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第三部分 第四单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20452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破第三部分 第四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突破第三部分 第四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突破第三部分 第四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突破第三部分 第四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突破第三部分 第四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破第三部分 第四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破第三部分 第四单元(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考点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1.原因:中国在历史上长期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 符 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族只适宜合作互助、不适宜分离的民族关系;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同抗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不可分离的政治团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内容:少数民族在本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既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又可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3

2、.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 。,基本经济制度,中考预测 1.当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能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局面,主要得益于( ) A.民主改革 B.民族区域自治 C.一国两制 D.西部大开发 2.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材料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 A.村民选举“海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B,B,3.“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3、。它们的设置,依据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4.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 A.内蒙古 B.宁夏和广西 C.西藏 D.新疆 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和作用、我国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等,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会涉及材料解析题。,C,A,考点2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一国两制”的构想 (1)目的: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这些历史遗留问题。 (2)提出: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

4、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台湾在祖国统一后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主权。20世纪80年代初 提 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来,他又在多次谈话中对“ ”的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3)意义:“一国两制”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总之,“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它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5、随后,中英、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中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交接仪式上, 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祖国怀抱。,中考预测 1.嘉兴有一位著名大师金庸。他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员,参与基本法的起草,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祖国 ( ) 结束了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是“一国两制”构想的

6、伟大实践 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A. B. C. D.,A,2.“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应用于( ) A.建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3.历史课堂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它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它是邓小平的天才设想”、“它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同学们是在评价(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C.“一国两制”制度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C,4.第58届联大主席亨特说:“人们都知道邓小平是一位有远见的中国领导人,他对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前进有着具体和准确的思路。”以下属于邓小平在祖国统一方面的思路是

7、( ) A.初级阶段理论 B.“一国两制”构想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考点分析:本考点是近几年来中考命题的重点所在,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时间、原因、意义等。大多是选择题,也有与香港回归N周年相联系的材料解析题和香港、澳门回归的读图分析题等。,B,考点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对台方针的制定:(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3)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海峡两岸的交往:(1)两岸隔绝状

8、态被打破: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 ”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三不,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2)两岸民间团体的建立: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3)“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1992年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 举 行会谈,,新加坡,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4)江泽民的八项主张:1995年初,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的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

9、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5)经过海内外人士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蓬勃发展起来。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中考预测 1.邓小平说:“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可以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独特的模式”是指 ( ) A.民族区域自治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经济特区 D.一国两制,D,2.被火烧断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今年5月,大陆将画的前半卷移交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合并。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被分开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众人面前。

10、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璧 ( ) A.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标志着两岸实现了“三通” C.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A,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海峡两岸的交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实现祖国大陆和台湾的统一作为神圣使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教材讲述了党和政府与时俱进的对台方针,两岸关系的缓和与人员往来,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等领域日益密切的交往等内容。台湾问题是能否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热点问题,因此与台湾有关的祖国统一问题是中考的热点。考查的题型一般为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综

11、合探究题等。,C,1.(2010广东)“紫荆绽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添新彩。”诗中的“喜事”是指 (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香港、澳门回归 D.祖国统一,A,2.(2013广东)据统计,1979年海峡两岸贸易额仅为077亿美元,到2007年已达到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1616倍。这组数据 ( ) A.反映两岸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 B.说明两岸已遏制住“”势力 C.表明两岸尚未通航、通邮 D.体现“一国两制”的构想已实现,1.(2014 湖北十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 A.

12、“一国两制”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2.(2014江苏淮安)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一国两制”的实践 C.土地改革的进行 D.对外开放的实行,A,3.(2014乐山)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表所示内容,表明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 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表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西部大开发 D.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

13、定制和宗教信仰,A,4.(2014江苏苏州)“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是因为几个小时前 ( ) A.举行了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 B.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C.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B,5.(2014江苏南京)右图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的纪念邮票。香港得益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一国两制”的实施 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D,6.(2014临沂市)2014年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做的重大贡献是 ( )

14、 参与指挥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参与指挥淮海战役 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A. B. C. D.,C,7.(2014新疆)新中国成立至今,经历了65年的风雨春秋,下列对此段历史中所发生的几个重大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B.一五计划的实行,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施,使港澳台顺利回归祖国,D,8.(2014江苏徐州)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实现“大三通”、共同抗议外国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国共两党高层持续良性互

15、动、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82012年两岸贸易总额达5542.7亿元等。这些变化充分说明海峡两岸 ( ) A.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 B.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复兴是共同愿望 C.相互交流仅限于经济领域 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变为现实,B,9.(2014浙江金华) “家信的等待”是两岸期盼团聚的心声。下列对“家信”“等待”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 ) 完整两岸一家亲,同宗同祖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当前阻碍两岸统一的主要因素是外国的干涉势力 我们坚决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A. B. C. D.,C,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A 5.B 6.D 7.B 8.B 9.D 10.C 11.D 12.D 13.B 二、非选择题 14.(1)分封制。巩固统治。(2)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修筑长城;加强对东南、岭南地区的管理。唐太宗:合并州县。元世祖:实行行省制;加强对西藏和琉球的管辖。明太祖:废除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3)邓小平。一国两制(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