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22012高一历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7188761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必修22012高一历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民版必修22012高一历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民版必修22012高一历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民版必修22012高一历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民版必修22012高一历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必修22012高一历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必修22012高一历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这两幅漫画反映了斯大林模式有哪些弊端?,答案要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高度集中的政治管理体制,使得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出现以党代政,法制受到严重破坏,干群关系紧张。,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局限性表现突出,斯大林逝世为苏联改革提供了契机和可能,斯大林继续推行个人崇拜,一、赫 鲁 晓 夫 改 革,摇 摆 不 定,经济,政治,农业:,扩大自主权,削减农业税,垦荒和种植玉米,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2、, 扩大地方权力。,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平反冤假错案,3、结果:,收效甚微,失败,1. 改革没有结合国情,2.改革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3.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4.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体制,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1964年赫在无奈中被迫下台,积极: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消极: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 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 式的框架。,4、评价:,赫鲁晓夫之后,苏联上台的是?,勃列日涅夫(19641982),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在

3、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国民经济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军事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前期有所发展:,后期逐渐停滞:,70年代初,改革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进入僵化状态。苏联社会陷入因境。,前二夫(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容乐观 1985年54岁的上台,他会采取什么措施?,三、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 (19851991),釜底抽薪,改革过程,改革结果,改革失败原因:,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苏联解体,1.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上台之初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改 革上,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 “加速战略”。,失,败,经济,政治,2.戈尔巴乔夫

4、的政治改革,内容:,1.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2.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3.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的领导地位,苏联改革已经是危机四伏,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民族矛盾像火山一样喷发来,苏联解体一发而不可收拾,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819”事件,大权落入了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民主派”手中,苏共产党彻底瓦解,苏联国家政权发生质变。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阿拉本图宣言的签署,请你比较:,请你从背景、指导思想、改革性质、目标、政治前提、策略、结果比较中国和苏联改

5、革?,加油呀!,谈谈你的看法?好吗?,看我的!,讨论一:,体制僵化、丧失活力,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全盘西化,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削弱、放弃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逐步推进,比较稳妥,经济改革失败,过早 政治改革,失败、解体,成就辉煌,学完本课内容,请你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从中我们应吸取哪些教训?,讨论二:,苏联解体的原因: 根本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外部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教训: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必须

6、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惩治腐败现象,执政为民,立党为公。 在建设道路的选择上,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国际舞台,风云变幻,祖国的命运和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同学们,小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大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必须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经验加以总结,对其教训则应引以为戒,以勇往直前的精神进行社会主义改革。,Bey Bey!,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赫鲁晓夫在农场视察,赫鲁晓夫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莫斯科红场,请思考:

7、,斯大林的巨幅雕像被推倒,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个人崇拜也开始了,例如: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植玉米,很多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他下令开展的垦荒运动 不仅没有解决苏联的粮食

8、问题,反而使许多土地成为荒漠。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口号。1961年,他又宣称苏联将在1980年建成共产主义。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赫鲁晓夫经常心血来潮地做出一些决策,许多改革措施未经深思熟虑便草草实施,又草草收场。 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 工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工业生产从30%上升到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上升到85%。苏联人均住房面积由1965年的10m2,提高到1981年的16m2 。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独揽党政军大权于一身重演了斯大林、赫鲁晓夫时期的一幕。 党政主要领导人都年过70岁。1980年,76岁的柯西金辞去部长会议主席职务,接替他的是75岁的吉洪诺夫。勃列日涅夫之后,从1982年到1985年苏联三年三易领导人。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1.经济改革很不成功,引起人民不满,2.政治改革的思想错误严重,3. 改革使社会动荡,民族矛盾激化,4. 改革放弃了党的领导,打破了旧的政 治体制,新体制没有发挥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