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材深度解析: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 治制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8731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材深度解析: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 治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材深度解析: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 治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材深度解析: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 治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材深度解析: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 治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材深度解析: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 治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材深度解析: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 治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教材深度解析: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 治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民主与罗马法制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也是近代民主和法制的起源。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源泉。( (一一) )希腊的民主政治希腊的民主政治1地理环境(1)特点:古希腊文明地处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以海洋为依托属于海洋文明。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有利于航海业发展;山地为主,耕地缺乏,不适合发展农业;希腊半岛重峦叠嶂,把希腊人分隔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和海岛上,形成了城邦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的特征。(2)影响:广泛的海外贸易、大规模海外殖民、相对稳定的小国寡民

2、状态,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对于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有重大影响。2城邦政治(1)城邦含义:公元前 86 世纪,希腊出现了 200 多个奴隶制小国。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一些村落,史称城邦、城市国家,是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2)城邦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彼此分立,联系密切;拥有基本一致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共同参加奥林匹亚竞技会。(3)政体类型:大致分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雅典和斯巴达是最著名的城邦,雅典以民主制著称,斯巴达则实行贵族制。(4)城邦影响: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在小国寡民的形势下,公民有较

3、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十分珍视自身的政治权利,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有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繁荣的思想文化。城邦既是商品集散地,也是文化中心,创造出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城邦文化。3希腊的公民(1)地位: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2)构成:通常由成年男子构成,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斥于公民之外。(3)特征:城邦大多重视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城邦公共教育和家庭私人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合格公民;公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将城邦利益看得至高无上。叛国者被剥夺公民权

4、, “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 。4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进程(1)梭伦改革(公元前 6 世纪初)背景:雅典 4 个部落各自为政,贵族垄断一切大权;新兴工商业阶层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发展民主政治,促进工商业繁荣。内容:颁布“解负令” ,因债务而沦为奴隶的人重获自由。采取措施促进工商业发展;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 4 个等级;组成“四百人会议” , 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和参加“四百人会议” ;设立雅典最高法院 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特点:实行“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影响:改革未能彻底化解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制度和商品经济

5、的发展;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的残余,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 6 世纪末) 内容:用地域取代血缘部落,组成“五百人会议” ,对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相当于国家元首的每日轮值主席也从“五百人会议”中产生;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对一些野心家制定了“陶片放逐法” 。影响: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最终形成;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3)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 5 世纪)内容: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方式产生;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

6、机构;“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为鼓励公民参与国家政治事务,发放津贴。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贵族的政治权力大大削弱。5雅典民主政治的地位(1)发展进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达到鼎盛。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制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基本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公民轮流担任公职)、直接民主制、法律至上、权利相互制约(公民大会有立法权,陪审

7、法庭有司法权,五百人会议有行政权,三权相互制约,防止滥用权力)。(3)局限性雅典民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存在明显缺陷。从范围上:只对一部分人即成年男性开放,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因此,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从性质上: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应于小国寡民的城邦;从方式上: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后果上:沦为个人争夺权利的工具。(4)进步性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率先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主权在民的原则,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供了蓝本。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二二) )罗马

8、法的起源和发展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1发展过程(1)罗马法的概念公元前 6 世纪末公元 7 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目的:维护和稳定帝国统治。(2)十二铜表法(公元前 449 年)背景: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内容:相当广泛。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和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意义:它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3)公民法概念:从公元前 509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 3 世纪中叶,罗马法律的统称。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9、,具有明显的狭隘性。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而涉及个人财产等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4)万民法背景:从共和国到帝国(公元前 27 年建立),不断对外扩张,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需要给外邦人必要的司法保护;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万民法体系。适用范围:罗马统治范围内各族人民。特点: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地位:逐步取代公民法,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代表:民法大全 。公元 4 世纪初,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民法大全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5)自然法含义: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抽

10、象的法律观念,是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意义: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这种抽象司法概念的发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代表人物: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 。核心思想:法律面前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作用与评价(1)变化特点: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成文法到自然法。(2)实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3)作用罗马法为维系和稳定罗马的统治起了积极的作用。罗马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积极性;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的理顺了各种错

11、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影响: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提供了范本,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它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空与民族的永恒价值。点拨点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与希腊民主政体的比较(1)两种政体的不同点:中国秦朝以来就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古希腊很早就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在古希腊城邦国家,执政官是选举产生的,权力受到元老院等机构的制约。中国古代,大臣和各级官吏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国君、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唯我独尊。(2)两

12、种政体的历史作用有相似之处:古代中国和希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其政治制度都为后世所沿袭。中国的农业和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都十分发达,文学艺术也非常繁荣,这与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3)两种政体各有利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政体后来逐渐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平等意识和社会进步的障碍;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拥有民主自由的权利,但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管理者具有专长和学识,这种权力的分散性,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点拨点拨中西早期政治制度向两个方向发展的原因(1)不同发展方向: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 83 世纪)的中国与同时期的古希腊均处于分裂状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混战、国家分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从分裂走向统一、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希腊是小国寡民、城邦林立。城邦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实行民主政治,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2)形成差异的原因:就地理条件而言,中国地处黄河、长江等流域,平原多,为形成统一提供了可能性,为农业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需要国家统一,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提供了经济基础;希腊山多、港口多,这一地理环境适宜工商业和航海业发展,有利于形成平等、民主、协作的民主精神,有利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民主政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