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人民版,四川专用)讲义:第5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 命(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4280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人民版,四川专用)讲义:第5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 命(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人民版,四川专用)讲义:第5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 命(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人民版,四川专用)讲义:第5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 命(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人民版,四川专用)讲义:第5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 命(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人民版,四川专用)讲义:第5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 命(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人民版,四川专用)讲义:第5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 命(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人民版,四川专用)讲义:第5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 命(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5 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四川考纲】 1.1840 年至 1900 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课标提示】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一、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更加激化。(2)连年自然灾害。(3)洪秀全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拜上帝会”组织。2历程(1)爆发:1851 年初,洪秀全在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2)政权:永安封王,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3)定都:1853 年,攻占南京,改名

2、天京,定都并与清王朝对峙。(4)全盛:北伐、西征、天京突围的战斗,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5)转折: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6)失败:1864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3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Error!Error!(2)资政新篇Error!Error!4作用及教训(1)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2)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1)判断: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而非民族矛盾

3、的激化。()(2)判断:(2008上海单科,11,改编)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3)选择: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依据应是(C)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 资政新篇的实施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D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4)思考:课堂上有的同学提出:“鸦片战争是导致太平天国爆发的主要原因” 。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答案: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太平天国是民族矛盾推动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其主要斗争矛头是腐朽的清政府。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1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关系2太平天国运动对近代化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

4、了清王朝的统治,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它仍没有摆脱旧式政权的影响,专制、等级色彩明显,又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备课札记二、辛亥革命1历史条件(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队伍的壮大。(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和中国同盟会的成立。(5)军事基础: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高潮到来。2兴起武昌起义(1)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兴起。(2)革命主力:以湖北新军为主。(3)时间:1911 年 10 月 10 日。(4)结果:攻占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5)影响:各省响应,清朝统治土崩

5、瓦解。3发展中华民国成立(1)时间:1912 年元旦。(2)领导: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3)性质:是以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4)临时约法Error!Error!4结果、性质、历史功绩(1)结果: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 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2)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历史功绩Error!Error!(1)判断: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2)选择:(2012广东文综,16,改编)对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评价,正确的是(A)A张扬民主意识 B实现民族独立C结束专制独裁 D确立民主

6、宪政(3)思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在充分考察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颁布的,结合其内容论证上述观点?答案:主权在民体现了西方民主的基本特征,三权分立制参照了美国,责任内阁制效仿了英国。1辛亥革命可归纳为“一、二、三”一个纲领:三民主义。两个组织:兴中会和同盟会。三项成果:推翻清政府、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可归纳为“一、二、三”一个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两大影响: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从法律上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三项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封建制度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关系封建制度包括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制度、经济上的

7、封建土地所有制等。简单地说,封建制度是国体,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政体。因此,中国的封建制度被推翻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的完成;封建统治结束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事件是辛亥革命。备课札记聚焦重点 史论突破重点一 农民战争的壮丽悲歌太平天国运动史论要点要点 1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根本原因:封建统治者的沉重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2)外部原因:外国商品的倾销使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变动,手工业者破产,激化了阶级矛盾。(3)直接原因:广西灾荒,人民起义不断。要点 2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提示: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背景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提出于太平天国

8、衰落时期经济主张企图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群众基础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不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作用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没能实施性质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史料印证1 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体现在哪里?答案 绝对平均。2 资政新篇的空想性体现在哪里?答案 脱离农民战争实际。3(2010山东文综,11,改编)某同学在记录课堂笔记时写道:太平天国运动提出的某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请结合所学史实加以说明。答案 天朝田亩制度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重点二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与反思近代

9、前期农民战争的革命性和局限性史论要点要点 1 近代前期农民阶级抗争体现的革命性有哪些?提示:(1)太平天国运动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对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3)义和团运动中打出了“灭洋”的挽救民族危机的旗帜,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粉碎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迷梦,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要点 2 近代前期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表现在哪里?提示:(1)从经济上看,是分散的小生产者,目光短浅。(2)从政

10、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和口号。(3)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4)从组织上看,作为小生产者,因其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史料印证1最能反映义和团运动革命性与局限性的史实是什么?答案 提出“扶清灭洋”口号。2太平天国运动中最能体现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典型事件是什么?答案 天京变乱。重点三 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史论要点要点 1 全面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提示:(1)目的: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2)内容:国家主权

11、的归属及人民拥有的自由权利和义务,确立起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保证民主共和制度;实行责任内阁制度。(3)评价: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4)思想: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思想的主张:如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孟德斯鸠);人民主权(卢梭);天赋人权(伏尔泰)等。要点 2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失败”和“胜利”?提示:(1)失败: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赶走外国侵略者、废除不平等条约,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2、并未改变。(2)胜利: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革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完成了这一阶段的历史任务,并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史料印证1史料一的规定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答案 从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2根据史料三分析,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答案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3(2013课标全国,29,改编)现代化是晚清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试举例说明,辛亥革命如何在思想方面促进中国现代化?答案 辛亥革命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识图读表 释史明义一、读图释义图 1

13、 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读图要领:(1)图片背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期间,分别在定都天京和天京变乱后颁布了两个纲领性文件。(2)图示内容:两纲领前者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后者符合时代潮流;前者反映农民利益和要求,后者反映作者个人经历;二者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张是相反的。(3)应用提示:根据图片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纲领的认识,运动的评价、性质及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历程等。图 2 大总统誓词读图要领:(1)图片背景:武昌起义成功后,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 年元旦宣誓就职。(2)图示内容:誓词中的“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 ,是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的具体表现。

14、(3)应用提示:根据图片考查三民主义的内涵、评价及中华民国成立和辛亥革命的影响等。二、读表释义辛亥革命比太平天国新发展的表现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组织形式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教”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领导阶级旧式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思想、纲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天朝田亩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平等、自由思想,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斗争目标“人间天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合作探究:辛亥革命比太平天国运动有新的发展,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次历史巨变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背景上: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3)阶级力量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4)思

15、想上:资产阶级启蒙思想、革命思想已在中国广泛传播。知古通今 中外链接辛亥革命与中国的社会转型(1)辛亥革命是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辛亥革命是经济工业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 ,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实业救国”潮流的发展,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显著发展。(3)辛亥革命是思想近代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

16、解放。应用体验热点材料:华夏经纬网 2013 年 9 月 23 日讯:两岸新闻交流活动“中气十足看湖北、两岸新媒体荆楚行”于 9 月 23 日湖北武汉正式拉开帷幕,来自两岸 26家媒体共同参与此次活动。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以其历史的重要意义与今日的现实意义成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参访对象。思考:(2012浙江文综,39,改编)结合所学说明辛亥革命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答案:(1)历史意义:推翻 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2)现实意义:促进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等。四川历史1天京变乱后,石达开率领精锐部队出走。后来,在四川大渡河陷入清兵包围,全军覆没。2保路运动:四川人民自办铁路,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的压力,要将路权收归国有,四川人民奋起反抗。清廷派湖北新军前去镇压,造成武昌空虚,为武昌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