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189676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ppt培训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经济学教程,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国际经济学教程,重点掌握,出口的贫困化增长原理及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意义 相互需求方程式 对机会成本与相对价格概念的评价,主要内容,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 第三节 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一、比较优势与劳动价值论 无论是斯密还是李嘉图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 西方学者认为比较利益说不能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机会成本概念,主张用机会成本的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存在。 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劳动价值论难以对现实生产活动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机会成本概念的引入成为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一

2、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1936年哈伯勒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引入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根据机会成本理论,一种商品的成本是再生产一单位此种山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产量,哈伯勒做出结论: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在这种商品的生产商具有比较优势。 机会成本的差异取代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突破了李嘉图理论的内在局限性,二、机会成本与相对价格,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两国,两产品模型 假设在封闭经济中,A国为多生产1单位的产品X就必须放弃2/3单位的Y产品,则X产品的机会成本是2/3单位的Y产品。同时B国X产品的机会成本是2单位的Y产品。X产品的机会成本在A国要比B国低,因此A国在X产

3、品上相对B国具有比较优势,同理B国在Y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运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A,B两国X产品、Y产品的生产可能性组合,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教材,P29 图3-1的两张图,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以下的组合也可行,但是不是高效率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都向下倾斜,表明如果两国想要生产更多的X产品,就要放弃Y产品的生产 固定机会成本包含以下内容: 一,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是完全替代品或者在两种商品中要素比例相同。 二,同一要素的所有组成是相同的,或者说具有同等的质量,第一节 比较优势

4、与机会成本,即使机会成本固定,由于各国之间的机会成本不同,依然有贸易的可能。 在A国Px/PY=2/3,相反PY/Px=3/2;在B国Px/PY=2,PY/Px=0.5。这表明A国的Px/PY值低于B国的,A在X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同理B在Y的生产商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为各国间的贸易提供了基础,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三,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现实条件下,一国在生产中面临的不是固定的机会成本。递增的机会成本意味着一个国家为了获得每多生产1个单位某种商品,必须减少越来越多另一种商品的生产。在此种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跳凹向原点的曲线。,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

5、成本,教材P31 图3-2,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我们将每多生产1个单位的X商品而少生产的Y商品的数量成为X对Y的边际转换率。 假设A国在A点得斜率是1/4,在B点斜率是1,可以看到沿着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越来越多的X,机会成本不断地增加。 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在于:一,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要素不同质。二,生产要素的比率不是固定不变的。,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相对价格是两国不同比较优势的表现,也是两国贸易的基础 A国和B国专业化生产比较优势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会不断递增,一旦相对价格达到同一水平,分工停止,贸易就在这一价格上达到均衡。两国最终消费水平会大于不存在贸易时的消费水平。,

6、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一、相互需求方程式的提出及基本内容 简单的数字说明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单一要素图中数字表明单位劳动可以生产的X产品与Y产品的数量。 可以看出:A国比较优势在于生产X产品,而B国比较优势在于生产Y产品。,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价格区域解释 A国用X产品交换Y产品,国内交换比率为10X:15Y B国用Y产品交换X产品,国内交换比率为20Y:10X A、B国进行国际贸易条件:A国在国际市场上能用10X换15YB国在国际市场上能用20Y换来10X 则价格区域为10:1510:20,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15Y16Y 10X 17Y18Y19Y20Y,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

7、从原点射出的射线代表着X产品与Y产品的价格比率。 这条射线离哪个国家的国内价格比率线越近,则该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便越小。 射线离哪国的国内价格线越远,则该国加入国际贸易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确切比率从图中难以确定。,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二、相互需求方程的解释 相互需求理论提出者: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 理论内容:现实的国际贸易条件是使得双方出口的总收入恰好应该能够支付双方的总进口时形成的价格。,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A国出口X,B国进口X.在b图中,当X的相对价格高于均衡水平时,出口进口,X产品的相对价格将降到均衡价格水平.反之亦然。 世界市场价格的上、下限是A、B国国内的交换比率P

