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单元训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8630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单元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单元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单元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单元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单元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单元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单元训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一、选择题1(2014山东临沂模拟)“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 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 ,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 。 ”引文中两部著作反映出的思想基础是( )A “约定是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B “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C “再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D “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2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

2、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 ”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3 “1525 年 7 月 23 日,这位不受法律保护的僧侣娶了逃亡的修女。婚礼不在教堂,而是在路德的住所举行。路德结婚的消息在罗马,人们怒不可遏。 ”这说明马丁路德( )A开始向现实世俗生活转变B努力实践其“因教称义”的主张C其行为严重背离了新教伦理D坚持国家权力与罗马教会平等4马丁路德主张“君权神授”(君权直接来自于上帝),提出“

3、国家的存在是神的旨意和命令,而君主的权力则是神的意志的体现。 ”这体现了马丁路德( )A否定教皇的权威B思想出现了倒退C主张教会高于国家D与其因信称义的思想相矛盾5(2014河北五校联考)俄国革命家赫尔岑曾说:“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 ”卢梭所痛斥的“这种人的文明”是指( )2A封建的等级制度 B天主教会教权统治C资本主义私有制 D西方的殖民侵略6(2014柳州调研)陈独秀在新青年中写道:“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欧洲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A智

4、者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7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 ,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联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8(2014四川乐山模拟)下图所示名言中, “枷锁”的本质含义应是( )A宗教压迫 B君主专制C法律制度 D自然理性9(2014周口模拟)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 。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B专制统治

5、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D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10(2014吉林长春模拟)康德说:“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而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启蒙。私下运用自己的理性往往会被限制得很狭隘。 ”康德认为实现启蒙人类必须拥有( )A毫无限制的自由B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C追求财富的自由3D私下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11(2014辽宁省五校协作体联考)“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 ,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是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

6、为力” , “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内容应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C启蒙思想 D科学12(2014新乡模拟)下表反映出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趋势是( )事件意义地理大发现视野开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宗教改革否定教会权威启蒙运动理性精神质疑宗教达尔文进化论神学受到严厉考验现代科学及教育发展教会影响力减低A.由理性主义到人文主义B社会思想呈现宗教化趋势C社会思想呈现理性化趋势D由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二、非选择题13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比较。有的西方学者更直接称王阳明为“中国的路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

7、,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传习录材料 2: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 3:当时(1517 年)还是维滕堡大学的牧师的路德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他的大多数主张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的确表明, “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1520 年末,路德和教会彻底决裂将教皇的驱逐训令烧毁;次年,他被召唤出席在沃

8、尔姆斯召开的皇家议会。路德拒绝改变其主张,他说:“除非你们能用圣经或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服我。 ”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1)据材料 1、2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王阳明的基本主张,并概括其思想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2)根据材料 3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路德的哪些观点“削弱了教会的权威”?由此引发的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的社会思潮带来了什么影响?(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阳明和路德思想的相似之处。14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材料 1:16 世纪以后陆续来华的耶稣会士将中国的四书 、 五经带回欧洲并译成拉丁文字,使欧

9、洲人可以直接接触中国的哲学伦理思想。一些传教士所写的较高水平的关于中国文化的著作,在西方也产生了颇大的影响。有不少人认为,中华文明是更开明的文明,有不少可学的东西。正是在这种认识的背景下,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 。在欧洲文明史上,欧洲大地上出现一种对非欧洲文明的“热”是罕见的,它冲击了欧洲人自认为理所当然的“欧洲文化优越感”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 2:我会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

10、为中国人的徒弟。伏尔泰哲学辞典材料 3: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帝国,使用同一种语言,用同一种法律治理,用同一种方式交流感情。任何导师,像孔夫子那样的先生,他们的威望和教诲很容易从这个帝国的某一角落传播到全国各地。没有人敢于抵制流行看法的洪流,后辈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敢于对祖宗制定、世代相传、大家公认的成规提出异议。(英国)大卫休谟(17111776)5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休谟散文集材料 4: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请回答:(1)

11、结合材料 1 和所学知识,说明导致 18 世纪欧洲出现一股“中国热”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材料 2 伏尔泰推崇儒家文化的出发点是什么?材料 3 休谟对中国文化持何种观点?与伏尔泰相比,休谟为什么持这种观点?(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 4 中“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 课后达标检测 321解析:选 D。据题干时间:1543 年,可以判断是 16 世纪宗教改革。宗教改革主要思想主张是信仰得救,即人可以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这与 D 项有类似之处。A 是社会契约思想,C 强调理性,A、C 属于启蒙运动思想,排除;B 项人生而平等思想,属于西方人文精神起

12、源时期的思想。2解析:选 C。从材料看,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人们才可以得到重生,乐园的门大开。因此,他主张灵魂得救,故 C 项与之符合。3解析:选 A。中世纪,婚礼都由基督教教会主持,路德结婚不去教堂,说明他开始6向世俗生活转变,故选 A。4解析:选 A。本题主要考查欧洲宗教改革,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马丁路德主张“君权神授” ,这强调了君主的权力,实际上就是否定教皇的权威,B、C、D 三项的表述不符合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故正确答案为 A。5解析:选 B。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是指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倡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可知卢梭痛斥的对象不是等级

13、制度,故 A 错误。卢梭在伏尔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基础上,还提出了社会契约和主权在民的主张,他比伏尔泰的思想更深刻,更进一步,但他仍属于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并不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 C 项可排除。D 项与材料无关,可排除。故选 B。6解析:选 D。解答时注意题干的信息“陈独秀在新青年 ”及“德、赛两先生”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德、赛两先生”指民主和科学,由此可知智者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三项均不符合,排除 A、B、C 三项 ,只有启蒙运动的“理性”包含民主和科学精神,故选 D。7解析:选 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和分析史料的能力,属于中等题。题干中要求体现启蒙思想家的共同

14、主张。并不是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都主张共和制,如伏尔泰主张君主制,故 A 错误;启蒙思想家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都要求维护私有制,故 B 错误;D与史实不符,故排除。启蒙思想家主张实现权力制衡,所以选 C。8解析:选 B。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他宣称“人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戴着镣铐” ,封建专制就是束缚自由的镣铐和枷锁。9解析:选 A。本题考查卢梭的思想主张,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由“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可知,题干材料强调造成人类不平等的原因是一个人占有他人财产,即将他人的财产据为己有,

15、变成自己的财产,这从本质上说明,财产的私有制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由此可知,A 项为正确答案。B 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C 项是表面现象;D 项不是题干强调的重点。10解析:选 B。 康德认为“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他强调人的重要性,自由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同时,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是指任何人作为学者在全部听众面前所能做的那种运用;“私下运用自己的理性”是指一个人在其所受任的一定公职岗位或者职务上所能运用自己的理性,故排除D,选 B。11解析:选 C。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体现了启蒙思想中主张理性的核心思想。12解析:选 C。观察表中事件及体现的意义,迁移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可判7断西方思想文化呈现理性化趋势,故排除 A、B、D 三项,选 C 项。13解析:第(1)问王阳明的主张从材料中提取;其地位从对理学发展角度及心学地位回答。第(2)问观点提取材料 3 信息,结合马丁路德主张归纳,其影响从宗教改革对欧洲思想界的影响方面归纳。第(3)问相似之处主要从二人主张及总体阶段特征影响角度回答。答案:(1)基本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发明本心。 地位: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2)观点:“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