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1468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8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1.8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物质在水中的结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能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2.了解晶体形成的几种方法。 3.学会有关物质结晶的简单计算。课堂学习设计课堂学习设计课前练习1.我们知道晶体是在 过程中有固定的 的固体;非晶体是在 过程 中没有固定的 的固体。2.下列关于食盐熔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对食盐加热,食盐就一定熔化D.当温度达到食盐的熔点时,食盐就一定熔化C. 当食盐温度达到其熔点且继续加热时,食盐才会熔化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 ( )A.熔化时是否需要吸收热量 B.熔化时是否有温度 C 熔化时的温度是否保持不变 D.熔化时是

2、吸收热还是放出热 科学探究 一、晶体的形成1.观察硫酸、铜、云母、食盐等晶体的外形。(颗粒小的可用显微镜观看)结论:每种晶体都有一定的 。观察硫磺粉、红磷等非晶体的外形。结论:非晶体没有规则的 。讨论 l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有哪些?答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有两个:(1)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固定的 熔化温度;(2)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非晶体则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2.晶体的形成。(1)蒸发溶剂的方法。当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设温度保持不变),便会余下晶体,如我们吃的食盐就是通过海水晒盐得到 的。具体方法是:海水食盐晶体。蒸发浓缩、蒸发结晶蒸发溶剂得到晶体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得到溶解度 的

3、固体物质,如得到食盐。(2)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实验 先配制一杯 7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一滴硫酸铜饱和溶液,滴在有凹穴的 玻璃片上,可以观察到有 。说明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也可以得到晶体,这种方法一般可以用来得到溶解度 的固体 物质。如得到硫酸铜、 等物质。(3)事实上以上几种方法都是综合起来使用,即先通过加热使溶液浓缩,再将溶液冷却,使溶液中的 物质结晶析出。课内练习1.晶体与非晶体相比,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晶体有 ;二是晶体有 。2.从溶液中形成晶体的过程叫结晶,结晶的方法通常有两种:(1) ;(2) 。3.某物质的溶液 250 克,蒸发掉 20 克水,温度恢复到 t,有

4、 5 克晶体析出,若再蒸发掉 20 克水, 将温度恢复到 t,又析出 10 克晶体(晶体均不含结晶水)。则该物质在 tC 时的溶解度是 ( )A.25 克 B.50 克 C.15 克 D.195 克课外同步训练课外同步训练基础过关1.在玻璃、松香、食盐和石蜡中,有一定的几何形状的是 ;有一定的熔点的是 ,这种物质在熔化时的温度 。2.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采取的方法应是 ( )A.蒸发溶剂的方法 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 D.升高温度的方法3.将 8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 20,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是 ( )A.水 B.不饱和溶液 C.仍是饱和溶液 D.可能是饱和溶液4.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得到晶体的过程中(晶体不含结晶水),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解度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深化提高5.t时 A 物质的溶液,第一次恒温蒸发 10 克水,结果没有晶体析出,第二次恒温蒸发掉 10 克水, 结果析出 2 克 A,第三次再恒温蒸发 10 克水。下列有关晶体析出质量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大于 2 克 D.一定等于 2 克C. 一定小于 2 克 D.一定大于或等于 2 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