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及要求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184786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及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及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及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及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及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及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及要求(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绘及环境地质调查内容及要求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取样及试验技术要求二八年三月,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水工环地质野外工作方法介绍,测绘(含工程野外编录)水文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地质环境调查 现场试验抽水试验注水试验渗水试验波速测试、水文测井及其它物探测试现场直剪 室内试验水质分析岩土物理力学试验 长期动态观测地下水、地表水动态长观采矿工程稳定性长期观测,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127191991),1、总则 2、矿区水文地质勘探 3、矿区工程地质勘探 4、矿区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 5、报告编写要求,总则,一

2、、水工环地质勘探工作的基本任务 (1) 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预测矿坑涌水量。对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评价,指出供水水源方向。 (2 ) 查明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露天采矿场岩体质量和边坡的稳定性,或井巷围岩的岩体质量和稳固性,预测可能发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 ) 评述矿区的地质环境质量,预测矿床开发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的建议。,二、勘查工作阶段划分及其工作程度要求 普查阶段:结合矿产普查进行,对于已进行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的地区,其资料可直接利用或只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调查,大致查明工作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 详查阶段:基本查明矿区的

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为矿床初步技术经济评价、矿山总体建设规划和矿区勘探设计提供依据。 勘探阶段:详细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地质环境,为矿床的技术经济评及矿山建设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提供依据。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勘查阶段可简化或合并。但提供矿山建设设计作依据的地质勘查报告,均应达到勘探阶段的要求。,三、勘查范围及技术路线,宜包括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当水文地质单元面积过大时,应包括疏干排水可能影响的范围。 矿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是在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

4、查工作的基础上,对矿区的地质环境作出评价。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探紧密结合,将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先进和综合手段进行。,矿区水文地质勘探,一、水文地质勘探复杂程度划分依据主要矿体与当地侵蚀基准面的关系,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地表水与主要充水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程度,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的富水性、导水性、第四系覆盖情况以及水文地质边界的复杂程度划分为三型: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至中等,或主要矿体虽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但附近无地表水

5、体,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很少或无第四系覆盖,水文地质边界简单。 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有自然排水条件,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中等至强,地下水补给条件好;或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但附近地表水不构成矿床的主要充水因素,主要充水含水层、构造破碎带富水性中等,地下水补给条件差,第四系覆盖面积小且薄,疏干排水可能产生少量塌陷,水文地质边界较复杂。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强,补给条件好,并具较高水压;构造破碎带发育,导水性强且沟通区域强含水层或地表水体;第四

6、系厚度大、分布广,疏干排水有产生大面积塌陷、沉降的可能,水文地质边界复杂。,按充水含水层的空间特征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 以孔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简称孔隙充水矿床; 第二类 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简称裂隙充水矿床; 第三类 以岩溶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简称岩溶充水矿床。 本类可按岩溶形态划分为三个亚类:第一亚类 以溶蚀裂隙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第二亚类 以溶洞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第三亚类 以暗河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 按矿体与主要含水层的空间关系划分 直接充水的矿床: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含冒落带和底板破坏厚度),与矿体直接接触,地下水直接进入矿坑。 顶板间接充水的矿床: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位于

7、矿层冒落带之上,矿层与主要充水含水层之间有隔水层(注)或弱透水层,地下水通过构造破碎带、导水裂隙带或弱透水层进入矿坑。 底板间接充水的矿床: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位于矿层之下,矿层与主要充水含水层之间有隔水层或弱透水层。承压水通过底板薄弱地段、构造破碎带、弱透水层或导水的岩溶陷落柱进入矿坊注:一般将钻孔单位涌水量小于0.001L/sm的岩层视为隔水层,各类充水矿床应着重查明的问题,孔隙充水矿床 应着重查明含水层的成因类型,分布、岩性、厚度、结构、粒度、磨圆度、分选性胶结程度、富水性、渗透性及其变化;查明流砂层的空间分布和特征,含(隔)水层的组合关系,各含水层之间,含水层与弱透水层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

