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补充与应力分析有关的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205034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补充与应力分析有关的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历史学]补充与应力分析有关的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历史学]补充与应力分析有关的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历史学]补充与应力分析有关的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历史学]补充与应力分析有关的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学]补充与应力分析有关的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补充与应力分析有关的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补充知识,主讲教师:毛卫国 单 位: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2,7.2 与应力分析相关的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不同受力形式下杆件的应力和变形,不仅取决于内力分量的类型、大小以及杆件的尺寸,而且与杆件横截面的几何形状有关。因此,研究杆件的应力与变形,研究失效问题以及强度、刚度、稳定问题,都要涉及到与截面图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有关的量。这些量统称为几何量,包括:形心、静矩、惯性矩、惯性半径、极惯性矩、惯性积、主轴等。,3,7.2.1 静矩、形心及其相互关系,1. 截面一次矩 或 静矩,静矩单位为m3,如果将dA视为垂直于图形平面的力,则ydA和zdA分别为dA对于z轴和y轴的力矩,而Sz和Sy则分别为

2、A对z轴和y轴的力矩。,y,z,4,图形几何形状的中心称为形心(Centroid of an area),若将面积视为垂直于图形平面的力,则形心即为合力的作用点。,设zc、yc为形心坐标,则根据合力矩定理:,形心坐标与静矩之间的关系,5,根据上述关于静矩的定义以及静矩与形心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 静矩与坐标轴有关,同一平面图形对于不同的坐标轴有不同的静矩:对某些坐标轴静矩为正;对另外一些坐标轴静矩则可能为负;对于通过形心的坐标轴,图形对其静矩等于零(证明见下一页)。 如果已经计算出静矩,就可以确定形心的位置;反之,如果已知形心在某一坐标系中的位置,则可计算图形对于这一坐标系中坐标轴的静矩。,6,

3、y,z,b,h,C,对于通过形心的坐标轴,图形对其静矩等于零.,7,对于组合图形,则先将其分解为若干个简单图形(可以直接确定形心位置的图形);然后由式(72)分别计算它们对于给定坐标轴(同一个给定坐标系)的静矩,并求其代数和,即,8,再利用式子(7-3),可以得到组合图形的形心坐标:,9,7.2.2 惯性矩、极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1) 截面二次轴距(second moment of an area),惯性矩(moment of inertia),2) 二次极距(second polar moment of an area),极惯性矩,单位为m4,单位为m4,10,3) 惯性积 (Prod

4、uct of inertia),4) 惯性半径 (radius of gyration ),单位为m4,定义,惯性矩和极惯性矩恒为正;而惯性积则由于坐标轴位置的不同,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三者的单位均为m4。,11,对于圆形横截面:,此时坐标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得到极惯性矩为:,类似的得到圆环截面对于圆环中心的极惯性矩为:,12,当坐标轴通过某圆形横截面的中心,则该圆形横截面对其中任意两根轴具有相同的惯性矩。其数值均为:,类似的,对于圆环形状的横截面,具有类似的结果为:,13,当坐标轴原点位于矩形横截面的中心,则其惯性矩分别为:,14,7.2.3 惯性矩与惯性积的移轴定理,dA,z,y,y,z,

5、o,z1,y1,y1,z1,O,?,b,a,移轴定理要求原坐标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15,16,7.2.4 惯性矩与惯性积的转轴定理,dA,z,y,y,z,o,z1,y1,y1,z1,?,转轴定理不要求原坐标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17,7.2.5 主轴与形心主轴、主惯性矩与形心惯性矩,如果图形对于过一点的一对坐标轴的惯性积等于零,则称这一对坐标轴为过这一点的主轴(principal axis)。 图形对于主轴的惯性矩称为主惯性矩(principal moment of inertia of an area)。主惯性矩具有极大值或极小值的特征。,主惯性矩为:,18,19,20,21,22,23,

