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ppt1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7198704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0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垂体瘤ppt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垂体瘤ppt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垂体瘤ppt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垂体瘤ppt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垂体瘤ppt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垂体瘤ppt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垂体瘤ppt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垂体瘤,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此组肿瘤以前叶的腺瘤占大多数,来自后叶者少见。据不完全统计,其中PRL瘤最常见约占50-55%,其次为GH瘤20-23%,ACTH瘤5-8%,TSH瘤与LH/FSH瘤较少见。无功能垂体腺瘤,占20-25%。垂体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垂体瘤大部分为良性腺瘤,极少数为癌。,垂体在颅内的位置,位于颅底蝶鞍窝内,上方为鞍隔、视交叉和第三脑室底部,下方为蝶窦。垂体柄穿过鞍隔,连接下丘脑和垂体,垂体柄由血管和神经组成,垂体两侧为海绵窦,其内有静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和三叉神经。,垂体瘤的分类,功能学分类 1. 无功能垂

2、体瘤 2.功能垂体瘤 泌乳素腺瘤(PRL) 生长激素细胞腺瘤(G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 (ACTH) 促甲状腺素细胞腺瘤(TSH) 促性腺激素瘤(LH/FSH ),按大小分类 微腺瘤(肿瘤的直径小于1cm) 大腺瘤(肿瘤直1-4cm) 巨腺瘤(肿瘤的直径大于4cm),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一、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的临床表现。,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二、垂体瘤压迫周围细胞组织引起的相应激素分泌减少的临床表现: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减:食欲下降、乏力、消瘦、低血压、低血糖、容易感冒等; 甲状腺功能低减:怕冷、食欲下降、皮肤粗糙、脱发、便秘等,在儿童可以表现为痴呆、生长迟缓等; 性腺功能低减:男性女性不

3、育、性欲下降、女性月经紊乱甚至闭经、男性阳痿等临床表现; 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儿童表现为身材矮小,成人表现为身体脂肪集中在腹部、肌肉松弛萎缩、衰老、自我认知程度下降、骨质疏松、抵抗力下降、性功能低减等。,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三、垂体周围组织压迫征群 : 1.头痛:垂体硬膜囊及鞍隔受压 2.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压迫视交叉 3.海绵窦综合征:压迫第、对颅神经,引起上睑下垂、眼外肌麻痹和复视。 4.下丘脑综合征:影响下丘脑可导致尿崩症、睡眠异常、体温调节障碍、饮食异常、性格改变。 5.脑脊液鼻漏:破坏鞍底,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三、垂体周围组织压迫征群 : 6.垂体卒中: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由于血管供应差或

4、肿瘤血管的异常生长,在一定的诱因下,会出现肿瘤出血,瘤体组织的坏死。若是肿瘤完全出血坏死,肿瘤包膜破裂,会有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失明、昏迷,需要外科急诊手术处理或激素替代疗法。多数垂体瘤的卒中表现为不完全或部分垂体卒中,可以是轻度的头痛、恶心呕吐伴全身不适,不需要特殊处理,患者的症状会在几周内自行缓解,某些激素分泌型肿瘤的临床症状减轻。,垂体腺瘤患者头痛原因,肿瘤直接刺激隔鞍或鞍内压增高。 肿瘤突破隔鞍,鞍内压降低,疼痛减轻或消失,当肿瘤向鞍旁侵入颅底硬膜、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或肿瘤向鞍上发展突入第三脑室,造成室间孔或导水管梗阻,出现颅内压增高而导致头痛加剧。,垂体腺瘤诊断,病史询问和体格

5、检查 病理检查 内分泌检查:生长激素、皮质醇、雌二醇、黄体生成素、黄体酮、卵泡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睾酮、泌乳素、甲状腺激素。 放射学检查:常用MRI CT。,垂体腺瘤治疗,药物治疗: A.催乳素瘤 首选溴隐停(多巴胺激动剂) 使PRL降至正常 肿瘤缩小长期服用 B.生长激素瘤 奥曲肽 溴隐停 C.库欣病 赛庚啶 美替拉酮等 D. 垂体功能减退 靶腺激素替代治疗 手术治疗 微腺瘤:经蝶窦手术 大腺瘤:开颅手术 放疗:手术不彻底或可能复发的垂体腺瘤及原发腺癌或转移癌。,术后并发症,颅内高压、脑疝 尿崩症 感染 电解质紊乱 癫痫 内分泌代偿不全,术前健康教育,饮食与营养指导;因给于高蛋白、高热量

6、、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少渣的饮食,术前戒烟酒,保持口腔及鼻腔的清洁,术前三到5天可用朵贝尔液漱口,氯霉素滴鼻。术前8小时禁食、禁饮 休息与活动指导;术前保持充足睡眠训练床上大小便,张口呼吸,便秘者给予缓泻剂。 注意安全;对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者,外出需有专人陪伴。 皮肤准备;病人在术前一天剪鼻毛,清洁鼻腔,预防感染。 如患者为经鼻蝶手术应告知术后为经口腔吸氧。 下列情况暂不适宜手术,有各种感染的如:感冒、发热、咳嗽、痰多 心理指导;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预后,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术后护理,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变. 2头抬高30度以减轻头痛和蝶鞍压力. 3. 保持

7、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呼吸变化. 4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禁止使用牙刷. 5保持鼻部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观察是否有脑脊液漏. 6保持水电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是否有电解质紊乱和尿崩症的发生。24小时尿量大于4000毫升,尿比重小于1.010即可诊断尿崩. 7观察视力视野变化. 8术后早期病人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和擤鼻涕,以防止脑脊液鼻漏发生. 9每周称体重一次.,10.蛛网膜下腔引流管的护理: 1、生命体征的观察 持续引流期间,为防止颅内压力梯度的改变,患者要绝对卧床,根据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瞳孔,认真倾听并重视主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积极预防并发症。 2、引流管

8、固定及放置位置 应从一侧腰部或脊背处引出,以手术薄膜或宽胶布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连接口严格无菌消毒病因无菌胶布固定,以防滑脱,引流袋悬吊在床下20cm高,并经常检查腰穿点有无脑脊液漏。 3、保持引流管通畅 在引流通畅时一般无需冲洗,以免增加感染机会,在引流液中的蛋白絮状物、小血块或挫碎的脑组织可堵塞引流管,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多能再通,如不通则拔除引流管。要严密观察,防止过度引流致颅低压。 4、观察引流液的动态变化 在引流早期CSF多为血性,为了防止颅内压的骤降导致脑疝和大脑皮层桥静脉的出血,短期内不宜过快大量引流,用活塞控制尤为重要,从引流袋底放液不要一次性排空,以阻止空气经引流袋进入颅内。 5、观察并发症的发生 颅内感染、低颅内压、气颅。,术后护理,六、健康教育,1、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保持心情愉快,情绪激动。 2、注意保暖,预防感染,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 3、加强营养,多食新鲜的、高蛋白质的食物,增强体质,使病后机体早日康复。 4、勿抠鼻,预防感冒,滴鼻液按期滴鼻。 5、保持大便的通畅,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避免屏气动作,以免引起脑脊液漏。 6、药物指导,根据医嘱服药,按时、按量服用,逐渐减量,不可骤停。 7、术后定期复查垂体区MRI及视力视野。术后1月、3个月、6个月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出现尿量过多,恶心呕吐等不适时,应立即就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