8、水力联系,评价流砂层的疏干条件及降水和地表水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裂隙充水矿床 应着重查明裂隙含水层的裂隙性质、规模、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充填情况及其富水性;岩石风化带的深度和风化程度;构造破碎带的性质、形态、规模、及其与各含水层和地表水的水力联系;裂隙含水层与其相对隔水层的组合特征。 岩溶充水矿床 应着重查明岩溶发育与岩性、构造等因素的关系,岩溶在空间的分布规律、充填深度和程度、富水性及其变化,地下水主要径流带的分布。 以溶隙、溶洞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应查明上覆松散层的岩性、结构、厚度,或上覆岩石风化层的厚度、风化程度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在疏干排水条件下产生突水、突泥、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塌陷

9、的程度与分布范围以及对矿坑充水的影响。对层状发育的岩溶充水矿床,还应查明相对隔水层和弱含水层的分布。以暗河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应着重查明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等的位置及其与暗河之间的联系;暗河发育与岩性、构造等因素的关系;暗河的补给来源、补给范围、补给量、补给方式及其与地表水的转化关系;暗河入口处的高程、流量及其变化;暗河水系与矿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直接充水的矿床 应着重查明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渗透性,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补给边界、补给途径和地段:直接充水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地表水、导水断裂的关系。当直接充水含水层裸露时,还应查明地表汇水面积及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强度。

10、顶板间接充水的矿床 应着重查明直接顶板隔水层或弱透水层的分布、岩性、厚度及其稳定性、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水理性质、裂隙发育情况、受断裂构造破坏程度,研究和估算导水裂隙带高度(附录F),分析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进入矿坑的地段。 底板间接进水的矿床 应着重查明承压含水层径流场特征,直接底板的岩性、厚度及其变化,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水理性质,以及断裂构造对底板完整性的破坏程度,分析论证可能产生的底鼓,突水的地段。,勘探工程布置原则,勘探工程布置原则 应结合矿区具体条件,针对主要水文地质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从区域着眼,立足矿区、把矿区和区域的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降水作为统一系统进行研究。应重视水文地质测

11、绘和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与编录等基础工作,配合地面物探或井中物探,因地制宜地进行适当规模的抽水试验,运用多种勘探手段,加强综合分析研究,从而查明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充水因素。,勘探工程量要求,可以参照规范要求确定 1、小型矿床可酌减 2、矿区附近有水文地质条件相似的生产矿井资料可利用时,可适当减少抽水试验或其他工作量。 3、一般普查详查阶段不布置专门的水文地质勘查孔,利用地质孔进行水文地质编录和简易水文地质试验。 4、复杂条件的矿区应进行超前水文地质勘探。,勘探技术要求,水文地质测绘 1、测绘范围:水文地质测绘分为区域和矿区。区域水文地质测绘范围应包括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以查明区域地下

12、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为重点,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可不进行区域水文地质测绘;矿区水文地质测绘应包括矿床疏干可能影响的范围及补给边界,以查明矿床充水因素及矿区水文地质边界条件为重点。 2、水文地质测绘比例尺:区域一般采用150000110000;矿区一般采用11000012000。 3、测绘前期工作:水文地质测绘一般在地质测绘的基础上进行,应全面搜集和充分利用航(卫)片解释、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和相邻矿区的资料。,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与编录 1、 观测和详细记录钻进中涌(漏)水、掉块、塌孔、缩(扩)径、逸气、涌砂、掉钻等现象发生的层位和深度,测量涌(漏)水量,有条件时,应观测钻进中动水位和冲洗

