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188766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4.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化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化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化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化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化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化学教学设计(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年级高一年级 必修必修 2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物质结构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1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主备教师 周 佳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主备教师 周 佳第三节 化学键主备教师 周 佳第二章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23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主备教师 周 佳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主备教师 周 佳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主备教师 周 佳第三章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41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主备教师 周 佳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主备教师 周 佳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主备教师 周 佳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主备教师 周 佳第四章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

2、资源的开发利用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64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资源和海水资源主备教师 周 佳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主备教师 周 佳第一章第一章 物质结构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第一章第一章 物质结构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 第第 1 课时课时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 主备教师 周 佳 一、内容与解析一、内容与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布规则以及周期表的结构, 其关键是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了解元素周期表中每个族和每个周期的特点。在初中, 学生已经学过原子结构和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3、元素化学性质的特点,并且初步的认识了元素周 期表。本节课的内容元素周期表就是在此基础上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进一步的加深和提高。由于它还与 后一节元素周期律有关,是学习周期律的基础,而且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是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的重要基 础,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是本学科的重要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解决重点的 关键是正确认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周期表中族和周期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与解析二、教学目标与解析 教学目标:1、知道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编排原则;2、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目标解析:1、知道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编排原则,就是要知道元素周期表中按照核电荷数依次排列,把化学 性质相同的元素

4、放在同一纵行。2、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就是要知道周期表中有多少个行和多少个列,每行包含有多少种元素, 知道元素周期表分为多少个周期和多少个族。了解元素原子结构和周期表中族、周期的关系,能根据元 素的原子序数或原子结构示意图说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或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说出该元素的 原子序数、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三、问题与诊断分析三、问题与诊断分析 在本节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的相互推断。产生这一问 题的原因是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不熟悉,在中学阶段,我们只掌握 120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要解决 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第一至第四周期、主族元

5、素和零族元素的元素名称、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使用 Powerpoint、电子白板,因为使用 Powerpoint、电子白板有利于老师展 示元素周期表、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等等,使学生能够直观认识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特点,也能节约课 堂教学时间。 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 【引入】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谁画的?现行的元素周期表和最初的元素周期表主 要发生了什么变化?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将元素排序,化学性质相同的放在同一个纵行画出 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现行的周期表按照核电荷数的大小

6、排列。 ) 【问题一】:原子是怎么构成的? 【设计意图】:复习元素的原子结构,由学生总结出核电荷数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有何关系。 【师生活动】:思考:(1)核电荷数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有何关系?(2)什么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和核电荷数有何关系?(3)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 质子(带正电)(不显电性) 原子核(核电荷数) 中子(不带电) 原子序数是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顺序给元素的编号。 所以,在原子中有: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问题二】: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编排原则,现行的元素周期表结构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认识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周期表中族和周期与原子的

7、结构之间的关系。 【师生活动】: 问题 1:周期表中周期和族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周期表中有多少个周期?每周期有多少种元素?周期 表中有两个特殊的位置,镧系和锕系,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什么位置?注:元素周期表中,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族。 短周期(一、二、三行) (元素有 2、8、8 种) 周期 长周期(四、五、六行) (元素有 18、18、32 种)镧57La镥71Lu 共 15 种元素称镧系元素不完全周期(七行) (元素有 26 种)錒89Ac铹103Lr共15种元素称錒系元素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例题 1】:某元素的离子是 X+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氯原子

8、相同,该元素在( ) A. 第三周期 B. 第四周期 C. 第二周期 D. 第五周期 答案:B 问题 2:在周期表中共有多少列?分为哪些族?在周期表的 18 个纵行 16 个族中,各族从左到右的排 列顺序如何?主族(1、2、13、14、15、16、17 列)A 族族 副族(3、4、5、6、7、11、12 列)B 族零族(18 列)第 VIII 族(8、9、10 列)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例题 2】: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 2 个电子,该元素( ) A. 一定是A 族元素 B. 一定是金属元素 C. 一定是B 族元素 D. 可能是金属元素 答案:D 变式练习:下列各组中的元素用原子序

9、数表示,其中都属于主族元素的一组元素是( ) A. 14、24、34 B. 26、31、35 C. 5、15、20 D. 11、17、18 答案:C 【问题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的相互推断 【设计意图】:掌握元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师生活动】: 思考:(1)根据周期表结构,推测原子序数为 17 号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哪一周期?哪一族?(氯元素, 在第三周期,第A 族)(2)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3,根据周期表结构,推测它是哪一种元素,并描述它在周期表中的 位置,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规律:可以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 外层电子

10、数。可以记住每一周期后稀有气体元素的序数,在进行推导。 六、目标检测六、目标检测 1、在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 A.8、18、32、32 B.8、18、18、32C.8、18、18、18 D.8、8、18、18 2、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可能是( ) A.0 族 B.主族 C.副族 D.族 3、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已列出 112 种元素,其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 ) A.第四周期 B.第五周期 C.第六周期 D.第七周期 答案:1.B 2.B 3.C 七、课堂小结七、课堂小结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周期序数=电

11、子层数 短周期(一、二、三行) (元素有 2、8、8 种)周期 长周期(四、五、六行) (元素有 18、18、32 种)不完全周期(七行) (元素有 26 种) 元素周期表结构主族(1、2、13、14、15、16、17 列) A 族族 副族(3、4、5、6、7、11、12 列)B 族零族(18 列)第 VIII 族(8、9、10 列)第一章第一章 物质结构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 第第 2 课时课时 核素核素 同位素同位素 主备教师 周 佳 一、内容与解析一、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质量数、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其关键是核素的概念。理解它的关键就是

12、要知 道核素是由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的一种原子。在初中,学生已经学过元素的概念,认识到元素是由质子 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本节课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元素,有利于学生进 一步的认识元素周期表。教学重点是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在理解质量数概念的表示 方式的基础上,以氢元素的同位素氕、氘、氚入手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之间的联系。 二、目标及解析二、目标及解析 教学目标: 1、了解质量数的概念; 2、了解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 目标解析:1、了解质量数的概念,就是要知道原子的构成,同时会用质量数等表示原子,根据关系进行有关 计算;2、了解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就是知道元

13、素、核素的本质不同,以及元素、核素和同位素之间的 关系。 三、问题诊断分析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核素和同位素的判断,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它们 的概念理解不透彻。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求学生首先理解概念,同时通过练习将知识巩固。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使用 Powerpoint、电子白板,因为使用 Powerpoint、电子白板有利于老师展示元素原子结构等等,使学生能够找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间的关系,也能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原子的构成: 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原子 中子(不带电

14、)核外电子 (带负电) 【问题一】:原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了解原子结构,分析原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联系。 【师生活动】: 分析质量/kg相对质量电性和电量/C质子167310-271007+160210-19中子167510-2710080 电子910910-311/1836-160210-19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都近似为 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 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所以在原子中有:质量数(A)= 质子数(Z) + 中子数(N)应用:用质量数表示某种原子 【问题二】:我们知道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是相同的,那么中子数呢? 【设计意图】:引出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师生活动】:它表示的含义是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