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0488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按照心率快慢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 缓慢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指心室率100次/分的心律失常 临床上常见的有: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快室率房扑、房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扑动、室性颤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处理程序,Atrial flutter,PSVT,Torsade de pointes, TDP,快速性心律失常 的急诊处理原则和程序,对病情的评价:病人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有无严重的症状和体征,是否由心律失常所致 若病人血流动力学情况不稳定:不稳定的证据:快速心率是症状和体征的原因,一般心率超过150次/分。不要过份强调心律失常的诊断,应立

2、即准备电转复,快速性心律失常 的急诊处理原则和程序,若病人情况稳定: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房颤/房扑窄QRS心动过速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单形或多形)应根据病史,常规心电图,食管心电图进行鉴别诊断,快速性心律失常 的急诊处理原则和程序,房颤/房扑评价:病人临床是否稳定,心功能是否受损,有无WPW,持续是否48小时治疗:控制室率-洋地黄, -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转复-电复律,胺碘酮抗凝-华法林,阿司匹林,快速性心律失常 的急诊处理原则和程序,窄QRS心动过速:尽量明确诊断:病史,临床表现,12导心电图 可能的类型:包括异位性房速,多源性房速,室上速按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刺激迷走神经,腺

3、苷,异搏定,心律平,直流电复律,食道心房起搏,快速性心律失常 的急诊处理原则和程序,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 首先需要明确诊断:病史、12导联心电图、食管心电图 若肯定为室上速并差传,按室上速处理.肯定为室速,按室速处理 在无法明确诊断时可考虑电转复,或经验性使用利多卡因、胺碘酮,有心功能损害时除电转复外,只能使用胺碘酮 不应使用索他洛尔、心律平(仅可用于室上速),稳定的单形或多形室速处理程序,快速性心律失常 的急诊处理原则和程序,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速: 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 静脉应用索他洛尔、胺碘酮和-阻滞剂 利多卡因终止室速相对疗效不好 有心功能不好的病人首先考虑胺碘酮 可以使

4、用电转复,快速性心律失常 的急诊处理原则和程序,多形性室速: 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转变为室颤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按室颤处理 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鉴别有无QT延长 伴QT延长的扭转性室速 停止使用可致QT延长的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静脉注射镁剂(未确定类)临时起搏 (未确定类)异丙肾上腺素(未确定类)利多卡因(未确定类),快速性心律失常 的急诊处理原则和程序,多形性室速: 不伴QT延长的多形性室速病因治疗缺血者可使用-阻滞剂,利多卡因其他情况可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索它洛尔、-阻滞剂,急诊治疗的目标,治疗的目标 终止发作预防发作终止发作要用积极的终止发作来换取预防发作的机会,不能让发作时间延长造成

5、血流动力学的恶化终止发作可以用药物,但更有效的方法是用电转复,关于终止发作,根据目前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一律应该使用电复律,无效者可用药物改善电治疗的效果 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考虑先使用药物:如胺碘酮、利多卡因和镁剂如果试用一种药物无效,尽快使用电复律 反复试用多种药物有以下缺点:药物的治疗作用并不一定协同不良作用可能协同,尤其是对心功能和传导系统的抑制室速持续时间延长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恶化,关于终止发作,关于反复电转复是否可造成心肌损害尽管心肌酶高,但肌钙蛋白一般并不升高现在的观点认为,所谓心肌酶的升高,实际是胸大肌等骨骼肌的损伤如果是室率不太快的单形室速频繁发作(特别

6、是经过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室率减慢的室速),也可放置心室临时起搏电极,在发作时行频率递增刺激终止,急诊治疗的目标,预防发作在急性期预防发作主要靠药物。急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有终止发作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起预防作用药物发挥预防作用有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胺碘酮,可能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终止发作,等待预防作用的出现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病因的治疗,注意纠正诱发因素,尽可能纠正内环境紊乱,目前对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评价,I 类药:有致心律失常和负性肌力作用,对病态心肌、重症心功能障碍和缺血心肌特别敏感,可能增加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对心梗后或严重心衰病人不宜使

