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优路精讲讲义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188771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153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优路精讲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优路精讲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优路精讲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优路精讲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优路精讲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优路精讲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优路精讲讲义(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精讲课件,刘双跃,讲述内容,第一篇 考试大纲分析 第二篇 背景与例题 第一部分 危险分析 第二部分 安全保障 第三部分 安全监察 第四部分 应急管理 第五部分 事故查处 第三篇 题型与技巧 第一部分 题型预测 第二部分 答题技巧,第一篇大纲分析,2008年案例考试大纲要求: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案例分析 应急预案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在2005年、2006年和2008年分别对注安考试大纲进行过修订,当时只是进行了小范围的增加和完善。,所以,以往将案例考试的范围定义为三方面: 危险辨识、应急预案、事故查处。,一、以往案例考试大

2、纲回顾,2011年在2008年的基础之上上,依据国家出台的一些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综合考虑广大考生及专家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大纲进行了第4次修订。,2011年案例考试大纲不仅扩充了原来三个方面的相关内容,而且还新增加了二个方面,最终考试内容扩展为5个方面。,对于案例来讲,考试内容不仅有所调整和增加,而且还有对考生的要求深度上也有深度上的变化,很值得注意。,2008版的考试大纲是考查考生了解、熟悉、掌握相关知识,而2011版的考试大纲是考查考生掌握、运用相关政策和规定,分析、判断、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二、2011年案例考试大纲的变化,2011年案例考试大

3、纲变化如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案例分析;,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和修订、安全培训、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相关方管理案例分析;,危险分析=危险辨识+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安全评价+技术措施,安全保障=机构配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安全培训+特设管理+相关方管理,安全生产许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达标、安全文化建设和评价案例分析;,安全监察=安全许可+“三同时”监管+安全标准化+安全文化,应急体系建设、应急预案的制定和

4、演练、应急准备与响应、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案例分析;,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预案编写+预案演练+应急过程,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案例分析。,事故查处=事故报告+调查分析+事故处理+统计分析,2011版案例考试大纲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 危险分析 第二部分 安全保障 第三部分 安全监察 第四部分 应急管理 第五部分 事故查处,第二篇 背景知识与例题,第一部分 危险分析 第二部分 安全保障 第三部分 安全监察 第四部分 应急管理 第五部分 事故查处,第一部分 危险分析背景知识,第一单元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管理第四章 第三节 第二单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5、管理第二章 第三节,附录一 第三单元 安全生产检查 管理第二章 第十一节 第四单元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管理第二章 第十一节 法规第六章 第八节 第五单元 安全评价 管理第四章 法规第六章 第十一节 第六单元 职业病危害评价 管理第五章 第三节、 法规第三章 第五节,第六章 第六节 第七单元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管理第二章 第七节,第一单元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管理第四章 第三节,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

6、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1.人的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闪素 (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物的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冈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环境因素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7、,4.管理闲素 (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1.物体打击 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 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

8、、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3.机械伤害 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 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7.灼烫 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驯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5.触电 包括雷击伤亡事故。,6.淹溺 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8.火灾 9.高处坠

9、落 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4.火药爆炸 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10.坍塌 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三)按职业健康分类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危害因素分为10类: 粉尘 放射性物

10、质 化学物质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 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等。,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一)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直观经验分析方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侠参考先例的新开发系统。 1.对照、经验法 对照、经验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2.类比方法 类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

11、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中的某些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 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 事件树 事故树,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一)厂址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及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分析、识别。,(二)总平面布置 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储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三)道路及运输

12、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四)建(构)筑物 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五)工艺过程 1.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2.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 3.根据典型的单元过程(单元操作)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六)生产设备、装置 对于工艺设备可从高温、低温、高压、腐

13、蚀、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等方面进行识别。 对机械设备可从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等方面进识别。 对电气设备可从触电、断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等方面进行识别。 另外,还应注意识别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如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等危险、有害因素。,(七)作业环境 注意识别存在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部位。,(八)安全管理措施 可以从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识别。,第二单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管理第二章 第三节,附录一

14、,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 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重大危害”(major hazards) “重大危害设施(国内称为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

15、识(GB18218-2009),此标准自2009年12月1日实施。,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附录一中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 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 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该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q2/Q2+qn/Qn1 式中: q1 ,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 Q1 ,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

16、界量,单位为吨。,第三单元 安全生产检查 管理第二章 第十一节,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 二、安全检查的内容 三、安全检查的方法 四、安全检查的工作程序 五、提出整改要求 六、整改落实 七、信息反馈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检查 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工作重点是辨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漏洞和死角, 检查生产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状态,现场作业人员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规范,以及设备、系统运行状况是否符合现场规程的要求等。,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 安全生产检查分类方法有很多,习惯上分为六种类型。 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4.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 5.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6.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二、安全检查的内容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主要是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 硬件系统主要是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安全生产检查具体内容应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确定。 对于危险性大、易发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加强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