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版)忙碌与闲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205051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版)忙碌与闲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生版)忙碌与闲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生版)忙碌与闲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生版)忙碌与闲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生版)忙碌与闲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版)忙碌与闲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版)忙碌与闲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月考作文评讲与指导月考作文评讲与指导(学案学案) 【原题呈现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 (海斯利特)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 (西塞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 ,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 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审题指导】 1、找关键词: “忙”与“闲” (对立统一关系) 2、理解含义: “忙”:事情多,没空闲;“闲”无事,与“忙”相对。 (对立的状态) 海斯利特和西塞罗的话:“忙”与“闲”对立中的统一 “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的两层意思: “我空闲的时候,

2、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可以从这些角度来理解: 【关于评分关于评分】 1.判分原则 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 意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 2.判分等级 一类卷 63 分以上;二类卷 5662 分;三类卷 4955 分;四类卷 4248 分;物理; 五类卷 2841 分;六类卷 27 分以下。 3.个案处理 确认为抄袭,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 20 分;内容基本相同, 最高不超过 10 分。 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 视为六类卷。 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 50

3、 字扣 1 分,扣满 3 分为 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 46 分(不满 100 字,05 分;200 字左右,610 分;300 字左右,1120 分;400 字左右,2130 分;500 字左右 3140 分;600 字左右,4146 分) ;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 ,评分不得超过 40 分;凡思想庸 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 20 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 10 分。 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一字扣 1 分,扣满 5 分为止。卷面较差扣 1 分。 2 【原创呈现原创呈

4、现】 1、题目呈现 心中有“纲” (钟依卿) 忙闲两重奏(李 渴) 两面性(陆传琴) 忙里偷“闲” (王子钰 ) 时间并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刘烨) 在闲暇中忙碌(卢 熠) 论时间(吴煜玟) 空闲,还是忙碌?(褚湫雯) 时间(马晓雯) 忙与闲(岳明华) 勿让万事成蹉跎(杨奕 ) 空闲=忙碌?(施沁雨) 苦中也要作乐(杜状明) 永不止步(薛嘉璐) 成功的秘诀(束倩钰) 于闲暇处生花(张雨婷 ) 碌碌(刘锦燕) 与时光喝杯茶(李荣清) 忙碌(费嘉雯) 是谁偷了忙里的闲?(高灵) 另类的生活(刘丹) 星期六的傍晚(吴银) 忙碌先生与闲暇小姐(支晓钰) 参考题目:事倍功半是为了事半功倍 / 忙,是傻还是智

5、慧?/ 忙的智慧 忙为不忙/思与行 2、原文呈现 时间塑形时间塑形 高二(11)叶志远 时间,不在乎你拥有多少,而在乎你怎样使用。 -艾克 当年我邻座的学霸天天废寝忘食地学习,他为自己定了个细致入微的作息表,比华盛 顿的变态程度更甚。厚厚的熊猫眼圈从沉重的镜框下如墨地漫了出来。 我问他,你未什么这么用功哇? “我只是不想虚度光阴。 ” 我的世界观里时间与生死二字直接挂钩。时间,便是拿来做事的,有时间做事情便是 生着,没时间,那就是死了。死是没有空间和时间概念的认知黑洞,如果时间没了,真的 是太可怕了,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做你想做的事,这自然而然成了古往今来的热门论 题。如果改变了利

6、用时间这门学问,你自会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恰恰很多人缺少这敲门 金砖。 也许你会问,时间就这么多,一分一秒,计量着流动,怎么可能压缩时间去做更多事 呢?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压缩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应用时间的方式和态度。高尔基那句 妇孺皆知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 。鲁迅先生所言:“没有什么天才, 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拿来读书” 。闻鸡起舞,萤囊映雪,说的都是抓紧一丝一毫 空余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你看,本来很少的时间,进行合理或者是严格的分配、利用, 3 做了更多的事。那一个一个的数字,似乎真的被挤压了一般,浓缩成了人生的精华。这都 取决于我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利用时间的方式