13、液消耗量的变化,必要时应测量稳定水位并进行简易放(注)水试验。 2、 描述岩芯的岩性、结构构造、裂隙性质、密度、岩石的风化程度和深度以及岩溶形态、大小、充填情况、发育深度,统计裂隙率、岩溶率。 3 、 单一含水层(组)的钻孔应测定终孔稳定水位。,水文地质钻探,1 、 钻孔施工宜采用清水钻进,当地层破碎不能用清水钻进时,应在主要含水层或试验段(观测段)用清水钻进,若必须采用泥浆钻进时,应采取有效地洗井措施。 2 、 钻孔揭露多个含水层时,应测定分层稳定水位;分层抽水试验和分层测水位的钻孔,必须严格止水,并检查止水效果,不合格时应重新进行。 3、 钻孔孔径视钻孔目的确定,抽水试验孔试验段孔径以满足

14、设计的抽水量和安装抽水设备为原则,一般不小于91mm,水位观测孔观测段孔径应满足止水和水位观测的要求。 4 、 钻孔应取芯钻进。岩芯采取率:岩石大于70,破碎带大于60,粘土大于70,砂和砂砾层大于50。当采用水文物探测井,能正确划分含(隔)水层位置和厚度时,可适当减少取芯。 5 、 钻孔的孔斜应满足选用抽水设备和水位观测仪器的工艺要求。 6 、钻孔控制深度以揭穿主要目的层为原则,重点控制第一期开拓水平,少数孔兼顾矿体主要储量分布标高。对底板直接或间接充水的矿床,应按勘探剖面加深控制,其深度以揭穿含水层的裂隙、岩溶发育带为原则。 7 、 应结合矿区的物性条件,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水文物探测井(含

15、井中测流)。 8、 钻孔除留作长期观测外,均应封孔,封孔方法宜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和可能的开采方式研究确定。,抽水试验,1 抽水试验前应获得自然流场水位、流量变化趋势和速率的资料;试验过程中,严禁抽出的水就地排放造成回渗或倒灌;注意观测地面塌陷、沉降现象。具有多层含水层的矿区,需要分层评价时,应进行分层抽水试验。根据需要进行单孔或多孔抽水试验。 2 抽水试验方法分为稳定流和非稳定流,可根据概化的水文地质模型和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要求选择。 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a水位降深应根据试验目的和含水层富水程度确定,应尽设备能力作一次最大降深,其值宜不小于lOm;当采用涌水量与降深相关方程预测矿坑涌水量时,应进行

16、三次水位降低。b. 稳定时段延续时间宜根据含水层的特征,补给条件确定。单孔抽水试验最低不少于8小时,潜水层抽水、带观测孔抽水和有越流以及潮汐影响的抽水,必须适当延长。c稳定时段内钻孔水位、流量稳定程度应结合区域地下水动态变化确定。水位波动相对误差:抽水孔不大于1;观测孔水位变化不大于2cm。d抽水试验过程中应取全取准水位下降、流量、水温和水位恢复的连续观测资料。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抽水延续时间应根据试验目的参照水位降深时间半对数曲线S(或h2)lgt形态确定,当曲线出现固定斜率的渐近线时,观测时间需后延续一个对数周期;有越流补给时,观测时间则需曲线经过拐点后趋于水平时为止;有观测孔时,应以代

17、表性观测孔的S(或h2)lgt曲线判定。 停止抽水后,应立即观测恢复水位。 大型抽水试验 可以理解为群孔抽水试验,由多个抽水孔和观测孔群组成,一般在勘探后期进行。,地表水、地下水动态观测(详查阶段),1、应选择代表性井、泉、钻孔、生产矿井、地表水等进行动态观测,勘探阶段应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观测内容包括:水位、水量、水温和水质。 2 、水位、水量、水温观测,一般每隔510天一次,雨季或急剧变化时段加密。日变幅大的地区,应选定一个时段进行微动态观测;水质一般按丰、枯季取样。连续观测时间不少于一个水文年,当勘探周期不足一年的中、小型矿床或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可视矿区条件酌定。 3 、地下水动态观测设施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勘探工作结束后由生产部门继续观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