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附属初中2018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度检测题

上传人:梦在 文档编号:57173921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附属初中2018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度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附属初中2018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度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附属初中2018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度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附属初中2018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度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附属初中2018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度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附属初中2018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度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附属初中2018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度检测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硬纸板接触齿 数不同的齿轮B改变钢尺伸出 桌边的长度C改变薄塑料片划 过梳子的速度D改变敲鼓 的力度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 20182018 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度检测试题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度检测试题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909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00100 分)分)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303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1 元硬币的外观具有银白色的光泽, 一些同学认为是铁制的,在探究中,有同学指出:“我们可以先 拿磁铁吸一下”。“拿磁铁吸

2、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结论 B.评估 C.猜想与假设 D.进行实验 2.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温度为 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 5 C泰州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 38 D.比较适宜的洗澡水的温度是 55 3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 是 4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 “低”是指声音的 A. 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振幅 5.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 人仿佛置身于百

3、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大象交流时,利用次声波来传递信息 D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 7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大钟的回声 B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C大钟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8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

4、确的是转动方向转动方向A.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B.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9.当室内温度为 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 幅 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10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适当烤一下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这样做是 为 了 A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 B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 C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 D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 1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吃粽子也成为人们过节的重要习俗.小彤看见妈妈在家煮粽子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

5、继续煮.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能更快地将粽子煮熟 B用“大火”可使水沸腾更剧烈,沸点升高,不应该改用“小火” C水沸腾后,改用“小火”水温升高较慢,锅中水不易被烧干 D水沸腾后,改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温都不变,用“小火”煮可节能 12生活中的很多热现象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课本上说,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弦外之音,就可以解读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B体温计给发烧病人测量体温后放在 20的室内,体温计一直显示着 39的示数,说明水银这种物 质具有“热胀冷不缩“的反常 C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

6、上的水蒸发吸收热量 D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13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 下是她对 “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4.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 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

7、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D.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15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 l 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 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 l 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 78, 水沸点是 100,煤油沸点是 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 B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C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D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272

8、7 分)分) 16.小明喜欢利用 pad 听歌,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判断出是哪 位歌手;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信息”或“能量”),为此需要减小声 音的 (“音调”、“响度”或“音色”). 17夜晚,我们经过装有声控开关的楼道时,往往要用力拍手或跺脚将灯点亮.“用力”是为了提高声 音的 这一特性来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这样使用 声控灯. 18.(1)夏天下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如果在看到闪电后 4s 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 (2)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了声呐 ,可以发现水下目标,还

9、可以测绘海 底地形如果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1500 m/s,海面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 4s 收到海底 返回的回声,该处海深为 m. 19. “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 20. 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如图所示,露珠的形成是 现象,此过 程 (选填“吸热”或“放热”);中午露珠不见了是 现象. 21如图甲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出声音,其发声物体是 (选填“试管”、“水”或“空气柱”),当水量增加时,声 音的音调会 (选填“升高/降低/不变”);若把少 量水再倒

10、入一高脚酒杯中,如图乙所示,把酒杯放在桌面上, 一只手按住高脚酒杯的底座,将另一只手的手指润湿后沿着杯 口边缘摩擦(手指不要脱离杯口),使其发出声音,当高脚酒 杯中的水量增加时,音调会 (选填“升高/降低/不 变”). 22. 滚烫的油锅不小心滴入了水珠,你会发现油花四溅,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 (填 “高”或“低”)的结果.在医院里病人发热时,高烧不退,可以用酒精擦拭病人的身体,这是因为酒精 在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 ,从而带走病人身体的热量,起到暂时降低体温的 效果. 23.罐装式液化石油气是采取 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装入钢罐的;在向钢罐里充气时,钢罐 的温度是 (选填“升高”、“

11、不变”或“降低”)的. 24.在做“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丽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 如图甲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她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有关小明同学则在两块相同的玻 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乙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 _有关. 25.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 造成的(填物 态变化名称);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 (选填“高”或“低”) ,使 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24 题) (25 题) (26 题)甲 乙甲乙26.如图,两个相同的水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

12、都已沸腾.壶嘴口的“白气”是 形成的(填物 态变化),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 (选填 “甲”或“乙”)的温度高.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 ( (共共 4343 分分) ) 27.(8 分) 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 活动一: 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 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铃声几乎听不见.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

13、快速移动,笔迹因此在纸上画出 一 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 和 . (2)其他两个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分别说明了什么? , . 活动二: 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 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 10m 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 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就_ _(选填“大”、“小”)些.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几乎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 于

14、.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 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28(8 分)探究声音的特征: (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 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 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 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_(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 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_. (2)某研究小组利用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