7、。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圣贤悟得此道,便翻 开了人生的新一页,迈向辉煌的殿堂。 而时间却也不是没有质感和限度的。如果“听君一席话,通宵夜读书” ,也倒谬误了。 三国贤相诸葛亮,日理天下事,夜秉烛读书,久之落下恶疾,最后无力回天,星陨五丈原。 乔布斯先生和其最初合伙人在苹果初创时期平均每天工作十八小时。为了开拓市场、争夺 资源,时间是他们最大的戏码,他们无节制地疯狂工作,最后均患上重症,乔布斯也与世 长辞。这些人都善于利用时间,却不知道张弛有度,时间并不完全被忙碌定义,空暇的美 好时光也是它一重要成份。 时间是无形的,智者为其塑型度身,然后为己所用,成就人生。 常常于噩梦中惊醒,-梦见自己的葬礼。然

8、后看看手表,莞尔一笑,倒头入梦。 光阴如梭,我愿化作织梭的命运女神,一手持枋。一手握剪,编绘一片锦绣前程。 【问题总结问题总结】 1、 审题不深,思索欠谨。 2、 选材陈旧,积累肤浅。 3、 字数贫血,书写糊涂。 4、 转贴抄袭,改头换面。 5、 对象类似,千人一面。 6、 语言平淡,没有波澜。 (特别是“学生腔”严重) 7、情趣低俗,格调降低。 【佳作赏析佳作赏析】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苏大附中高三(9)班 高子媛 西塞罗说:“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 ” 这句看似矛盾的话不禁让我眼前一亮,开始思索。人世间滚滚红尘、万物万象,纷繁 杂乱,纵使你腰缠万贯,也未必真有

9、“空闲”的时候;即使有,也可能在宝贵的的闲暇时 光里不能停下身心的惯性运动。 这样想来,尘世纷繁,亦不过一池白莲,半亩静塘。 首先,真正的空闲,不是指无事可做之时。一个人若是内心皎洁如新月之光辉,明澈 如山间之清泉,即使身边事务繁多,也不能影响到他内心的“空闲”一丝一毫,此正所谓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小隐之人不能隐于功名利禄的漩涡中心,乃是 其内心不够“空闲” ,不能做到“坐忘” ,定力不够也。故其须以身外环境之清静来达到内 心的清静。 那么,人“空闲”了,为何又要忙呢? 忙什么?忙着以文化之华实填补心中脑中之“空闲” ,以知识之精华灌溉眼中手中的空 虚。 美国康奈尔大学

10、科学实验研究表明,人的眼睛总是在不断寻找落点,若一段时间内找 不到落点,人就会因为焦虑和迷茫而失明。这也是“雪盲症”的原因。人的心与眼睛一样, 4 也在不断地寻找落点,心,总得看到点什么、以什么为目标才行。而文化和知识,即是人 心最好的“落点” 。此时须以文化和思想灌溉心灵,促进人格和性灵的成长。 灌溉心田,怎能不忙?但增加人格力量只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却更为重要。 闲暇之时,人们可以与自己相处。生活的节奏太快,我们必须常常停下脚步,等一等 落后的灵魂,自己陪伴着自己,过内在的生活。 有一点人们常常误解,那就是并非只有自己一人在一个独立的无他人的空间里才叫做 “独处” 。独处是指一个人面对自

11、己,与自己的灵魂对话。由此可以看出独处的重要性了。 周国平说:“人们总是用很少的时间进食,用很长的时间消化。 ”独处就是那个消化世界的 过程。非独处的集体活动时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道理、经验,而惟有通过独处才能内化 成自己心灵的营养。 有些人害怕与自己独处,大概是因为连他自己都感觉到了自己的空洞和乏味,故其必 须找点别的消遣才能直面自己吧。 尘世纷繁,不过一池白莲,半亩静塘,只要明白了这点,我们就能像西塞罗一样在空 闲时充实地忙碌,直面自己,素颜修行。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简评】 此文既有思辨的力量、独立的思维,也有充足的文气、清畅的表达。 首先,辨识“空闲”本身“真正的空闲,不是指无可做

