许陌生人离你最近的距离是多少? (2)回忆一下,你与亲人的最近距离是多少? (3)当别人靠近自己时,你会是什么感觉? 4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的主渠道帮助我们健康成 长。这个活动可以使我们懂得,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尤其 是与熟人或朋友相处时,保持彼此的边界和尊重,是建立和维 护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组织学生活 动 10 分

7、钟 七八班班主任:徐憬七八班班主任:徐憬 4 心理健康哆唻咪心理健康哆唻咪 74 班班 马瑞马瑞 【课题】心理健康哆唻咪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让学生 们对心理健康有正确的理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设计思路】 通过对健康概念的了解,引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在讲解心理健康知 识的过程中,从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及如何正确理解心理健康几个方面逐层 深入,循序渐进,最后使学生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有了心 理问题要及时调节或寻求帮助。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难点:正确理解心理

8、健康,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 流动的过程,有了心理问题要及时调节或寻求帮助。 【教学方法】 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备注时间 5 心灵有约心灵有约 师生问候! 口号: 健康人生 进取人生 快乐人生 欢迎走入心理健康课堂! 心灵聚焦心灵聚焦 一、真正的健康 什么是健康? 1946 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 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而不仅仅 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 二、什么是生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1生理健康 是健康的基础,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9、 2社会适应良好 就是自己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复 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理解和接受,使自己在各种的环境 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 的欢迎和信任;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地 在各种社会环境下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3道德健康 就是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 真伪、善恶、美丑、荣辱、是非的能力,能按照社会公认 的道德准则来约束、支配自己的言行,愿为人们的幸福做 贡献。 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 10 个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10、;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形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齿龈颜色正常,无出 心情放松,面带 微笑 由学生讨论完成 简单了解 了解世界卫生组 织提出的健康的 10 个标准,对照 标准看看自己是 1 分钟 3 分钟 3 分钟 5 分钟 6 血; 9头发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心海导航心海导航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根据 1946 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观点,心 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能在人 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

11、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 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 1无心理疾病 2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提出:“心理健康标 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 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 ”主要有以下 10 条: 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 评价自己的能力。 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 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 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 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 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调节自

12、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 的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做出及时的反馈、修正、 选择、变革和调整。 完善自我:能不断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 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自己的人格。 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 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且理想与目标切合实 际。 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 基本需求。 三、如何正确理解心理健康 古代医圣华佗说:“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 ” 毕淑敏说:“一个人,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就会更 多地

13、关注自己内心的渴求,这是进步和文明的表现,是现 代社会不可阻挡的趋势。 ”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不是健康 由对健康知识的 学习,引出对心 理健康的学习 知识讲授 由这两句话引出 要关注心理健康 并正确理解心理 健康 13 分钟 7 (1)正常和异常之间的区别主要是量的差异,问题的 关键在于健康、异常与异常方面行为发生的频率和程度 (2)心理健康不是某种固定的状态,它是动态的,变 化的,因社会的、心理的、生理的或家庭等方面的变化而 发生变化。 (3)在人的心理健康上存在着一个广泛的灰色区域。 具体地说,如果将人的精神健康比作白色,精神不正常比 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 区

14、域灰色区域,世间大多数人的精神状况都散落在这 一灰色区域内。 (4)灰色区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浅灰色与深灰色两区 域。浅灰色区的人只有心理冲突而无人格变态;深灰色区 的人则患有种种异常人格和精神病。浅灰色区与深灰色区 之间无明确界限。 (5)心理出现问题,接受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或心理 治疗是很自然的事情。 (6)浅灰色区的人应进行心理咨询,全面、深刻地认 识影响正常生活的内外矛盾,积极地适应和解决,最终缓 解由此产生的心理冲突与压抑,获得内心的和谐,增强自 信心和自主能力,积极地适应生活,完善自己的人格。深 灰色区的人,应进行心理治疗,改变影响正常生活的行为 与思维方式,以消除或减轻心理上的痛苦

15、与压抑,控制或 摆脱变态的行为,正常地生活。 心理健康灰色区域示意图详见课件。 心理体验心理体验 一、讨论会 1你认为王嘉瑶的同学和班主任老师的做法哪种更好? 为什么? 2 谈谈你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与小组同学讨论 你的看法,并归纳整理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体验时刻 1欣赏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2请同学们谈谈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三、明辨是非 下面的观点正确吗?结合以上内容,你认为正确的观 点是什么? 1只有性格内向的人才容易患心理疾病。 2心理疾病或障碍只有在别人看出来时才有必要去求 助心理医生。 3坚强的、成功的人不容易患心理疾病。 4心理不健康是一件令人丢脸的事情。 5心理问题也有对错。 6

16、如果偶尔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就是有 联系生活实际 进一步引导学生 正确理解心理健 康 请同学们反思自 身存在的心理问 题 讨论 6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8 了心理问题。 7所谓“悦纳”自我,就是要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好 的。 8心理疾病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9身体不健康不会引发心理不健康。 10有心理问题的人精神都不正常。 成长工作坊成长工作坊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心理健康在学习、成长、生活与 职业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并在班级中报告讨论结果。 一、学习与心理健康 1智力正常 2乐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3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4能够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二、成长与心理健康 1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 2能够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 3及时而正确地归因 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三、生活与心理健康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 2能客观地了解他人 3关心他人的要求 4诚实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 四、职业与心理健康 1对职业有积极的兴趣和态度 2能恰当地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