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历史 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学案(人教版选修4)(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8496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中历史 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学案(人教版选修4)(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高中历史 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学案(人教版选修4)(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高中历史 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学案(人教版选修4)(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高中历史 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学案(人教版选修4)(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高中历史 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学案(人教版选修4)(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中历史 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学案(人教版选修4)(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中历史 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学案(人教版选修4)(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3 课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课标要求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一、少年皇帝 1有利形势 满洲贵族逐渐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_上的抗清斗争大体结束。 2严峻形势 (1)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繁重:郑成功赶走_殖民者,收复台湾后,仍然坚 持抗清斗争;游牧于漠西和_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 势力有待驱逐。 (2)统治的根基不稳:满洲贵族入关后强制实行圈占土地、_等政策造成 的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 (3)辅政大臣专权:康熙帝亲政后,辅政大臣_骄横跋扈,有时侵犯皇权。 二、康熙帝的励精图治 1稳定朝廷秩序 处置_,但禁

2、止株连,稳定了朝廷秩序。 2巩固统一国家 (1)平定三藩之乱:平西王_、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占有西南和东 南广大地区,割据称雄,严重威胁清朝统治。在康熙帝下令撤藩后, “_”起兵反 清。 康熙帝亲自指挥平叛,并大胆起用汉将,重用_,历时八年,平定叛乱。 (2)统一台湾:1681 年,任用_为福建水师提督,率兵攻占澎湖,迫使 _降清。设置台湾府,隶属_省,并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 (3)镇压西北叛乱:漠西蒙古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在_的支持下,引兵内犯。 噶尔丹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 ,完全暴露出分裂清朝疆土的政治野心。 康熙帝三次亲征,先后取得_、昭莫多战役的胜利,最

3、后取得平叛的胜利。 (4)加强民族团结:康熙帝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他崇尚 _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 化的发展步伐。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乌兰布通战役胜利后,在 _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正式接受全体喀尔喀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在蒙藏地区特 封_、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既保护佛教,尊崇活佛,又达到分而治之 的目的。 3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侵略 (1)背景: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扰我国_流域,侵占尼布楚和雅克萨等据点, 抢掠中国当地的少数民族。 (2)概况:康熙帝亲自东巡,了解敌情,制定方略。康熙帝分别组

4、织两次收复 _之战,并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迫使_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1689 年, 中俄双方签订_ ,规定中俄两国以_、额尔古纳河 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以东属中国。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_在内的广大 地区,都是中国领土。知识点一 少年康熙1满洲贵族入关后,满汉民族矛盾一度尖锐,主要是由于满洲贵族在入关后( ) 圈占汉族人的土地 歧视汉族地主 强迫汉族人剃发易服 废除汉族的政治制度 A B C D 2康熙铲除鳌拜的主要原因是( ) A鳌拜目空一切,以首席辅政大臣自居 B鳌拜制造冤狱,处死了苏克萨哈及其子孙

5、C鳌拜大权独揽,不把年轻的康熙放在眼里 D鳌拜专权与皇权专制发生矛盾 知识点二 巩固统一国家 3 “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之宫中柱上。 ”康熙 帝的这番话表明( ) A “三藩”逐渐成为抗衡中央的地方割据势力 B维护民族团结是康熙帝面临的重大任务 C康熙帝面对“三藩之乱”决定用武力平叛 D维护国家主权是康熙帝面临的重大任务 4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中写道:“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他 的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 A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B清军平定三藩之乱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军进入台湾 5康熙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曾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书

6、“万世师表”悬于大成 殿上。这说明( ) 康熙善于学习和创新 康熙尊重汉族文化传统 “尊孔”有利于巩固清朝统治 康熙注意加强民族团结 A B C D 6康熙帝曾说:“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 较长城更为坚固。 ” “施恩”主要是指康熙帝( ) A加强喀尔喀部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B帮助喀尔喀部摆脱漠西蒙古控制 C组织会盟使喀尔喀各部诚心归附 D在喀尔喀地区开始实行盟旗制度 知识点三 维护国家主权 7中俄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 B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部边界问题 C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