12、之时。 ”厘清概念本身,这 是写议论文的一种可贵品质。接着,用设问句“那么,人空闲了,为何要忙呢?”引 起分析。设问句单独成行,成为醒目的行文标志。但可能作者也自觉这个问题不便回答, 于是转换问题“忙什么?”一忙灌溉心田,增加人格力量;二忙与自己相处,过内在的生 活。纲举目张,条理清晰。此外,文中对“空闲” 、 “独处”的认识都不落窠臼,而是提出 自己的见解,颇为难得。 文气充足,既体现在文脉的通畅,也体现在词句的华采上。从题目及文中部分语句不 难发现作者的才情。但纵有千般才情,仍旧控制,实为难得,因为华丽的文采会对议论本 身构成伤害。 当然,本文也存有瑕疵。康奈尔大学的实验初看新鲜,其实放在

13、文中并不很妥贴。该 实验证明心灵落点之于人的重要,而不能推出文化和知识即人心最好的落点。推理链条有 点断裂。如果排除该例,此文尚缺令人信服的事例。纯说理议论文,对思辨的要求很高。 建议本文加一些合适的例证。 (徐飞) 于忙碌处觅充实于忙碌处觅充实 星海实验中学高三(4)班 陈天然 福楼拜曾说:“我每天坚持写作,每天看日出。 ”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素以勤奋著 书著称的福楼拜,自然每日忙碌,何来“每天按时看日出”的闲暇? 时下人们生活的疲劳与困惑与此问是缘起同一的:“因为终日忙碌,失去了生命的闲 暇。 ”他们这么报怨着。殊不知,当我们开始抱怨起“忙碌” ,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 “闲暇”的可能。

14、 5 私以为, “忙碌”与“闲暇”并非有对立的概念之分,而只是个人的心态之别。正如海 斯利特和西塞罗所言, “忙碌”与“闲暇”是相伴而来的。也许,这个“忙碌”所指的,是 充实。 生命的充实,正来源于人的心态。所谓的“忙碌” ,在有些人看来,是生命的折磨与压 榨,这样,其人当然会有暴戾之气,即使偶遇“日出”想必也是感慨一句:“忙碌的一天 又开始了”吧?而绝不会真正如福楼拜把日出视作风景与感动。 于是,生命便只剩下流汗与“忙碌”的苦难。 我想,昆德拉“此处”与“彼处”的概念是极契合“忙碌”与“空闲”的,这里蕴藏 的深意也是生命的出路。因为“生活在别处”与人们对“空闲”的追求是一致的,太多焦 虑不安

15、的人往往是把“彼处”作为对“此处”的否定。然而,昆德拉的本意并非如此,没 有“此处”的存在,是无法寻到彼处的,一味把“忙碌”当成痛苦, “空闲”也便成为天方 夜谭。两者本是生命的两种风景、两种状态、两种美,割舍了任何一种,都会是缺失甚至 是缺憾。惟有正视,平静地对待所谓的“忙碌” ,将它演绎为“充实”与“满足” ,才有可 能在生命中找到“闲暇” ,并感悟它,享受它,感谢它! 我们的心需要慢下来,不再被生活的琐琐屑屑牵着走,不再焦躁着赶路,不再抱怨生 活。慢下来,也许无法改变所有,但至少,我们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不再紧张与困惑。 我想,海斯利特的话也许应该改为:“越是能感受忙碌给人们带来的充实,就

16、越会有 闲暇。 ”如此这样,从今天开始,好好去品味属于自己的“忙碌” ,品味这充实的点点滴滴, 偷得闲暇处,也不会因为空闲的短暂而患得患失,而是真正地感受岁月,感受风景,感受 爱。 生命本是忙碌,我却用它来寻找充实和感动。 【简评】 当别人正在苦思“忙”与“闲”的关系时,作者却一下子抓住了生活中“忙”与“闲” 背后人们的“心态” 、 “心理” ,直击当下忙碌而困惑的大众的内心深处,站的高度不可谓不 高,有如高僧俯视众生,没有深奥哲理,只是在平实地分析说理,层层递进,由浅入深, 先用福楼拜生活中的“矛盾”引出现实人们生活的矛盾,继而用昆德拉的“此处”与“彼 处”详细分析了当下人们生活的矛盾心态:对当下的忙碌充满着报怨,而对未来却永远充 满的希望。其实质是不够满足、不够充实,也就看不到“闲暇”的风景,岁月的静好。从 而得出自己鲜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