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政治 时事集锦 如何看待“南京经验”问题 ?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6829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政治 时事集锦 如何看待“南京经验”问题 ?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5年高考政治 时事集锦 如何看待“南京经验”问题 ?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政治 时事集锦 如何看待“南京经验”问题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政治 时事集锦 如何看待“南京经验”问题 ?(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如何看待如何看待“南京经验南京经验”问题问题 ?时事评论背景:“筑梦之塔”摄人心魄,地面投影气势磅礴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上,一场声光电的视觉盛宴,让人大呼过瘾。而这一切的耗费,只有数千万元。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南京经验”问题 从 2009 年申办之日起,“节俭”就成为南京青奥会的主题词。虚拟海外传递替代实体火炬传递,场馆多靠“借用”,开幕式演出人员更多采用青年志愿者相比索契冬奥会的 500 亿美元、巴西世界杯的 160 亿美元,南京青奥会 18 亿元人民币的预算,看上去“寒酸”,却别具价值。这不仅是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项政策的落实,更以亲身实践向国际社会“论证”了节俭办好大型赛事的

2、可能。承办一次大型赛事、展会,对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而言,都是一次难得的形象展示。然而,人们常常把“热情好客”理解为吃住上档次、接待上水平,把“城市名片”理解为高大宏伟的摩天楼、美观大气的体育场馆,把“盛会记忆”理解为流光溢彩、一掷千金的开闭幕式。这种认识之下,光鲜的“面子”往往喧宾夺主,赛事、展会的精神内涵反而鲜受关注。观念认知上有误区,政策选择上存两难。短短十几天,迎接人数众多的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记者和庞大的境内外游客,必然需要大量体育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与之配套。这样一来,赛事过后场馆等出现闲置难以避免。国际上,有“后奥运会低谷效应”之说。这种现象不仅困扰着国际奥委会,更成为赛事举

3、办国的一大负担。南京青奥会本着“能改不建、能修不换、能租不买、能借不租”的原则,向节约要效益,经费大大压缩。可见,破除“后奥运魔咒”并不难,节俭简约同精彩纷呈也并不矛盾,在办赛之初便未雨绸缪,就能调和好节俭办赛与精彩办赛之间的关系。节俭办赛事不仅仅是个谁来埋单、盈不盈利的问题,而是彰显着一种发展理念、一种文明态度。这才是最能赢得世人尊重的形象。俗语有云:“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节俭之美,向来是世界各国所尊崇的文明价值。重树奥林匹克运动的节俭理念,不仅有利于形塑青年人的价值观,更将推动奥运本源、体育本质的回归,这必定是一笔难得的奥运遗产。对正在申办冬奥会的北京而言,利用好南京青奥

4、会的经验,也可为天平上“成功”这一端,增加一个重量级砝码。不事铺张、务实建设,同样是城市发展所应有的理念。讲档次、摆阔气的不良风气泛滥成灾,不看经济水平、不讲公众需要、不顾后期效果的拍脑袋决策大行其道,除了批量制造水泥森林,于文明进步又有何益?如何让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化的民生效率?如何让像传统民居之类的历史遗存得到最佳的保护?将民本观念体现于每个细节中,正需要从“节俭”二字上找出路。- 2 -绽放城市的节俭之美,城市才能变得更有品位内涵,才能打造出节俭这张最好的城市名片。节俭从来就不是迂腐落后的代名词。期待南京青奥会的简约清新之举,涵养出务实干练、不尚虚荣的社会风气,成为节俭办盛会的“南京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