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学习四年级下册导学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208697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X 页数:185 大小:25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学习四年级下册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主题学习四年级下册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主题学习四年级下册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5页
主题学习四年级下册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5页
主题学习四年级下册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学习四年级下册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学习四年级下册导学案(1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导学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导导 学学内容概述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本组课文有古诗词、散文游记,课文题材多样,语言准确、鲜明、生动,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细咀嚼,会余味无穷。一、单元目标一、单元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2、尝试学习作者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方法。3、掌握单元“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4、背诵课文中优美的句段。5、通过形

2、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拓宽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6、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发生在校园里难忘的事。二、单元重难点二、单元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自然美,感受语言魅力。对精彩的语段,熟读成颂,积累优美词句三、学法提示:三、学法提示:1、反复诵读,品味,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感受景物的特点。2、对精读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3、本单元习作的要求是观察一处景物再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习作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

3、感受,使自己的情感和景色特点融合在一起,以景动人,以情感人;还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景物描写生动、形象;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写,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4、建议同学们学习或了解“批注式阅读”的学习方法批注式阅读在中国古已有之,谓之评点。早在唐代,就有了诗的评点,宋代出现了文的评点,后来又出现了小说评点。天才的张竹坡、金圣叹、李卓吾(即李贽)、毛纶和毛宗岗父子以及脂砚斋们在明清时代大规模地评点小说,并且创下一门学派,留下千古妙语,珠玑灿烂,魅力四射,以至文坛上出现了无书不评的蔚然奇观。李卓吾评点的水浒 、金圣叹评点的水浒和西厢 、毛宗岗父子评点的三国演义 、

4、张竹坡评点的金瓶梅 、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 ,再加上无数的诗话、词话、曲话,都可谓“批注式阅读”的集大成者。现当代中外伟人,如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也是采取批注阅读的方法读书、著书。1、什么是批注:批注是常用的读书方法,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能够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2、批注的位置眉批:批在书头上。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3、批注的内容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词义,指明出处,写在空白处。提要:边看边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提示语言特点。批语:读书时,会有各种思想、见解、疑问产生,这些内容可随手写

5、在空白处。 警语:在读书时,发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 “重要!”、 “用心记住!”“抄写笔记”等字样,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4、批注的对象文章的内容、段落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等。5、批注方式批注方式主要有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两种。符号批注中,常用的符号有着重号、曲线、直线、问号、感叹号、斜竖线、双竖线等,分别用来标识重点或疑难词句、疑问处、感叹处、段落或篇章的分层等。比如:波浪线“”或直线“”。画在文章重要的语句下面,以便加深记忆、理解。圈点“”,标在文童的重点词或优美

6、词语下面。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或旁边。感叹号“!”用在有感叹或惊奇的语句旁边。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文字批注是在阅读材料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悟、所思、所想,内容上或感想,或质疑,或评价,或补充。1写感想式批注一个人只要用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所感想。读了文章之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这就是感想式批注。2质疑式批注 “学则须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读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在发现疑问的地方做标记或批注上,在带着问题研读文本,才能真正的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及作者的心灵对话。3联想式批注任何一篇好的文学作品都来源于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读文章不光要读懂文章

7、的内容,而且要读出自己,读出生活,这才是真正的读有所获。4评价式批注评价式批注可以评价作品中的人物。5补充式批注补充式批注可以批注与课文有关的作者没有具体描写的内容,可发挥想象批注。六、批注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必须反复读文,熟悉文本,才能找出课文重点句段和精彩之处,才能有所感悟,有所联想。其次,不同类型的文章应采用不同的批注方法。再次,要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并且联系生活实际。最后,和同学多交流讨论,相互借鉴学习,批注位置、内容、方式不必拘泥以上内容。四、单元课时四、单元课时:本组课文可用 1214 课时,其中精读课文 67 课时,略读课文 12 课时。其它45 课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单元

8、寄语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4、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学习重点:1、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法提示:本课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诗词,可采用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他们的诗,按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学习。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准备:收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句。学习过程

9、一、课前预习(一) 、我能正确地读诗词,完成下列各题。1、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jng tng shn dng tng h tn min qng lu ji cng n( ) ( ) ( ) ( ) ( )2、我能辨别下列形近字,并组词。谙( ) 镜( ) 孤( ) 厌( )暗( ) 境( ) 狐( ) 压( )3、我能正确地朗读这三首古诗词,并结合注释了解古诗词的主要内容,知道这三首古诗词分别是诗人 、和所写,他们都是朝的著名诗人。4、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xing ( ) hu( )相 和xing ( ) h( ) he ( )5、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疑问一:疑问一:二、学习探究。

10、阅读提示:反复地诵读古诗词,结合注释和句子,展开想象,边读边想,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跟我学阅读批注:(1) 、读独坐敬亭山这首古诗把诗中描写的事物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吧。(2) 、把对这首诗的理解、感受、体会的理由批注在这首诗的空白处,注意言通字顺,字迹美观。例如:“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可批注你对带点词的理解,以及整句话意思的感受。(3) 、诗人笔下的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用喜欢的线条画出表达作者心情的诗句,批注上你体会到的诗人的心情,想象批注此时如果你就是李白你要对敬亭山怎么说。(4) 、自己试着阅读批注望洞庭 、 忆江南两首古诗。(5) 、别忘了和同

11、学互相交流学习经验,补充批注。(三) 、和同学挑战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三、拓展训练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腾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 223 年) ,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 ,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

12、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至唐永泰元年(公元 765 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 1868 年) ,毁于光绪十年(公元 1884 年) ,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 年 10 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 年 6 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 5 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 51.4 米,底层边宽 30 米,顶层边宽 18 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

13、,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 “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黄鹤楼的形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1、 “江南的三大名楼”指的是?2、重修后的黄鹤楼,在建筑方面有什么特点?在文中用“”画出。3*、抄写崔颢写的黄鹤楼这首诗,并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意。 (带“*”的为选做题)四、推荐积累1、古诗词三首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黄庭

14、坚满川风雨独凭栏,绾(wn)结湘娥十二鬟(hun)。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注解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满川:满湖。绾结:将长形的物体盘绕起来打结。湘娥:湘夫人,传说为湘水女神。十二鬟: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两句是说:湖上风雨不停,我在此时登楼,独自凭栏远眺;看那群山众峰,恰似湘水女神盘结起的十二个发髻。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当:正对着,指在湖上面对着湖水。银山:喻白浪。这两句是说:真是可惜,我不能在湖风扑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细细观赏那青翠的君山。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 游 湖宋杨万里 宋晁冲之毕竟西湖六月中, 双飞燕子几时回?风光不与四时同。 夹岸桃花蘸水开。接天莲叶无穷碧, 春雨断桥人不渡,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舟撑出柳阴来。2、以下是白居易忆江南中的另外两首词。忆 江 南唐白居易一 二江南忆,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其次忆吴宫。山寺月中寻桂子, 吴酒一杯春竹叶,郡亭枕上看潮头。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学习古诗,首先让学生对古诗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和感觉,获得初步感受,才能更好地为理解古诗的意思打下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