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案(中图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1387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案(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案(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案(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案(中图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案(中图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案(中图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案(中图版必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二节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第 1 课时课时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 影响。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采集和狩猎阶段 (1)影响因素: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生存和发展受自然界气候、 地形、动植物分布的制约。 (2)人类活动分布区:少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2农业社会阶段 (1)基础条件: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是人们主要的生活来源。平坦的地形、肥 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

2、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是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 (2)人类活动分布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 3工业社会阶段 (1)基础条件:能源资源、金属资源、交通状况,是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 (2)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往 往能形成重要的工业区。 a资源型工业基地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和 组合状况是影响工业布局 的重要条件一些工业基地往往分布 在矿产地附近 b.临海型工业基地 无大型铁矿、煤矿等资源优 势,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 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对 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工业基地往往分布 在港口附近 4后工业化阶段 (1)影响因素:

3、由于新技术的兴起,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 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2)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分布 新技术产业大都要求四季温差小,温度、湿度 适中,空气清新,无污染或污染很小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分布在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优越的环境可以吸引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 效率,从而形成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有关采集和狩猎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 B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很少受地理环境影响 C人类的繁衍生息比较活跃 D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较强 答案 A 解析 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改造和

4、利用自然的程度差,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地理 环境,生存发展受自然界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的制约。只有在少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 地区,人类的繁衍生息才比较活跃。 2农业社会阶段,不属于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的是( ) A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B印度河流域 C尼罗河下游 D刚果河流域 答案 D 解析 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是尼罗河下游、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 长江流域。 3资源型城市兴起于( ) A采集和狩猎阶段 B农业社会阶段 C工业社会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答案 C 解析 资源型城市兴起于工业社会阶段。重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往往伴随着城市的兴 起。 4下列关于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

5、正确的是( ) A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在各历史阶段是一致的 B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社会发展逐渐增强 C优越的自然环境是农业文明产生的重要自然物质基础 D工业社会阶段,工业生产的分布对矿产资源的依赖使工业生产只分布于矿产资源 丰富的地区 答案 C 解析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随着时代而发展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同 时,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减弱,人类活动对陆地地理环 境的依赖减弱。 方法技巧练 方法 案例法理解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匹兹堡最初只是印第安人的小村镇,18 世纪中叶,人们在该地发现了大型富 铁矿

6、和煤矿,钢铁工业随之兴起。 材料二 到“二战”前后,匹兹堡成为美国经济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是美国的“钢都” 。 “二战”结束后,军火需求量剧降,匹兹堡钢产量削减一半,不少钢厂倒闭,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匹兹堡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经济基础钢铁工业在国外竞争和需求 下降的双重打击下已经名存实亡,其经济也不断衰落。 材料三 匹兹堡迅速对经济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经济结构从单一的钢铁工业向 多样化的服务行业转变,由此而化险为夷。在整个 80 年代,匹兹堡地区丧失了 12 万个制 造业就业岗位,同时创造了 11.5 万个新就业岗位,这些就业机会大都在教育、保健和研究 部门,其中先进科技

7、领域发展最为迅速。 材料四 从 90 年代开始,人们在匹兹堡看到的另一个变化是一批总部设在该市的百年 大公司,如海湾石油等纷纷做出重组或改变经营方向的重大举措;另一类公司已在匹兹堡 市内外安营扎寨,这批公司主要是高科技的保健产品制造商、因特网软件制造公司和 IBM 的计算机软件子公司。在上述 3 600 家公司中,这类公司占了一大部分。 (1)从匹兹堡市的起源看,其主导区位因素是 _。 (2)18 世纪中叶,匹兹堡市得以迅速发展的技术条件及区位条件是什么? (3)分析 “二战”后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匹兹堡经济衰落的原因。(4)根据材料分析匹兹堡经济得以重新崛起的原因。 答案 (1)资

