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赖以建构和组织语篇的隐喻(变化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186646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6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赖以建构和组织语篇的隐喻(变化1)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我们赖以建构和组织语篇的隐喻(变化1)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我们赖以建构和组织语篇的隐喻(变化1)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我们赖以建构和组织语篇的隐喻(变化1)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我们赖以建构和组织语篇的隐喻(变化1)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们赖以建构和组织语篇的隐喻(变化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赖以建构和组织语篇的隐喻(变化1)(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赖以建构和组织语篇的隐喻 隐喻篇章功能研究之五: 隐喻语篇变化规律研究,廖美珍 ,0. 导论,隐喻分类(1)篇章隐喻(textual metaphor)隐喻(2)修饰隐喻(textural metaphor),1.1 修饰隐喻,“修饰隐喻”旨在负责语篇字、词、小句 的修饰,增加语篇的文采。,科研院所林立,科研人才济济,是湖北长 期以来的骄傲。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计划经 济体制,在上世纪90年代,不少科研院所呈现 出机构臃肿,管理混乱,举步维艰的局面,科 研院所迫切需要企业化转制。,1.2 篇章隐喻 (textual or discourse metaphor),“篇章隐喻”旨在建构语篇关系

2、,负责语篇 的建构和组织。这种语篇关系和语篇组织至少 是在小句层面之上。,友情的树枝 刘佳,友情更像一棵树,只要你细心,他就可 以枝繁叶茂。但这是棵树,有些枝要好好地 保护,而有些枝条却要果断地修剪掉,树才 能顺利地生长。有一枝叫敏感,它总是放肆地生长着, 烦扰着我对朋友的心情。我曾经过于注重朋 友对自己的态度,而不关心原因。我总认为,友情应是专一的,最好的朋友只有一个,也要 求朋友对我同样专一,永远充满热情。无论何 时我需要帮助,甚至半夜把朋友从梦里拉起来 聊天,她(他)也应毫无怨言。我不允许被朋友冷落,即使高朋满座,也 不能把我遗忘-后来,在失去了许多的朋友之 后,我才明白,友情是默默地关

3、怀。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忙着,只要彼此知道牵挂着对方, 有了困难便无条件地帮忙,最少我知道有可诉 苦之处,这就足够了。何必对友情刻薄呢?于 是,我果断地砍掉这枝树杈。,有一枝叫抱怨。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不 能忍受对他(她)的抱怨。友情是美好的, 但不完美,就像世间的事物一样,朋友之间 也难免会有误解或矛盾。每个人都有性格, 也许你不会当面指责朋友的错误,但若是到 另一个朋友那里去说闲话,那就更糟了,因 为你失去了将不只是一个人的友谊。我毫不 犹豫地砍下这一枝树枝。,面前又有一枝叫自视聪明。如果你有才 华和自视有才华,而且觉得自己很聪明又雄 心勃勃,或事业小成,就可以趾高气扬地在 朋友面前炫耀,并

4、自恃内行而压制别人的思 想,那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朋友之间是平等 的,当你失败的时候,正是他们来安慰你, 鼓励你,每个朋友都见过你的落魄和奋斗的 过程,并为你的成功而高兴,如今你的狂妄,会让人感到那么虚假和忘恩负义。骄傲会变 成对友情的轻视,当你认为友谊不那么重要 时,它便会悄悄远离了。赶快剪掉这枝树 枝。还有一枝名叫嫉妒。这是人性中的一块 阴影。有时,面对朋友的成功我心中除了喜 悦之外还多少有些失落的酸涩,这是危险,的,迟早友谊会出现裂纹。其实一个人的幸 福,与朋友共同分享就成为大家的幸福;个人 的痛苦分成几份承担,也就不成其为痛苦了。 砍掉这枝树枝吧,别犹豫。精心修剪之后,我发现友情这棵树只

5、剩下 真诚,关怀,信任,它快乐地伸展着枝条,旺 盛地生长成一片葱郁。此时,我发现树的顶端,有一只饱满而红艳的友情果实正高挂着,等 我来采摘。,1. 本研究与约翰莱科夫等的关联,1.1 本研究对约翰莱科夫和约翰马克关于隐 喻开创性研究(1980)的传承和开拓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我们赖以建构和组织语篇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Metaphors we organize our text and talk by,1.2 传承,“传承”在于立足于隐喻与思维和生活密不可分的设 定。“We have found, on the contrary, that metaphor is per

