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历史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原卷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0918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三历史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届高三历史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届高三历史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届高三历史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届高三历史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届高三历史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三历史百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原卷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 20172017 届高三届高三 1010 月月考文科综合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历史试题第第 I I 卷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24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这反映出春秋时期A车战依然受到“礼”的约束 B车战只有贵族参与C车战有形式化的倾向 D车战是主要的战斗形式25宋朝许多著名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这对于他朝整日缠身于冗杂政事的政府官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一现象体现了宋代A重文轻武的治国传统 B官僚制度发生变化C藩镇割据局面的结束

2、 D士人深受理学影响26清代学者赵翼指出汉初“布衣将相”现象是“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这种“变局”的实质是A下层民众成为了统治基础 B贵族社会进一步解体C市民阶层掌控了国家政权 D农民阶级反抗地主压迫27史载唐朝驸马的选取注重门第出身,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禁皇室与大臣联姻,驸马多出自寒门。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加强 B专制皇权的强化 C血缘政治的衰落 D科举制度的成熟281847 年初,经历流放重回政坛的林则徐在给友人的书信中提到:“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若白银在)内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脉贯注,何碍之有?但恐此等食烟之人未

3、必回心向内耳。 ”该材料说明此时的林则徐A仍主张严禁鸦片 B彻底反省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C仍主张师夷长技 D考虑问题的主要出发点依然没变29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这是用反清来促成革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A搅乱了社会政治制度 B促进了政治变革进程 C改变了封建生产关系 D实现了资本主义理想301909 年,清政府开始推行地方自治,各省纷纷成立自治团体,有些地区的商人还按街区地段组织了为数甚多的基层自治团体。这表明了A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 B近代民主政治的成型 C实业救国

4、思想的践行 D君主专制政体的瓦解3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参议院决定采用沪军都督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以共进会的十八黄星旗为陆军旗,以孙中山战友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三色旗为海军旗。这样做意在A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B促成革命阵营联合 C广泛传播共和观念 D实现人人自由平等32从 1939 年初起,国民党政府陆续编写了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 游击战纲要等文件和书籍,分发给各战区、各军事学校,用于研讨游击战;还在南岳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这表明A国民党政府放弃了正面战场抗战 B当时国共两党加强了军事合作C国民党政府认识到敌后游击战的价值 D国民党抗战战绩卓著33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党政机关

5、受理的群众来信来访情况。由此可见建国初期 年份 来信来访集中反映的问题 1951 年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 1952 年 控告各机关干部贪污、资本家申诉不服处分、群众要求就业 1953 年 检举、控告各级机关干部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1954 年 普选、粮食统购统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A我国已建立起群众来信来访的专门处理机构 B来信来访为党政机关与群众沟通的唯一渠道C人民代表大会制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D信访内容多与党的政策及各项中心工作相关341958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 ,

6、这改变了“五四宪法”关于居民“自由居住和迁徙”的规定,形成了城市和农村户口的“二元结构”模式。这一变化A适应了当时经济体制变革的要求 B旨在用法律限制城市人口规模C旨在减少农村人口,保障农民就业 D说明“二元结构”模式适合中国35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叶剑英援引历史典故说:“魏、蜀、吴三国鼎立,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拒曹魏 ,可以参考。 ”这一外交思路最有可能出现在 20 世纪A50 年代初期 B60 年代初期 C70 年代初期 D80 年代末期第第 IIII 卷卷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一)必做题(2 小题,共 37 分)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 材料一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是一个成功的创造, “大宗维翰(注:翰,栋梁),小宗维城” ,既讲“亲亲” ,也讲“尊尊”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与此相联系,魏晋南北朝时谱牒之学十分流行。大姓、士族都在修家谱,以明统系,宗族不相混淆。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 “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 ,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 。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8、材料二 顾至于今日,欧洲脱离宗法社会已久,而吾国终颠顿于宗法社会之中而不能前进夫孝之义不立,则忠之说无所附;家庭之专制既解,君主之压力亦散故余谓盗跖之为害在一时,盗丘之遗祸及万世;乡愿之误事仅一隅,国愿之流毒遍天下。 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1915 年 7 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法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在宋代“全面复兴”的原因。(12 分)(2)据材料二指出吴虞对宗法制的看法,并结合历史背景简要评析其观点的合理性。(13 分) 4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著作被翻译、介绍到国内

9、时所选书目 190 多部。 摘自梁小民:西方经济学名著精览序言 材料二 本书作者约翰哈罗德克拉潘(John Harold Clapham 18751946)是现代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担任过剑桥大学英王学院副院长、英国经济史学会会长、不列颠科学院院长等职,1943 年受封为爵士。 本书很有参考价值。在资产阶级学者有关英国经济史的作者中,本书,是篇幅很大、史实周详、资料比较丰富的一种有助于我们了解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从本书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到,克拉潘同英国许多资产阶级学者一样,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坚决否认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力图证明英国资

10、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给英国劳动人民,带来的不是苦难而是幸福所有这些,都是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严重歪曲。 摘自顾林:现代英国经济史(1986 年版)中译本前言 上述材料反映了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翻译出版领域的多种现象。指出其中一种现象并说明形成的原因。(二)选做题(共 15 分) (注:从 42、43 题中选做一题):42(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40 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借口中国的司法制度过于野蛮残酷,不能适用于西方人,因此强迫清政府承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1906 年秋清廷设立专门司职审判的大理院,从机构设立上启动了行政、司法分立的进程,如果说这一改革还

11、只是对传统体制稍加变动的话,那么在地方各级,从袁世凯在天津府地方试办新式审判厅开始,到京师地方、东三省及江苏等地试办各级审判厅,以及后来各省城、商埠各级审判厅等各级新式审判机构的设立,无疑是对传统体制的重大突破。从其人员任用上看,传统体制中,各级行政官即是审判官,审判所需的法学专门知识主要是靠其司法审判的辅佐人员,而新式审判机构的审判官员,既需要较长时期的专业学习,考试选拔合格,并经过一定时期的试用后,才能正式成为其一员。袁世凯在天津试办新式审判厅时,“经试办数月,积牍一空,民间称便”,甚至开厅以后,洋商因为该厅审判公正,“亦有不先赴该国领事投禀而径赴该厅起诉者”。清末政府通过大清刑事民事诉讼

12、法草案以及其后几部法律,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规定了辩护和律师制度。被告人有权对自己所受到的控诉进行辩护,并随时可以自己选任或由法定代理人为其选任辩护人。 春杨论清末中国司法体制的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指出晚清司法审判制度的主要变化。(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审判制度改革的作用。(7 分)43(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39 年 2 月,在国民参政会一届三次会议上,周览等 50 名参政员提出请确立民主法治制度以奠定建国基础案。该案提出确立民主法治制度的理由之一,便是中国近年来国家日趋统一,政府权力日益扩大,有许多以往并不属政府管理范围的事,如今也统归政府处理。因此,该案提出三方面的建议:(一)政府行为应法律化;(二)政府设施应制度化;(三)政府体制应民主化。该案表示:它并不谋求改变目前政府由国民党指导和组织这一现实,“然由党所组织,且受党所指导之政府,仍应向国民负责。国民如依法对政府表示不满,政府仍不能设法满人意时,党应分别轻重,加以改正或改组。”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 9 卷抗日战争 (1)据材料概括参政员提案的核心内容,并指出其实质。(6 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参政员提出该提案的背景和作用。(9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