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科学学业成绩评价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176685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科学学业成绩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新课程背景下科学学业成绩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新课程背景下科学学业成绩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新课程背景下科学学业成绩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新课程背景下科学学业成绩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科学学业成绩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科学学业成绩评价(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 科学学业成绩评价,高凌飚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2007.8.13 山西太原,新课程的评价理念,1,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改变过去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的状况,强化评价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方面的功能。 改变过去片面强调相对性评价标准、过多强调横向比较、过分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的做法,注意纵向的比较,注意以被评价对象的进步为参照标准进行评价,注意被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 改变只注重可以量化的内容的评价而忽视以至放弃对教学和学习的“质”进行评价的做法,强调对学习和教学的“质”进行评价。,改变过去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或认知能力的评价的做法,全面评价学生多元智力和能力

2、的发展,包括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进步。 改变过去过多地倚重定量评价方法,甚至以书面笔试为唯一方式的做法,采用包括定性评价方法在内的多样化的评价形式。 改变过去将被评价者放在消极的被动地位的做法,提倡尊重被评价者的人格,发挥被评价对象的主动性,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各方面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改变只关注评价结果而忽视评价过程,只注意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的做法,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共存,重在评价的过程,重在形成性评价的做法。 淡化评价的功利色彩,恰如其分地解释和利用评价的结果。,建立以促进发展为目的,适应新课程需要,形式多样,对象和主体多元评价体系

3、。,学业成绩评价是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的重要部分,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学业成绩评价应该包括两个部分:即过程性的评价和终结性的测验。,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学业成绩应以过程性和表现式评价为主,采用描述性的评语或等级计分。中学阶段,科学课程的学业成绩应采取过程性评价、表现式评价与终结性测验并重的方式,以等级计分为主。,正确认识和实施 过程性评价,2,侠义地说,过程行评价主要指的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部分无法用纸笔测验检测的学习成果,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所进行的评价。它主要通过非考试测验的手段来完成。,何谓过程性评价?,对学习的质量做出全面的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有利于进

4、一步的学习。 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式方法,逐步学会学习。 体验掌握评价的方法,作为与终身学习相呼应的一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要评价什么?,学习方式,反映学生智能发展的 过程性成果,与学习密切相关的 非智力因素,学习方式,什么是学习方式 形式化的描述:合作学习、活动式学习,等等。 当学生面对学习任务时,他们对学习任务的价值取向和兴趣,以及他们对学习本身的认识,或者说他们的元认知水平,导致他们对学习效果产生特定期望,通过采用特定的途径去经历学习任务,往往也导向与期望相匹配的结果。学习方式=动机+策略 效果 由于所涉及的动机和方法的不同,学习的方式可分表面式、

5、深层式、和成就式等。新课程所倡导的是深层式的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内容1,反映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成果,无法通过终结性评价来检测,只能通过学习过程的表现来观察的学习方法; 与学科学习紧密相关而难以通过终结性评价衡量的智能因素,如解决现实科学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等等; 通过学科学习而达成的高层次学习目标,如正确的科学观等等。,过程性评价的内容2,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和意向; 透过学习过程反映出来的情感和态度;,过程性评价的内容3,谁来评?怎么评? 过程性评价的主体与方式,过程性评价的主体和方式包括: 自己自我反思式评价 同学同伴相互评价 教师根据观察和作业情况给评语 家长根

6、据在家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 对小学生,以成长记录为主:学生通过做成长记录进行反思;班主任教师每隔适当的时间,收阅学生成长记录并给反馈评语;家长每隔适当的时间,阅读学生成长记录并做出家长的评价。 对中学生,主张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如个人学习心得报告、小组评价会、结合研究性学习任务进行评价等等。,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处理,过程性评价的结果最好是用描述式的语言或文字来呈现。但是,考虑到这样做的工作量太大,还有家长与社会的习惯和需要,可在用定性的报告描述评价结果的同时,用等级表达过程性评价的结果。但是不应用百分制的分数来表示,不应与终结性评价的结果

7、相加。 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结果最好都予以呈现。 过程性评价的性质、目的和内容与终结性评价有质的区别,应分别予以报告。,当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方法上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对立起来; 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排除在过程性评价之外; 将过程性评价与某种特定的评价方法甚至评价工具等同起来; 适当控制过程性评价的频密度,注意评价工具的简约; 把学习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 提倡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的过程性评价; 提倡反思式和交流式的评价; 从功利出发取消过程性评价,或使过程性评价形同虚设; 把过程性评价变成管理和束缚学生的手段。,终结性测验的改革,3,两项基础性工作 讨论制定终结性测验的目标与方案

8、 开展测验题的编制研究 三个突破口 等级评分 开放性试题 表现式的评价,终结性测验的改革,制定测验目标与方案的必要性,新课程对教学提出三维的教学目标要求,需要具体化。 课程标准的目标是经过各学段教学最后应达到的目标,与教学过程中要达到的目标有一定的差别。 并非所有教学目标都必须/可能通过终结性测验来检测。,两项基础性工作,制定终结性测验的目标与方案,测验方案的内容 1、测验性质和目标 标准参照测验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要求,列出本模块的具体测验目标要求。 适当说明目标中所用的关键性词语的含义。 2、测验方式 测验采取的方式,如笔试、口试、操作测验,全班同时进行、单独进行、分组进行等等;测验

9、的时间、程序;如果测验包括一种以上的方式,必须说明各种方式的测验时间和程序。,3、测验工具 测验工具指测验所用的试卷(或试题),应说明试题的题型,各种类型试题比例,试题的难度要求。因为单纯用文字说明较难将问题交代清楚,请用例题说明。 4、评分方法 说明什么情况下可以得分,得多少分;或说明等级的界线在哪里。 5、测验结果的解释和利用 简单说明测验结果的用途。,请参阅: 高凌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业评价;2005 高凌飚、陈冀平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新课程教师丛书第二辑;2005 陈建伟、周小蓬编:语文教学与学业评价 王林全、吴有昌编:数学教学与学业评价 陈柏华、