7、判解决中俄两国北部边界问题 D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西部边界问题8康熙帝曾评价自己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对历史发展作出的最突出贡 献是( ) A通过抗击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B将清政府的统治扩展到全国 C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尊重和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题号12345678答案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噶尔丹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康熙帝材料二 雅克萨之战材料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时期面临哪几个方面的矛盾?(2)材料三规定的中国领土是什么?有何意义?(3)由以上材料可知康熙帝最大的历史贡献

8、是什么?10阅读下列材料:1960 年 4 月,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毛泽东与老舍先生论及康熙。毛泽东一开口便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他还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

9、签订尼布楚条约 ,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满族进关时兵力只有 5 万多,加上家属也不过 20 万,以这样少的人口去统治那么一个大国,占领那么大领土,管理那么多人口,矛盾非常突出,康熙皇帝便发明了一个统一战线,先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后来又团结了汉族的上层人士,他还学习和继承了当时比满文化要先进得多的汉文化,他尊孔崇儒。在官吏的设置上,凡高级官吏都是一满一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军机大臣都是如此。这样,康熙便非常成功地克服了满族官员少的困难,真正达到了以一顶百的神奇效果。新华网 请回答:

10、(1)列举康熙皇帝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突出贡献。(2)康熙皇帝入关后是如何运用统一战线政策确立并巩固了清朝在全国统治的?(3)从康熙皇帝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重要的历史启示?【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一、1.大陆 2(1)荷兰 漠北 (2)剃发易服 (3)鳌拜 二、1.鳌拜 2(1)吴三桂 三藩 绿营 (2)施琅 郑克塽福建 (3)沙俄 乌兰布通 (4)儒家 多伦 达赖 3(1)黑龙江 (2)雅克萨 俄国 尼布楚条约 格尔必齐河 库页岛 对点训练 1A 2.D3A 由题干材料信息“夙夜廑念”可知三藩势力已危及到中央集权的加强。4D 紧扣题干材料,如“闻

11、海上捷音”等关键信息,并与康熙帝的历史活动相结合分析作答。5D 康熙一生文治武功,注意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重用汉臣,这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用儒家思想加强封建统治。6C 乌兰布通战役后,康熙帝在多伦组织了声势浩大的会盟,调解了喀尔喀内部的矛盾,使喀尔喀部心悦诚服地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7B8C 康熙帝平定叛乱、抵御外敌、稳定边疆,客观上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综合运用 9(1)矛盾:满洲贵族与汉族人民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少数之间的矛 盾。中华民族与欧洲殖民者之间的矛盾等。 (2)领土: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 中国领土。

12、意义:划定两国边界,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维护了中国的主权。 (3)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上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解析 第(1)问要结合康熙帝即位后的历史背景分析;第(2)问,通过识图获取历史信息,结合教材回答;第(3)问应明确关键词“最大”两个字。10(1)三征噶尔丹,控制新疆;进兵西藏,维护西南稳定;统一台湾;反击沙俄,签订 尼布楚条约 ,维护国家主权。 (2)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团结汉族的上层人士;重用汉族官员;全面学习和继承 汉文化,尊孔崇儒。 (3)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 教材问题解答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1康熙帝巩固中国统一的举措表

13、现在哪些方面?提示 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设台湾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加强对汉蒙藏族的宗教 文化控制;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划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线。2康熙帝是怎样维护国家主权的?提示 康熙帝亲自东巡,了解敌情,制定方略,提出了在黑龙江两岸筑城屯田,派兵永 驻的战略方针。康熙分别命令都统彭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组织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康熙 帝运用军事外交手段,迫使俄国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1689 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 都是中国领土,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 二、学习延伸明朝修了十多次长城,而清朝却不修长城,结合康熙帝的这两段话,请想一想,清朝为何不修长城?提示 清朝通过施恩于喀尔喀、多伦会盟,加强了蒙古各部的团结,结束了他们内部长 期的纠纷,密切了他们与朝廷的关系,使之成为保卫边疆的重要力量。这样就可以众志成城, 不用修长城了。再者康熙注意以德治民,凝聚了民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