6、24,小结,dA,y,z,z,y,r,面积:,截面一次矩(静矩),截面二次矩(惯性矩),截面二次极矩(极惯性矩),截面二次矩(惯性积),惯性半径,25,特点:,静矩、惯性矩、惯性积、极惯性矩、惯性半径都是对某一指定坐标系而言。 其中静矩和惯性积可正可负,也可以为零。 惯性矩、极惯性矩、惯性半径都是大于零的正值,且它们的值随不同坐标系变化而变化。 惯性半径的量纲是长度的一次方,面积的量纲是长度的二次方,静矩的量纲是长度的三次方,其余的(惯性矩、惯性积、极惯性矩)量纲是长度的四次方。,26,静矩和形心位置的确定,单个图形的情况:,组合图形的情况:,27,注意几点:,平面图形有两个对称轴,则形心必定

7、位于两个对称轴的交点上。 平面图形有一个对称轴,则形心必定必在这一条对称轴上,只需确定其具体位置即可。,28,在工程中求平面图形形心时,往往不用积分方法求静矩,而尽量采用组合图形求静矩。 对同一平面图形选取不同的参考坐标系,其形心位置的坐标也会不同。但形心在平面图形中的位置是不变的。 平面图形对通过其形心的坐标轴的静矩为零,因此若平面图形对某个轴的静矩为零,则该坐标轴必通过平面图形的形心。,y,z,h,b,29,平行移轴公式,dA,z,y,y,z,o,z1,y1,y1,z1,O,?,b,a,如果参考坐标系oyz的原点位于形心,则:,30,dA,z,y,y,z,o,z1,y1,y1,z1,转轴公

8、式的几点说明:,角从原坐标轴y量起,以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 对于同一坐标原点的任意两个坐标系yoz和y1o1z1存在下列关系:,31,主轴与形心主轴、主惯性矩与形心惯性矩,如果图形对于过一点的一对坐标轴的惯性积等于零,则称这一对坐标轴为过这一点的主轴(principal axis)。 图形对于主轴的惯性矩称为主惯性矩(principal moment of inertia of an area)。主惯性矩具有极大值或极小值的特征。,主惯性矩为:,32,几个简单平面图形的形心主惯性矩,圆形截面,环形截面,矩形截面,33,7.3 平面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7.3.1 平面弯曲和纯弯曲的概念

9、,对称面:梁的横截面具有对称轴,所有相同的对称轴组成的平面,称为梁的对称面(symmetric plane),梁的横截面没有对称轴,但是都有通过横截面形心的形心主轴,所有相同的形心主轴组成的平面,称为梁的主轴平面(plane including principal axis)。由于对称轴也是主轴,所以对称面也是主轴平面;反之则不然。以下的分析和叙述中均使用主轴平面。,34,平面弯曲:所有外力(包括力、力偶) 都作用梁的同一主轴平面内时,梁的轴线弯曲后将弯曲成平面曲线,这一曲线位于外力作用平面内,这种弯 曲称为平面弯曲(plane bending)。,35,纯弯曲:一般情形下,平面弯曲时,梁的横

10、截面上一般将有两个内力分量,就是剪力和弯矩。如果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一个内力分量,这种平面弯曲称为纯弯曲(pure bending),纯弯曲情形下,由于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因而,便只有垂直于横截面的正应力。,仅在AB段区间,36,横向弯曲:梁在垂直梁轴线的横向力作用下,其横截面上将同时产生剪力和弯矩。这时,梁的横截面上不仅有正应力,还有切应力。这种弯曲称为横向弯曲,简称横弯曲(transverse bending)。,7.3.2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分析,分析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就是要确定梁横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与弯矩、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之间的关系。 由于横截面上的应力是看不见的,而梁的变

11、形是可以看见的,应力又和变形有关,因此,可以根据梁的变形情形推知梁横截面上 的正应力分布。,37,1. 平面假定与应变分布,在伸长层与缩短层交界处的那一层,既不伸长也不缩短,该层称为中性层或中性面(neutral surface)。,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neutral axis),中性轴垂直于加载方向,对于具有对称轴的横截面梁,中性轴垂直于横截面的对称轴。,38,变形前,变形后,整体变形效果,假设OO为中性层,并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OXY。,弧AA=,弧OO=dx=,那么弧AA的绝对伸长量为:,那么弧AA的相对伸长量为:,39,(2) 物理方程,假设:纵向纤维互不挤压。于是,任意一