8、源 (2)第一次技术革命极大地刺激了其工业发展,而这里又有丰富的煤铁 资源,且靠近五大湖,工业用水充足,水陆交通便利,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3)生产结 构单一,工业生产集中于煤炭、钢铁等部门,钢铁工业是其经济基础;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及结构;发展 科技,繁荣经济;改善交通网,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解析 匹兹堡最初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 “二战”前后,处于工业化阶段,成为美国经 济最繁荣的城市之一、美国“钢都” 。 “二战”之后,经济衰落。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进 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 方法技巧 案例法是学习人文地理常用的方法。主要

9、利用一个典例的案例来阐释某一类问题产生 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案例法的关键要学会举一反三,注意知识的迁移。一、选择题 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 ,据 此完成 12 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2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

10、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 1.D 2.B 解析 读图可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 长。农业社会以植物性能源为主,获取薪柴可能导致地表植被的破坏,产生土地荒漠化和 水土流失现象。 3有关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凡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都有城市出现 工业革命后,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 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 英国的伯明翰、美国的匹兹堡都是以煤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 随着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已无影响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有些自然资

11、源丰富的地方,或因地形复杂,或因气候恶劣等原因,并未形成城 市,甚至人烟稀少。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些资源的数 量确实在减少。但是,靠近原料地、燃料地仍是工业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 因素,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仍有着巨大的影响。4有关农业社会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采集和狩猎的果实和动物 B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 C人类逐水草而居 D世界最早的农业文明出现在欧洲 答案 B 解析 A 项是采集和狩猎阶段的方式,C 项指畜牧业中的游牧业,D 项世界最早的农 业文明出现在亚洲和非洲。 读下图,回答

12、56 题。5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 两地农业发展多取决于灌溉水源 两地多为粉砂性土壤 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 重 两地皆全年少雨 A B C D 6下列关于图中两地生产、生活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右图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 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右图所 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 出现右图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质 A B C D 答案 5.A 6.B 解析 第 5 题,左图是我国新疆特有的坎儿井,是一种利用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灌溉 农田的水利设施。右图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窑洞。两地多为粉砂性土壤,但黄土高原因 夏季的暴雨加上黄土疏松的土质,水土流失严重。第 6 题,黄

13、土高原不是主要牧区,也不 是水稻产区,故选 B 项。 二、综合题 7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人们把“天府”与“物华天宝、安居乐业”联系起来。叫做“天府”的地方应该自然 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中国历史上曾有关中地区、成都平原、华北北部(燕京一带)、江淮 以南地区、太原附近、闽中(福州及其西南一带)及盛京(沈阳一带)等 7 个地区被称为“天府” 或“天府之国” 。2008 年,中国评选出新的十大“新天府” 。(1)简述历史上的“老天府”分布地区的共同优势条件。 (2)除成都平原外,其余的“老天府”在“新天府”的评选中黯然落选,你认为其原因 是什么? (3)古人对天府的描述是:“水旱从人,不知饥

14、馑” ;“民丰物阜” 。评选专家给出的 “新天府”标准是:应该是人人向往的居住地,幸福感较高,是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的区域。 这说明与“老天府”相比, “新天府”的评选标准更重要的是考虑 _。(4)三江平原从解放初的“北大荒”到“北大仓” ,再到 1999 年,北大荒全面停止开荒, 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 ,现又被评为“新天府” 。试分析产生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答案 (1)都分布在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好的地区。 (2)人口急剧增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3)人地协调发展 (4)解放初,随我国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开垦了“北大荒” ;经过几十

15、年 的开垦, “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由于过度开垦使原有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所以国 家出台了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的政策,湿地面积缩小趋势得到 了遏制。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这里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且区域内环境 优美,污染很小,因此被评为“新天府”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由题干 “天府”所在地自然条件优越,结合图示,依据自然区位的诸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由“老 天府”所在地可知,大部分“老天府”现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环境破坏严重,从而落 选“新天府” 。结合古人对天府的描述和专家对“新天府”的评选标准,可以看出人地协调 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是“新天府”的共性。三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