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历史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3卷)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0919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1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三历史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3卷)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7届高三历史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3卷)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7届高三历史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3卷)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7届高三历史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3卷)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7届高三历史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3卷)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三历史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3卷)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三历史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13卷)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I I 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5050 分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25 题,每题题,每题 2 2 分,共计分,共计 505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最符合题目要求。1. 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历史上一直被看作是不正统,遭到满朝官吏的非议,史家的谴责。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三纲五常思想的作祟 B. 传统宗法思想观念的影响C武则天执政能力不佳 D. 封建社会女人地位低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在历史上一直被看作是不正统,

2、遭到满朝官吏的非议”中可以看出,在传统的宗法观念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而武则天是女性,不符合宗法思想观念,故 B 项正确,AD 项错误;C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所以答案选 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睛】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 。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3)作用: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

3、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2. 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A已经出现铁犁牛耕 B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C耕作方式不断进步 D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材料历史证据不足,故A 项错误;夏商周时期多以石斧作为农业生产基本工具,故 B 项错误;夏商周时期整地工具和中耕工具种类繁多、层次分明,说明此时期耕作方式注重精细化操作,故 C 项正确;农业管理经验材料提供证据不足,故 D 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

4、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耕作方式的进步【名师点睛】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脆弱性:自然灾害和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压迫容易导致自耕农破产。3. 史记货殖列传曰:“若至家贫亲老,妻子软弱,岁时无以祭祀祭祀进醵,饮食被服不足以自通,如此不惭耻,则无所比矣!” “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在作者看来,当时( )A.形成重义轻利思想 B.重农抑商政策实际上没有实行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追求财富改善民生应受到鼓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

5、息的能力。题干的意思是:“至于那些贫穷人家,父母年老,妻子儿女瘦弱不堪,逢年过节无钱祭祀祖宗鬼神、赠人路费、聚集饮食,吃喝穿戴都难以自足,如此贫困,还不感到羞愧,那就没有什么可比拟的了。 ” “没有隐居岩穴却有着奇士的行为,而长期处于贫贱地位,妄谈仁义,也足以值得羞愧了。 ”材料体现了作者对追求财富的鼓励,故 D 项正确,A 项错误;BC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选 D 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富商大贾周流天下4.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 “唐朝政治与以前不同之处,则为地方政府亦由中央督导组织,除黔中岭南闽中之外,州县官亦由吏部补授。 ”由此可见,唐朝( )A中央

6、集权进一步加强 B.三省六部中吏部权力最大C君主权力空前强化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比较突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方政府亦由中央督导组织,除黔中岭南闽中之外,州县官亦由吏部补授”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故 A 项正确;三省六部中吏部权力最大不符合史实,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君主专制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故 D 项错误。所以答案选 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名师点睛】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1)措施

7、: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 、枢密院(调兵) 。削实权: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了“冗官” 、 “冗兵” 、“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5. 先生认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包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

8、决。”以下作品符合该观点的是( )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明朝中后期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并日趋尖锐,明朝小说家吴承恩借助神话人物表达对上层统治阶级强烈不满,故 A 项错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出生于没落贵族世家,亲眼目睹家族的衰落,对封建统治集团的腐朽没落深有感触,符合材料题意,故 B 项正确;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而非作者对于本阶级的强烈批判和否定,故 C 项错误;封神演义是在神话式世界观指导下,向人们诉说上古的民族之战,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所以答案选 B。考点:古代中国的

9、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文学成就【名师点睛】明清小说:(1)社会背景: 商品经济的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 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书肆迅速发展 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 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2)成就: “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 ; “三言” “二拍” 警世通言 喻世明言 醒世通言 初刻拍案惊奇 续刻拍案惊奇 批判现实的作品红楼梦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四大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6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但

10、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换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嘉庆年间又在透过行商卖给外国名义下取消茶叶出口禁令。材料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 )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B海禁松弛仍有诸多限制C官府垄断外贸 D正缓慢走向对外开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的“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意在强调海禁松弛, “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 、 “只准出口 少量粗丝”等信息均足以证明海禁尽管松弛但是仍然有诸多限制,所以符合题意的选项只能是清代在康乾以后海禁松弛仍有诸多限制,故 B 项正确,A 项错误;C

11、项材料中无法体现;D 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名师点睛】在做此类问题时首先审清时间、空间和设问限定词,准确提取材料信息,注意要全面,不要以偏概全,然后可以运用排除法、直选法(即在全面理解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直接确定出符合题意的选项)7. “中国道统相传,陈陈相关,积习太深,以至于形成染缸,民族衰弱至此亦是自然之事;这道统主要是儒、道、佛,其害无穷!”近代对传统文化持这种态度的人最有可能是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严复 D陈独秀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

12、材料“这道统主要是儒、道、佛,其害无穷”中可以看出,材料认为传统文化对中国危害比较深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 项是地主阶级,对传统文化是支持的态度;BC 项是维新派代表人物,利用传统文化;D 项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彻底的批判儒家思想。所以答案选 D。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陈独秀8 孙中山曾说:“至于我们民国的约法(指临时约法),没有规定具体的民权。在南京订出来的民国约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 ”这说明临时约法( )A没能实现孙中山的革命理想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没能限制袁世凯复辟帝制 D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答案】A

13、【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对临时约法的理解,根据材料中“没有规定具体的民权” “不是兄弟的意思”等信息,可知,孙中山批评临时约法没有实现自己的革命构想,故 A 项正确。 临时约法主要是限制袁世凯权力,故B、C 错误;临时约法是责任内阁制,故 D 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名师点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首先,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其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再次,颁布

14、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有重大影响。总之,辛亥革命是 20 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9. 1925 年 1 月,中共四大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 ”这表明( )A.中共开始认识到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B.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出现了裂痕C.中共已经认识到右倾主义错误 D.中共认为国民革命不是民主革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A、B 两项中的“

15、开始”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故表述错误。D 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右倾主义错误,而右倾错误的表现就是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该材料表明中共已经认识到右倾主义错误,故 C 项正确。所以此题答案为 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10. 东条英机曾在昭和十六年的军事总结报告中说:“昭和十五年度,敌人(国民党)未进行主力的反攻,只有共军于去年在华北举行大规模的出击。 ”下列对“该出击”评价正确的是( )A抗战以来敌后战场首战大捷 B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C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D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以及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共军” “华北” “大规模的出击”可知该战役是共产党组织的百团大战,此次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故 D 项正确;A 项是指平型关大捷,B 项是指台儿庄战役,C 项是指淞沪会战,均与题干意思不符,故排除。所以答案选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