6、vasive in everyday life, not just in language but in thought and action. Our ordinary conceptual system, in terms of which we both think and act, is fundamentally metaphorical in nature.” (Lakoff and Johnson, 1980),1.3 开拓,(1) 从隐喻与思维和生活关系的研究,转 向隐喻的语篇建构和组织功能研究;(2)从孤立的、零散的、微观的个体隐喻 研究,走向互相联系的、依托语境的、宏观的

7、隐喻语篇研究;,(3)从思辨式的研究,转向基于真实语料 的实证研究;(4)将隐喻研究的“语篇转向”作为一项宏 伟的工程,并提出隐喻语篇转向研究的密切相 关的三大任务。,第一,正如思维和生活离不开隐喻一样, 说话和文章的建构和组织也离不开隐喻。因 此,隐喻的语篇建构和组织功能构成语篇或话 语分析的重要和独立的领域。,第二,既然说话和写作离不开隐喻的建构 和组织,那么就必须找到并且研究其规律和模 式,从而为找到和研究思维的模式做出贡献。,第三,隐喻是无穷的,但是并非所有的隐 喻建构和组织语篇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我们要 揭示哪些隐喻是我们“赖以”建构和组织语篇 的。,(5)我们加上“建构”一词,旨在表

8、明:正如 话语过程是建构过程(Nancy Nelson Spivey 1997),隐喻过程也是建构过程。建构和组织 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建构,就无所谓组织,建 构的同时也是组织。最后,我们还要说的是, 我们的隐喻分析实质上是语篇分析。,2. 本研究的一些基本设定,第一,我们认为,思维不仅隐喻化,而且 进一步认为隐喻是世界观、是人生观。语篇和 说话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建构、实现、投射和 展布。因此,隐喻的使用反映的是世界观的建 构、实现、投射和搌布。研究话语中的隐喻就 是研究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或者说,这种人 生观和世界观的建构、组织、实现、投射和展 布。,一般认为,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对世界和人 生的

9、一个总的看法,是宏观的。其实,世界观 和人生观是一个有层次、有结构、有机的动态 系统。我们研究隐喻的语篇建构和组织功能就 是研究隐喻在这个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作用 的层面、作用的规律和作用的效果。,第二,我们认为,说话人对隐喻的使用是 选择,是一种选择行为。我们不能因为隐喻的 概念化或者思维化而否定隐喻的使用是作者或 者说话人的选择。很多隐喻现在已经很“死” 了,已经进入人们的潜意识了,但是在最初使 用者那里,都是有意识的选择。,即便到了后来,这些所谓的“死”隐喻的使用还 是选择,只不过这种选择日益潜意识化,甚至 无意识化了,或者说程式化了。在这个意义 上,我们把隐喻的使用当作策略。因此,隐喻

10、 就是隐喻,无论是“死”的,还是“活”的,都被纳 入我们的研究范围。,第三,人们进行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时,都 是有特定目的的。只要这个目的不是实施一个 言语行为就完成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活 动看作一个系统。因为行为的目的性,这个活 动是一个目的系统,其中一定有一个总目的, 也即支配整个系统的目的。,总目的之下会有一系列的子目的,子目的下面 又有一系列子子目的,从而构成一个目的网络 系统。由于隐喻是世界观,或者世界观的展 布,这个目的系统必然充满隐喻,与隐喻有着 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隐喻也是系统工程。,这三个设定是我们从事隐喻的语篇分析的概念 和隐喻语篇转向努力这一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 成分和

11、基础,是我们的研究区别于以往他人研 究的地方。莱科夫和约翰(1980)归纳了几种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但是我们觉得太抽象, 太笼统。我们要将他们进一步系统化,具体 化。,另外,由于他所举的例子都是单个的、分 散的、独立的,而且不是出自真实语篇的例 子;其理论缺乏实证依据,因此,没有告诉我 们隐喻在人类思维中的规律。,如果,我们不仅知道人的思维是隐喻的, 而且还能知道隐喻的思维规律而且,更进 一步地说,我们不仅知道隐喻在思维中的微观 规律,还知道宏观规律那么我们就能更全 面、更深入地揭示思维的规律,把握思维的本 质。,1.4 来自其他学者的启示,1. Gareth MorganGood anal

