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宏观经济学 02支出-收入模型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57174768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宏观经济学 02支出-收入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浙江大学宏观经济学 02支出-收入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浙江大学宏观经济学 02支出-收入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浙江大学宏观经济学 02支出-收入模型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浙江大学宏观经济学 02支出-收入模型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宏观经济学 02支出-收入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宏观经济学 02支出-收入模型(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2讲 The AE-NI Model,支出-收入模型 (凯恩斯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21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Two Sectors,两部门的国民经济,两部门模型是一个假设的模型,它假设经济中只有两个市场主体:居民户和企业,没有政府,经济是封闭的,没有对外的经济关系。,3,21-1 The Circulation of Sectors Economy 两部门国民经济的循环,(1)The Circulation of Foundation 基础循环,4,两部门循环的图,I,5,居民户在要素市场上向企业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居民户的总收入就

2、是企业的总支出。企业在产品市场上向居民户供给各类产品和劳务,企业的总收入就是居民户的总支出。企业的投资通过金融市场来自居民户的储蓄。消费用C 表示,投资用 I 表示,储蓄用 S 表示。,6,(2)Leakage and Pour Into,漏出和注入,7,ALeakage 漏出:,不消费的收入,即是储蓄; 在微观,储蓄是各种私人投资中的一种;而在宏观,只要不是消费即是储蓄。 每一次循环都有漏出,比如固定比例的漏出的话,将使循环流逐渐减少。,8,BPour Into 注入:,二部门经济中,注入是企业的追加投资; 每一次循环都有注入,将使循环流日益扩大; 投资的资金归根到底来之于储蓄,储蓄通过金融

3、市场转化为投资。 这就有了两部门循环图中的下半部分。,9,(3)Aggregate Demand and Aggregate Supply,总需求和总供给,10,A总需求,总需求是一定时期内整个国民经济中对商品与劳务的需求总量。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是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总和,即:C+I。 在短期,国民经济的水平取决于总需求。,11,B总供给,总供给是国民经济的总生产能力,而生产能力总是由生产要素的总和决定的,并表示为W,r,R的总和; 对家庭来说,这些收入之和,不是用于消费就是 用于储蓄,所以,总供给在两部门经济中,可以表示为C+S; 在长期,国民经济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能力,取决于总供给。

4、,12,C国民收入,通常用Y来表示(这里的Y是一个广义的国民收入概念)。 从总需求(总支出)的角度来看,Y=C+I 从总供给(总收入)的角度来看,Y=C+S 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总需求(总支出)= 总供给(总收入) 即 C+I = Y = C+SI = S -国民收入均衡I S -国民收入扩张I 漏出) (注入0 则 I S供不应求非意愿存货投资= 0 则 I = S,34,22-2 The Determination of NI,国民收入的决定,35,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方法 利用消费函数,即(C+I)分析法; 利用储蓄函数,即I=S分析法;,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 利用消费函数得:

5、Y=AE=C+I 利用储蓄函数得:I=S,36,(1)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数学法 (利用消费函数),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Y=C+IC=a+bYI=I0(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投资视为常数) 解联立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为: Ye=(a+I0)/(1-b),37,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 (利用消费函数),38,(2)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数学法 (利用储蓄函数),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S=-a+(1-b)YI=I0 解方程组得: Ye=(a+I0)/(1-b),39,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 (利用储蓄函数),40,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比较(二种方法的一致性),41,23 Mult

6、iplier Theorem 乘数理论,23-1 问题的提出: AD NI?乘数 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总需求变动量之比。 即:K = Y / AD 其基本原理是讲,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净出口需求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的数倍增加。反之亦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宏观经济的连锁反应,从而引起比初始需求量量更大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这就是乘数原理。 实践意义:“双刃剑” 适用条件:只有当经济社会存在着闲置资源时,乘数才能发挥作用。,42,总收入变化的过程分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总需求方程: AD = C+I = a+I+0.8Y,现在增加100元投资,会使要素所有者收入增加10

7、0元;由于MPC是0.8,意味着消费者会把这100元收入中的80元用于购买消费品,于是这80元又以要素所有者收入的形式流入生产这些消费品的其他部门要素所有者手中,其他部门消费者又拿出80元中的64元用于消费,43,总收入变化的过程分析续,那么这样继续下去,增加100元投资使得国民收入增加多少呢?用数列工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44,23-2 Investment Multiplier投资乘数,投资乘数 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变动量之比。即 KI = Y/ I 代数法: 根据Y=I+C;I=Y-C KI=Y/I=Y/(Y-C) 上下同除于Y =1/(1-C/Y)=1/(1-MPC)=1/M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