7、用,但在无明显器质心脏病的患者中,仍可选用此类药 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梗后和心衰病人的猝死率,因此常作为此类病人的起始治疗 类药: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可用于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复杂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可降低总死亡率,特别适于有心功能不全者,索他洛尔的长期疗效还有待证实。胺碘酮与受体阻滞剂合用对于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死亡率可能有协同作用 钙通道阻滞剂: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和部分特发性室速的治疗,急诊药物的选择 利多卡因,传统以利多卡因为首选 医生十分熟悉应用方法比较简单 近年来对利多卡因的疗效提出了质疑认为在终止心动过速方面疗效相对不好而短期大量应用出现副作用的可能性很大 目前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利

8、多卡因仍然是可以选择的药物,只是它的地位有所下降,急诊药物的选择 胺碘酮,胺碘酮能够有效地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胺碘酮减少心律失常死亡和总死亡率 可以减少心衰病人的死亡率静脉胺碘酮可用于急诊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特别是伴有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不全者,急诊药物的选择 胺碘酮,电生理作用 多因素作用 III类药物:钾通道阻滞,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钠通道阻滞(轻度) 钙通道阻滞(轻度) 非竞争性抑制a、b肾上腺素能受体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主要延长2相(平台期),急诊药物的选择 胺碘酮,药理作用(1)抗心律失常作用 减慢窦性心律 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的传导,急诊药物的选

9、择 胺碘酮,药理作用(2)抗心肌缺血作用降低外周阻力并且减慢心率,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 直接作用于冠脉血管平滑肌,增加冠脉流量 口服负性肌力作用轻或无 降低主动脉压和外周阻力,从而维持心输出量,急诊药物的选择 胺碘酮,心电图改变PR间期延长 QT间期延长,目前认为可延长至0.50-0.55s QRS波通常不增宽 可出现独特的分裂双峰T波,胺碘酮药代动力学,特点:负荷期和半衰期长并且因人而异,急诊药物的选择 胺碘酮,应用适应症 主要是用于反复发作的持续室速/室颤胺碘酮终止持续室速发作的效果,文献报告结果不一,总的来说不太好主要疗效体现在增强电复律的效果和预防发作上 电除颤无效的情况下使用胺碘酮增强

10、除颤的效果(300mg,一次静注) 口服明确有效但因维持量过小而复发者,静注胺碘酮可用于急性再负荷,急诊药物的选择 胺碘酮,应用适应症 胺碘酮不宜用于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短阵室速。特发性室速一般也不宜首选胺碘酮不论那种心律失常,如果有心功能不全,胺碘酮可以作为首选的药物治疗,急诊药物的选择 胺碘酮,应用禁忌症 病窦综合征未安置起搏器者 高度房室传导障碍未安置起搏器者 甲状腺功能障碍 已知碘过敏 与可致尖端扭转型室速的药物合用 妊娠,除非特殊情况 哺乳,急诊药物的选择 胺碘酮,静脉胺碘酮的用法 静脉胺碘酮一定要采取负荷量加维持量的方法 静脉负荷量35mg/kg,稀释后10分钟内静注。如果需要

11、,1530分钟后或以后需要时可重复1.53mg/kg 静脉维持量应在负荷量之后立即开始,开始剂量1.01.5mg/分。以后根据病情减量。具体要根据病情决定 静脉维持最好不超过45天。但少数顽固室速病例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已控制的室速又复发的情况,可以再给一剂负荷量后将维持量增加,急诊药物的选择 胺碘酮,静脉胺碘酮的剂量文献报告静脉胺碘酮的剂量不一,一般认为每日总量1200mg是比较合适的剂量只要病情需要,在严密观察下可以使用大剂量静脉胺碘酮,最大剂量不超过2000mg,急诊药物的选择 胺碘酮,副作用 静脉局部:静脉炎全身反应: 脸红、多汗、恶心、血压下降 轻、中度的心动过缓 一