12、ysis rests not on just spotting “which metaphors fits best”, but in using metaphors to unravel multiple patterns of significance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 (Morgan, 1986, p. 342),2.巴黎评论(第186期)的“小说的艺术”专栏对玛里琳鲁宾逊的专访,在谈及成名作管家时,她说:“当我 读大学时,我的专业是美国文学,这意味着我 浸淫在大量十九世纪的美国文学中。从爱默生 开始,我对美国作家使用隐喻式语言的方式颇 感兴趣。当我读博士

13、时,我开始把这些隐喻写 下来,只是为了感受以那种叙事声音写作的感 觉。,当我完成了博士论文之后,我通读了这堆隐 喻,并发现它们以一种我未曾料想的方式连贯 了起来。我觉得我可以创造一些有更多含义的 东西。于是我开始写管家,这些人物对我 变得重要。()在发展每个人物的时候, 有某种情感的纠缠。我感兴趣的人物是那些好 像以我自己的思维提问的人。”,3. 隐喻语篇变化规律,随着我们建构的语篇隐喻语料库的不断扩 大,对隐喻语篇建构及组织作用研究的不断深 入,我们发现,人们在说话和写作时,不只是 使用一个隐喻,而是不断变化使用隐喻。因 此,隐喻在语篇中的变化和变化规律就成了一 个非常有意思,也是非常重要的

14、研究课题。,3.1 变化之前提:一致性(不变性),3.1.1文本内一致(Intra-textual consistence)顾名思义,文本内一致性,指的是发生在一个 文本内的隐喻的一致。相对说来,这是一个封 闭性的或者系统内的一致。这种一致既可发生 在一个人的独白话语中,也可以发生在对白互 动中。,(1)独白式话语,总的说来,语篇可以分为两种:独白式话语和 对白式语篇。独白式语篇因为是一个人建构、 组织和完成的,因此隐喻的语篇展开由说话人 一人独立完成。,找准发展新标杆 二论进一步推动思想大解放 龚信力,-譬如,沿海和国际产业转移为中西部地区推进新 型工业化提供了良机,湖北工业基础较好,就应以

15、对 内外开放推动工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在增强产业 竞争力上树立新标杆。再譬如,科技在当代经济社会 中的巨大影响,为发展高科技产业提供了巨大机遇, 作为科教大省,湖北应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导向工程, 在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上树立新标杆。,又譬如,我国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发展,为湖北造就了 广阔的发展空间;全省经济结构逐渐优化升级,基础 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为加快发展奠定了了坚实基础, 我们就更应在创新思维、迸发活力,找准发展的突破 口,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上树立新标杆。各个方面的“标 杆”树立了,湖北就能大有作为、有大作为。-,(2)对白互动语篇,对白式语篇则由在两个人或者两个以上的 人之间的互动话语构

16、成。因此,隐喻建构和组 织语篇是双方合作进行和完成的。,一对IT恋人的对话人生杂谈 夏俊山 (大江商报2002年),女:亲爱的,最近我发现你情绪低落,反应速度大大降低,是不是头脑里碎片太多? 男:我也说不清楚,我觉得越来越与同事不兼容了。 女:也许这与你和他们的配置有关系,你们办公室好像就你一个是从外地毕业的。 男:这不是主要原因。有时他们谈得正热闹时,我一插话就死机。,女:难道你谈了什么非法话题? 男:不是我非法,他们尽谈论一些行业应用话题。什么汽车了,房子了。我觉得他们的话题版本太低,应该升级。 女:你应该学会向下兼容。 男:这是一个迅速更新换代的社会,向下兼容未免成本太高。而且还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我倒认为他们应该扩大内层。,女:你知道吗,亲爱的,有些事情并不是简单的内层升级所能解决的,关键在于头脑的运行速度。 男:他们的处理速度并不比我慢。我很希望每次与同事的谈话都从点击我这里开始,我甚至希望能把这种谈话的初始化条件粘贴到以前的朋友圈子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