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三政 治总复习稳固学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05064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三政 治总复习稳固学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年高三政 治总复习稳固学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6年高三政 治总复习稳固学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6年高三政 治总复习稳固学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6年高三政 治总复习稳固学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高三政 治总复习稳固学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三政 治总复习稳固学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注热点:1.关注我国探月工程的三步曲所体现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2.关注 2010 年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所包含的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一、发展的概念1发展的普遍性(1)_是发展的;(2)_是发展的;(3)_是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_和_着的物质世界。2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_,是_。二、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是符合_、具有_和远大前途的事物。(2)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能得到_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_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_和_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_也

2、有一个过程。(3)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_新事物。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3方法论要求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_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_。三、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1)量变是指事物_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_变化。(2)质变是指事物_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_变化。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_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_,质变是量变的_。(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_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事物的发展

3、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_的统一。3方法论要求(1)积极做好_,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_,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_和_。(3)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_之内,即坚持_原则。【问题思考】1想一想 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2思考 正确理解发展与量变、质变的关系。3判断 量变一定引起质变。4思考 当前,网络上最火的就是博客和网络游戏,最让人头疼的当属流氓软件和网络炒作。亮点:博客游戏MSN 和 QQ 与手机互联网;尴尬:流氓软件网络炒

4、作网络犯罪。运用发展的观点,说明网络文化发展的前景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文化中存在的尴尬?重点一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探究一 面对汽车发展带来的能源和环境压力,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目前,世界主要汽车生产企业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重大战略举措,我国众多汽车生产厂家也加大了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力度。但据一项调查显示,尽管新能源汽车耗能成本低,但鉴于其比较高的价格、充电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技术还不够成熟等原因,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制约。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认识。直击高考 (2011浙江文综)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作者:周中华)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

5、败的原因有( )羡慕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 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 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 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A B C D重点二 事物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探究二 我国的“嫦娥工程”分为“绕” 、 “落” 、 “回”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嫦娥一号、二号绕月探测工程;第二阶段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探测与月面巡视勘察;第三阶段是实现月面巡视勘察取样返回。 “嫦娥一号”已于 2007 年 10 月 24 日发射成功。2010 年 10 月 1 日发射的“嫦娥二号” ,主要目的是验证“嫦娥三号”任务的部分关键技术,为“嫦娥三号” 、“

6、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是先导星。到 2020 年,当“绕” 、 “落” 、 “回”三步走完后,中国的无人探月技术将趋于成熟,中国人登月的日子也将不再遥远。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直击高考1(2011江苏单科)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所包含的哲理是(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 B C D2(2011北京文综)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

7、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 。上述事实表明(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A B C D误点一 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吗?矫正训练 1 近年来,一种新的祭祖方式在网络上悄然流行。网上祭祖这种方式既节省时间又经济环保,尤其是为许多远在异乡的游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下面对这种祭祖方式看法正确的是( )网上祭祖是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网上祭祖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网上祭祖作为

8、新出现的事物要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网上祭祖发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为新事物A B C D误点二 质变是量变的总和吗?矫正训练 2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成就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唯有长时间的积累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量变的总和构成事物的质变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A B C D中美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图片新闻新闻视角精选2010 年 7 月 24 日至 25 日,中美两国在北京举行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双方承诺就财政、货币和结构改革等问题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对话与协调;双方认识到,两

9、国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负有共同责任;双方商定将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2009 年 7 月 27 日至 28 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通过对话,中美双方坦率地就各自关切和共同关心的现实与长远问题交换意见,阐明各自立场,探寻解决办法,有助于推动双方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一个好开端,给今后中美战略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合作、协商、解决提供了一个好平台。这个平台将会促进中美两国关系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中美许多学者都认为,长期以来,中美关系中的许多问题,多源于误解和相互猜疑,建立对话机制将有利于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了

10、解。而战略对话就是要用一种至深且远的眼光来审视双边关系。从战略对话高度上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美两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也只有用全球视野来看待双边经贸关系,才能有效地减少摩擦,找到合理的出路。探究思考结合材料,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中美关系。对应训练1(2009重庆文综)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多次试验、反复比较,经历放权让利、承包制和股份制改造等阶段,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巩固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事物的发展要经历量的积累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前

11、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对社会关系的变革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要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生产关系A B C D2温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 ”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是( )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 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 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A B C D1与“嫦娥一号”相比,2010 年 10 月 1 日发射的“嫦娥二号”直接进入绕月轨道,奔月时间

12、也缩短为 112 小时,飞行的高度也由“嫦娥一号”的 200 公里变为 100 公里,距月球更近。这表明(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旧事物的质变就是新事物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2(2011昆明月考)“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代辛弃疾的这句词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B我们要坚定地走曲折的道路 C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3(2011新泰月考)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整场表演以水文化为主题,由“一滴水”拉开帷幕。坐在芭蕉叶内的广州女孩从天而降,她将带来的一滴圣水汇入大海,带着观众们“启航”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开

13、幕式的主题设计凸显( )A主办国的民族元素 B一切从实际出发C发展的观点和创新意识 D联系的观点4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该诗蕴涵的主要哲理是( )A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结合D严冬过去就是春天的到来51G 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 手机增加了短信、WAP 上网等功能;3G 手机又增添了网页浏览、视频电话等功能。这表明(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 新事物优于旧事物 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A B C D6 “有的时候,为了前进必须后退,为了达到前进的

14、目标,必须经过迂回曲折。 ”在战争中有这种现象,在经济建设中有这种现象,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这种现象。这告诉我们( )A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B整个世界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C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D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7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反腐倡廉,必须从细节抓起。从哲学角度看,必须从细节抓起,是因为( )A从细节抓作风,往往能够产生实效B事物整体功能状态会影响部分C细节决定事物的发展过程和性质D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8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 。 “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事物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 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