12、过性转氨酶升高 心律失常加剧,急诊药物的选择,口服与静脉胺碘酮的关系胺碘酮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其口服制剂需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态浓度。 文献建议在静脉胺碘酮用至45天时开始口服,采用较大的口服负荷量。但可能要延长静脉用药时间,或者在口服和静脉间产生一个空隙,造成室速复发。 目前没有公认的静脉与口服交接的方法,没有有关的临床试验资料 我们观察了同时静脉和口服的方法,在静脉应用看到疗效苗头时立即口服,可以采取常规口服负荷量,以后酌情减量。这种方法取得了疗效且没有产生明显的副作用。,急诊药物的选择,静脉应用胺碘酮的注意事项不同病人用量、反应均不同,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可循,要因人而异 静脉胺碘酮早期主

13、要是、类作用,类作用不明显,短时间内使用不会造成QT延长,窦缓等现象 静脉用药时间过长,也会出现口服给药的效应,出现这些效应的时间不同病人相差很多,急诊药物的选择,静脉应用胺碘酮的注意事项要在严密的临床和心电图监护下应用 剂量要准确,尽量用输液泵 胺碘酮溶液为酸性,最好不用葡萄糖溶液而用生理盐水配置 注意避免静脉炎,最好用中心静脉给药 负荷量静注的速度不能过快,否则极易造成低血压,在10分钟以上完成,也可在30分钟内快速静滴 每日记录静脉、口服、当日总药量和总累计剂量。静脉用药期间每日至少做一次心电图,记录心率、PR、QRS、QT、QTc等参数,口服胺碘酮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经验,口服维

14、持的剂量大剂量维持(0.4/日)是不可取的。剂量太小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因顾虑副作用而盲目减量,对此类病人并不合适 应在不出现副作用的前提下,采用能够有效的剂量。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需要的维持量较房颤和其他心律失常要大 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因人而异 在临床实践中,每日0.2或0.3的维持剂量有时是需要的。我们有相当数量的病人一直用0.3/日维持,仍然很安全,口服胺碘酮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经验,注意随访最好每月随访一次 随访中除常规检查外,应定期做心电图,每半年查甲状腺功能,肝功能,每年摄胸片。必要时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了解有关心律的各种信息 为避免肺纤维化的副作用,随访中特别注意询问有无咳嗽

15、,呼吸困难,肺部听诊中注意有无爆裂音,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检查和治疗,口服胺碘酮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经验,关于用药后QT间期的改变口服用药后心电图会出现QT延长,T波切迹,u波明显,T波振幅下降以至ST改变等现象,这是药物效应的表现 虽然胺碘酮延长QT,但是使心肌复极趋于一致。不宜以QT间期的值来决定是否减量或停药,人为地规定用药后某个QTc间期停药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只有在发生低血钾,或与其他延长QT的药物协同时,才有产生扭转性室速的可能,口服胺碘酮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经验,关于甲状腺功能的改变胺碘酮分子结构内含有碘,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副作用,甲亢和甲低都可发生。由于胺碘酮改

16、变了甲状腺素的代谢途径,用药后可能出现T4轻度增高,反T3(rT3)增高,而总T3正常。此种变化并不说明已经出现了甲状腺的副作用,没有必要停药 甲状腺功能化验轻度异常,可以在不停药的情况下密切观察 明显的化验改变伴有症状,只有停药 恶性心律失常无法停药者,可在服用调节甲状腺功能药物的基础上,继续使用胺碘酮。,口服胺碘酮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经验,关于停药和换药胺碘酮的消除半衰期特别长 停药后胺碘酮的作用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以至产生心律失常已经治愈,不必用药的错觉。 停药后立即换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不论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事实上是两种药的协同。随着胺碘酮的逐渐排出,才能体现出后一种药的真正作用。 注意不要立即更换可明显延长QT的药物(如索它洛尔),急诊药物的选择,心律失常复发后的再负荷胺碘酮在减量或口服维持治疗期间,可能因为剂量过小而造成室速复发 因为胺碘酮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单纯改变维持量是不能奏效的,应该进行再负荷 室速的复发一般需要静脉再负荷,其用药方法与开始用药并无太大差异,但一般用量较起始负荷小 根据我们的经验,大约是起始负荷量的60%,但不能事先根据起始负荷量计算,还应根据情况因人而异 再负荷后改为新的维持量,一般要大于原来的维持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