10、陈冬梅编:英语教学与学业评价 邝丽湛、何亮编:政治教学与学业评价 黄牧航编: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 张哲江编:地理教学与学业评价 张军朋编:物理教学与学业评价 李佳编:化学教学与学业评价 李娘辉、唐田编:生物教学与学业评价 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研究”项目组:高中必修课学业水平检测报告,内部资料,做好测验题的编制工作,试题的题型功能 试卷的结构 测验评分方法与标准 命题的规范与组织管理 试题的分析与评价,常见题型的特点与功能,选择题 性质:封闭的、客观题 形式:由题干和备选答案(选项)组成 类型: 备选答案(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或符合题意的,称单选题 备选答案(选项)中有一项或

11、一项以上是正确的或符合题意,称多选题,优点 评分便利,可机器阅卷 答案明确,评分误差极小 可加大题量,保证覆盖面,控制整卷难度 对学生错误回答的判断准确,诊断性能好 可针对学生的常见错误设置选项 缺点 以再认的方式回答,属于较低的思维层次 选项对解题思路有明显提示,不适用于考查高层次的能力 无法考查表达能力 只知答案,不知过程 单选题存在较高猜测几率,影响信度和区分度 主要功能 对陈述性知识的了解 对术语和概念的辨析和区分,填空/简答题 性质:客观/主观题 主要类型与形式: 填插式:一般由一段不完整的陈述性文字或不完整的图组成,要求考生用适当的文字、公式、符号或数据加以补充,使之正确、完整低表

12、达某一含义。 简答式:题目给出的陈述一般是完整的或明确的,一般是给出一个问题,要求考生填写结论或答案而不必说明求得结果的过程。 填图式:题目给出的陈述一般是完整的或明确的,一般是给出一个问题,要求考生按照题目的要求作图或将已给图形补充完善。,优点: 除简答式试题之外,填空题的阅卷简便、准确、效率高。 考查点比较集中。 设问方式灵活,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可以考查简单的表述能力。 考查的能力范围比较广,从简单的记忆到高层次的推理分析、综合、作图、表达能力都可以。 缺点: 只有结论,看不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 只有全对或全错两种结果,不利于区分。 试题编制要求比较高,问题要十分明确,以免引起歧义。

13、 简答题的评分标准制定比较困难。 主要功能: 对陈述性知识的了解 简单的理解和阐述能力 对图形图象的了解和掌握,封闭式长试题:计算题 性质:答案是唯一封闭的,解答方法不完全封闭 形式:通过一段陈述性文字创设一个特定的物理情景,提出要求学生解答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学科知识以及必要的论证方法,求得正确得结论或答案。 优点: 考生需要通过对题目所给情景的想像、分析、推断和综合,才能进行解答,能力效度高。 设问方式多样,适应层次不同的教学目标的检查。 考查的能力范围广。 较为清楚低看出学生解答的思路和过程,鉴别学生的水平,区分度好。 答案客观、唯一,减少评分误差。 试题的难易度分布广,有利于试卷的难度

14、调控。,缺点: 答案唯一,不利于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 存在主观评分误差。 对阅卷者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难以提高阅卷效率。 解答花时间较多,题量受限制。 主要功能: 对陈述性知识的理解 对程序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开放式长试题:论证题 性质:主观题 形式:通过一段陈述性文字创设一个特定的情景,提出要求学生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学科的知识以及必要的论证方法,求得正确得结论或答案。与计算题不同的是,开放式长试题或者是答案不唯一,或者是没有明确的条件限制,可以有多样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优点: 不受回答方式和唯一正确答案的限制,思路开阔,可以考查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有利于学生创造

15、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挥。 容易联系实际,联系生活。 缺点: 阅卷困难 评分主观误差大 回答耗时,题量和覆盖面受限制 主要功能 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对问题的分析 设计、论证和表述能力,常见题型的比较,科学试题的特点,纸笔考试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和一些基本的能力,如: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等。 纸笔考试中实验能力的考查更多地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了解,对测量和数据收集、分析方法的掌握,以及总结交流的能力,而不是操作技能。 封闭式的纸笔测验要直接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是很难的,但是可以通过创设学生所没有见过的新情景,提出

16、学生没有回答过的新问题,考查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创造性的培养。,试卷的结构,通过确认学生解答试题所涉及的能力要素和难度,确定试卷的结构 以物理高考试卷为例,物理试题所涉及的能力要素为: 试题要求的应答方式 封闭 开放 试题对物理知识的要求 知识涵盖面 对知识理解的深入程度 物理情境和表述方式 新颖程度 复杂性 数学方法及表述 复杂性,双向细目表形式,以1998年物理高考科研测为例,编制试卷的一般程序,理论上是先做好双向细目表,再按细目表要求命题,但这样操作很困难。 实际上是先根据考试说明规定的内容分布,编写实验题和能力层次要求较高的计算题,然后编写其它题目。 分析试题的能力要求层次。 根据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内容以及能力层次填写双向细目表,根据要求调整试题。,试题的一般要求,试题内容和考查目标符合课程及考试的要求 没有政治性、科学性错误 试题内容要照顾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考虑不同版本教材的情况 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文字简洁、准确、没有歧义 文字要符合考生的阅读水平,不出现考生不能理解的名词术语 试卷和试题的文字量要恰当,保证考生有充分的阅读和回答的时间 题目文字不会给答题造成误导或提示 附图要有价值,印刷清晰,与题目配合密切 没有编辑或印刷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