8、EA、PEB,而X产品的真正价格是由出口=进口决定的。,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例:加入汇率因素C图:进口出口 图:两国货币值的 比率 价格决定机制:供求关系,45o,第三节 出口的贫困增长,一、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一国生产规模的扩大,即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推移,沿着原有优势推进,即如果该国原有优势在。于生产某种产品,现在进一步扩大该种产品的生产,但由于原有的贸易比较优势不变,贸易出口的扩大不仅没有使得该国的福利有所提高,反而因为出口增加而有所下降。 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该国的贸易条件由于扩大出口而恶化。,第三节 出口的贫困增长,O,A,C,PPC2,图3-12 出口的贫困增长,第三节

9、 出口的贫困增长,生产可能性曲线从PPC1向外扩张PPC2,意味着生产能力的扩大,生产点A外移到A,生产增加的同时,贸易出口也因之得到增长,但是贸易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世界价格线在该国生产扩大、出口增加后发生变化,从TW移至TW,斜率变化即价格变化,结果是出口增加,价格(贸易条件)下降,即单位出口换得的进口下降,总体福利水平下降。即消费点从C下降到C,第三节 出口的贫困增长,二、出口贫困增长的条件 1.单一经济的发展中国家 2.国际市场上的大国,出口商品为初级产品 3.产品价格弹性小 4.出口导向型经济,严重依赖出口只有上述条件具备时,出口的贫困增长才会发生。否则,则会出现不同的情况。,第三节

10、 出口的贫困增长,O,Y,X,C,I,A,(a),在(a)中,尽管国际价格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尚不足以造成该国福利水平的下降;,第三节 出口的贫困增长,在(b)中,由于该国是个小国,对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不会产生影响,而且世界对于该国的出口是可以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全部吸收的,因此出口的增长带来了福利水平的提高,无差异曲线离原点的距离加大了。,O,Y,X,C,I,A,(b),第三节 出口的贫困增长,三、出口贫困增长的政策含义及对其的评价,O,Y,X,C,I,A,第三节 出口的贫困增长,(一)产业结构转化的重要性从长远着眼,调整产业结构,尽早完成从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向制成品出口的转化。(二)平衡出口

11、量与出口价格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注意价格与出口数量之间的平衡。,补充资料: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贸易地理结构新兴国家 战略 伙伴 地理方向 贸易商品构成主要商品贸易额增加 整体形势继续向好,但依旧存在许多问题 对外贸易方式一般贸易方式增长快于加工贸易民营企业增长强劲,贸易地理结构,对新兴国家出口份额增加东盟、南非、俄罗斯、巴西 出口增速:45103% 高于平均增速 35.2% 出口占比: 9%、 0.7%、 1.7%、1.5% 提高百分点 0.4、 0.1、 0.2、 0.3 贸易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比重提高对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贸易依存程度下降 主要贸易伙伴地位稳定 前十位:欧盟

12、、美、日、东盟、香港韩、台、澳、印、巴,贸易商品构成,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继续好转,i与c回暖,全球企业普遍处于继续回补库存阶段 主要商品进口资源型产品、机电产品大幅增长国内需求的持续增长推动大宗商品进口Q、P齐升出口机电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4170亿美元,增长35.9%,占比59.1% 存在问题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致T持续恶化;贸易摩擦加剧)关键技术设备、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战略资源的进口依赖程度显著提高(石油进口依存度:1995年(7.6%)、2010年(35%)、2020年(60%),对外贸易方式,一般贸易方式增长快于加工贸易出口增长速度 进口增长速度 一般贸易 37%

13、 45% 加工贸易 30% 36% 民营企业增长强劲 外贸经营主体 出口增长速度 进口增长速度 出口占比 进口占比 外商投资企业 31% 39% 54% 53% 国有企业 25% 40 % 15% 18% 民营企业 43.7% 54.6% 30% 18%,2018年10月19日星期五,复习,核心概念 机会成本 相互需求方程式 贸易条件 出口的贫困增长 复习与思考 1试述国际贸易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2试用图形说明两国贸易价格的可能性及利益分配(在22模型条件下)。 3试述相互需求方程式的基本内容。 4试用图形说明国际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2018年10月19日星期五,复习,5试画出出口贫困化增长的图形并做出分析。 6试述出口贫困化增长的政策含义并对这一理论 进行评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