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2888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民版必修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整合专题整合 专题思想 一、把握一条线索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以欧洲为中心到美苏两极格局,再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 现。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归根结底取决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 衡的必然结果。 二、构建知识网络三、专题拓展: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历程 (一)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基本特征 欧洲为中心(一战前)欧美为中心(一战后)美苏为中心(二战后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20 世纪 70 年代后)。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两极格局形成: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

2、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 对峙、 “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 2美苏争霸: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 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 20 世纪 60 年代解体; 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 替;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3走向多极化: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到 80 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发 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

3、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 4两极格局解体: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 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5多极化趋势加强: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在加强。历史讲堂 选择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技法(二) 四、逆向型逆向型选择题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或错误的选项。关键词有:“不正确的是” 、 “不包括” 、 “不属于” 、 “错误的是”等等。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意,正向和逆向思维并用。具体讲:首先根据题意用正向思 维,找出符合史实的选项,然后再用逆向思维,把符合史实的选项删除,剩余的选项就

4、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选项答案以后要再复核一下,以防止未按照逆向选择要求答题。【例 4】 1961 年 8 月 13 日,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间修筑了一道“柏林墙” ,1989 年, 柏林墙被推倒。如果以柏林墙为题,写一篇有关二战后国际关系的论文,论文反映的主 题肯定不能包括( )。 A欧洲政治地理格局的变迁 B国际局势的紧张与缓和 C欧洲联盟又将增加新成员 D大国关系对时局的影响 解析 “柏林墙”的产生是“冷战”的产物,反映了东、西德之间的对峙。论文的主题肯定可以包括 A 项。柏林墙的出现是国际局势紧张的产物,而它的推倒也是国际关系缓和的表现。答案 C 五、组合型 组合型选择题一般有三个组成

5、部分:表述某种关系的题干;带序号的事件;由不同序号 组合的选项。此类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密、范围大、角度广、层次多、综合性较强。 解题对策:(1)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 (2)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 下正确选项。有的题目经过一次排除可能还无法得出正确答案,则须经过多次排除,才 能得出正确答案。 (3)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 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 (4)选基顺藤摸瓜法。即根据自己能够熟练掌握的知识先确定一个或两个正确的选项,以 此作为基点,然后以此

6、对其他各选项进行比较辨析,顺藤摸瓜,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例 5】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进 入新世纪,国际形势跌宕起伏,复杂多变。造成“国际形势跌宕起伏”的原因主要有( )。经济利益 领土争端 民族、宗教问题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A B C D 解析 从当今世界的情况看,起因于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基本的、广泛的;起因于领土争端的冲突是长期的、棘手的;起因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纷争有膨胀的趋势,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可低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不安定的因素,有可能导致地区冲突甚至引

7、发局部战争,这是对国际安全新秩序的最大挑战,故选 C。答案 C 六、探究型 探究型选择题是伴随新课改而流行的一类选择题。此类题目以“研究性学习”为依托, 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怀疑、批判、探究以及价值判断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 性能力。探究型选择题的特点是通过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解题的关键是:先阅读材料,再结合探究情景挖掘有效信息,最后把握主题找出答案。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探究型的题目有增加的趋势,但是新材料只是依托,或者 说是一种形式,历史学科知识点与能力的考查才是本质与核心,所以解答这类新题目关 键在于抓住本质与核心的东西。 【例 6】 有人曾这样叙述自己的

8、生活经验:“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 都不可以走,现在可以到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 ”根据你 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位年轻旅行者的国籍是( )。 A法国 B苏联 C土耳其 D民主德国 解析 由“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可知,该国家曾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 A 项;再由“最近又换了一种钱”可判断该钱币为欧元,德国是欧元区国家。答案 D 七、综合型 综合型选择题是多种类型选择题的复合。有的是材料型与因果型的结合、有的是目的型 与表述型的结合等等,解答此类选择题的方法可谓不拘一格,比较灵活。 【例

9、7】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 任何主义,而是反对全人类共同的敌人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美国政府能够 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成立 D华约成立 解析 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 ,是二战后美国借助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欧洲的手段。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即可得出答案。A、C、D 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故选 B。答案 B 时空坐标专题规范专项练(六) 专项一 高考命题角度练 角度一 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 1两极世界解体后,西方还有许多人没有摒弃冷战思维,

10、如今的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就是 其中的表现之一,冷战思维最本质的特点是( )。 A意识形态的对抗 B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C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 D依靠军事组织维护各自的利益 解析 广义的冷战思维指在冷战期间在两大集团对峙,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种思维模式,其产生的基础是资产阶级狭隘的国家主权与利益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套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狭义的冷战思维特指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的保守势力妄图建立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的一种意识与观念。答案 A 2一位西方的外交官说:“它(不结盟运动)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个只作出 消极反应的运动,它太有

11、用了,因此不会消失。 ”这说明不结盟运动( )。 A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世界局面 B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宗旨C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 D积极帮助亚非国家获得“独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不结盟运动的理解能力。不结盟运动的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和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 ,实行全面裁军,销毁核武器。答案 B 31983 年 7 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演讲中称:“今后日本作为国际国家应同经济力 量相称地在政治方面也积极发言并履行义务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 ”这 反映了( )。 A中国的崛起已经引起日本的关

12、注 B经济实力增强使日本政治诉求提升 C日本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政治影响 D日本已经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解析 审题时注意题目中的时间“1983 年” ,此时的日本已经是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材料信息日本“在政治方面也积极发言并履行义务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反映了日本希望成为政治大国的诉求。故选 B。答案 B 角度二 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角度命题 4下列图片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它们的出现都是由于( )。A两极格局框架的奠定 B北约与华约的激烈对

13、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美国与苏联的冷战对峙 解析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A 项错误;北约与华约的成立是美苏冷战的产物;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趋向多极化,C 项错误。故综合四个选项,D 项最佳。答案 D 5古巴导弹危机已经走过 50 个春秋。危机时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曾说: “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这必定会导致这样的结论: 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到无核的世界” 。这表明古巴导弹危机( )。 A客观上缓解了冷战期间的国际紧张局势 B美苏核均势下的一次争锋 C由美国发起并以苏联妥协告终 D拉开了美苏双方冷战的序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两

14、极格局之下美苏关系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 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故排除 C;拉开冷战序幕的是“铁幕”演说,故排除 D;古巴导弹危机是以苏联最终撤回导弹美国胜利而告终,说明当时战略优势是在美国方面,故排除 B。答案 A 6 “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1948 年,英、法等 16 个国家成立 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在这种合作的气氛下,1950 年 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支付同盟。 ”这说明马歇尔计划( )。 A促进了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B加快了欧洲的复兴 C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 D对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

15、用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马歇尔计划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欧洲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促进了欧洲的合作,这说明马歇尔计划对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故选 D。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 D 角度三 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 71949 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明确:“我认为,那种以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和俄国人坐 下来解决问题的想法是错误的。只有当西方具备了坚不可摧实力的时候,斯大林才会来 听听美国的谈判条件是什么。 ”下列事件体现了艾奇逊观点的是( )。 A德国被一分为二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美国从越南战场撤兵 解析 首先从时间上可以排除 B、D 两项

16、。B 是在 1972 年,D 是 1975 年。材料反映美国要联合西方建立强大武装实力,对抗苏联,故 C 正确。答案 C 8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 19471948 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 的“关键词” ,请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 B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 C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关贸总协定 D雅尔塔体制、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解析 1946 年 3 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铁幕”演说。1947 年 3 月,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1948 年美国开始实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1949 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1947 年,美国、中国等 23 个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二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