12、点均处于单项应力状态。,横截面上的弯曲正应力沿横截面的高度方向从中性轴为零开始呈线性分布。 该式子还只是给出了正应力分布情况,但是还不能具体求出数值。主要因为:y坐标是从中性轴开始计算的,而中性轴的位置还没有确定;中性轴的曲率半径也没有确定。,40,(3) 纯弯曲情况下的静力学关系:,中心轴Z通过截面形心,并且垂直于对称轴,所以,中心轴的位置就是确定截面的形心位置。,纯弯曲时,在任何一个横截面上只能有弯矩一个内力分量,轴力必须等于零。,41,因为y轴为横截面的一个对称轴,所以其截面的惯性积等于0。,(7-34),(7-29),(3) 纯弯曲情况下的静力学关系:,在横截面上:,42,5. 最大正

13、应力公式与弯曲截面模量,圆形截面,环形截面,矩形截面,Wz称为弯曲截面模量,43,6. 梁弯曲后其轴线的曲率公式,这一结果表明:梁的轴线弯曲后的曲率与弯矩成正比,与弯曲刚度成反比。,44,7.3.3 梁的弯曲正应力公式的应用与推广,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关于正应力的正负号:决定正应力是拉应力还是压应力。确定正应力正负号比较简单的方法是:首先确定横截面上弯矩的实际方向,确定中性轴的位置;然后根据所要求应力的那一点的位置,以及“弯矩是由分布正应力合成的合力偶矩”这一关系。就可以确定这一点的正应力是拉应力还是压应力(图7-17)。 其次是关于最大正应力计算: 如果梁的横截面具有一对相互垂直的对称轴

14、,并且加载方向与其中一根对称轴一致时,则中性轴与另一对称轴一致。此时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绝对值相等,由式(7-30)计算。,45,如果梁的横截面只有一根对称轴,而且加载方向与对称轴一致,则中性轴通过截面形心并垂直对称轴。这时,横截面上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可由绝对值不相等,下列二式分别计算:,46,此外还要注意的是,某一个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不一定就是梁内的最大正应力,应该首先判断可能产生最大正应力的那些截面,这些截面称为危险截面;然后比较所有危险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其中最大者才是梁内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保证梁安全工作而不发生破坏,最重要的就是保证这种最大正应力不得超过允许的数值。,2.

15、 纯弯曲正应力可以推广到横向弯曲 以上有关纯弯曲的正应力的公式。对于非纯弯曲,也就是横截面上除了弯矩之外、还有剪力的情形。如果是细长杆,也是近似适用的。理论与实验结果都表明,由于切应力的存在,梁的横截面在梁变形之后将不再保持平面,而是要发生翘曲,这种翘曲对正应力分布的影响是很小的。对细长梁更小,通常都可以忽略不计。,47,7.4 平面弯曲正应力公式应用举例,48,49,x,M,50,51,52,53,54,7.5 梁的强度计算,7.5.1 梁的失效判据,与拉伸或压缩杆件失效类似。 对于韧性材料制成的梁,当梁的危险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点时,便认为梁发生失效; 对于脆性材料制成的梁,当

16、梁的危险截面的最大正应力达到材料的抗拉强度时,便认为梁发生失效。即,55,7.5.2 梁的弯曲强度计算准则,根据上述强度条件,同样可以解决三类强度问题: 强度校核、截面尺寸设计、确定许用载荷。,56,7.5.3 梁的弯曲强度计算步骤,根据梁的弯曲强度设计准则,进行弯曲强度计算的一般步骤为: 根据梁约束性质,分析梁的受力,确定约束力。 画出梁的弯矩图:根据弯矩图,确定可能的危险截面。 根据应力分布和材料的拉伸与压缩强度性能是否相等,确定可能的危险点: 对于拉、压强度相同的材料(如低碳钢等),最大拉应力作用点与最大压应力作用点具有相同的危险性,通常不加以区分; 对于拉、压强度性能不同的材料(如铸铁等脆性材料)最大压应力作用点和最大压应力作用点都有可能是危险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