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课的设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173489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课的设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高中语文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课的设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高中语文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课的设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高中语文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课的设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高中语文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课的设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课的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课的设(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新课程培训专题讲座高中语文新课程培训专题讲座 高中语文新课程高中语文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课的设置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课的设置一、一、 国际高中课改的趋势国际高中课改的趋势1、改革的目标与内容改革的目标与内容(1)强调高中课程的基础性)强调高中课程的基础性(2)提倡高中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提倡高中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3)提倡课程的综合性)提倡课程的综合性2、改革的主要理念及实施、改革的主要理念及实施(1)强调人文素养)强调人文素养(2)强调学生的活动及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活动及活动课程(3)强调从学生的经验出发组织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经验出发组织课程二、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二、高中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1、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的基本理念、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的基本理念(1)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3)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4)理念实施的四大要求)理念实施的四大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

3、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性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实用的语文课程)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性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实用的语文课程(4)关于语文素养)关于语文素养言语信息的积累言语信息的积累主要有音、字词、句、修、逻等,主要属识记的知识。而对于主要有音、字词、句、修、逻等,主要属识记的知识。而对于“语文知识语文知识”这一概念王荣这一概念王荣生、韩雪屏编著的生、韩雪屏编著的初中语言知识新观点初中语言知识新观点有新的概括

4、:有新的概括:第第 1 章章 汉语音韵与情绪的表达汉语音韵与情绪的表达 第第 10 章章 辞式的扩展辞式的扩展第第 2 章章 汉字的形体与意蕴汉字的形体与意蕴 第第 11 章句子成分的应对性与语序易位章句子成分的应对性与语序易位第第 3 章章 汉语数量词的修饰性汉语数量词的修饰性 第第 12 章章 流水句与欧化句流水句与欧化句第第 4 章章 词义与语意词义与语意 第第 13 章章 句式的选择与变换句式的选择与变换第第 5 章章 词语的形象色彩词语的形象色彩 第第 14 章章 句子的动态分析句子的动态分析第第 6 章章 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第第 15 章章 复句系统与句群组造复句系

5、统与句群组造第第 7 章章 言辞选择与词语变异言辞选择与词语变异 第第 16 章章 句子语气类型句子语气类型第第 8 章章 比喻的探究比喻的探究 第第 17 章章 语体的分类与渗透语体的分类与渗透第第 9 章章 对偶与对仗对偶与对仗 第第 18 章章 非语言因素的表意功能非语言因素的表意功能文学文化知识的积累文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含课文、名著的阅读、理解、识记等。含课文、名著的阅读、理解、识记等。语文智慧及运用技能语文智慧及运用技能如语感能力、发音、朗读、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文学鉴赏能力等。如语感能力、发音、朗读、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文学鉴赏能力等。语文认知策略语文认知策略关于学习程序、方法、

6、能力、思维品质等,如记忆理解汉字、文体阅读法、构思取材法等。关于学习程序、方法、能力、思维品质等,如记忆理解汉字、文体阅读法、构思取材法等。语文情感与态度语文情感与态度含个性、审美情趣、文化品味、学习态度等。含个性、审美情趣、文化品味、学习态度等。三、关于学分制管理和语文学分的建议三、关于学分制管理和语文学分的建议1、高中毕业学分要求、高中毕业学分要求(1)必修)必修 116+选修选修 28(其中选修(其中选修=至少为至少为 6)=144(基本学分)(基本学分)(2)必修)必修 116+选修选修 60180(理想学分:上大学深造者)(理想学分:上大学深造者)2、语文学分设想(、语文学分设想(1

7、822)(1)必修()必修(1)(5)=10 学分学分按按 9 周每周周每周 4 学时,每模块学时,每模块 36 学时学时2 学分,共学分,共 10 学分,实际一般每周开学分,实际一般每周开 56 学时。学时。(2)选修)选修 47 个模块个模块=812 学分学分建议我市全体学生是必选建议我市全体学生是必选 4 模块模块+任选任选 1 模块模块=10 学分学分欲深造或对语文有兴趣的学生是欲深造或对语文有兴趣的学生是 必选必选 4 模块模块+任选任选 2-3 模块模块=12-14 学分学分至于具体的选修建议与安排,放在至于具体的选修建议与安排,放在“选修课的设置选修课的设置”部分再论。部分再论。

8、以下是必修与选修的模块的学分和排列:以下是必修与选修的模块的学分和排列:语言与文学大致内容构成表语言与文学大致内容构成表模块模块 学习学习领域领域科目科目必修(必修(10 学学分)分)选修一(选修一(812 学分)学分)选修选修二二语文语文语文语文 1 语语文文 2语文语文 3 语语文文 4语文语文 5小说与戏剧小说与戏剧 诗歌与散文诗歌与散文新闻与传记新闻与传记 语文文字应用语文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文化论著研读语言语言与与文学文学外语外语(以(以英语英语为例)为例)英语英语 1 英英语语 2英语英语 3 英英语语 4英语英语 5(六(六级、级、七级)七级)系列系列 1,提高系列(英语,提高系

9、列(英语 6-8,提高系列,达八级目标)提高系列,达八级目标)(英语(英语 6-11,可创造条件开,可创造条件开,达九级目标)达九级目标)系列系列 2,拓展系列(含语言知识,拓展系列(含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欣赏类)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欣赏类)学校学校按有按有关规关规定自定自主开主开发发 的的课课 程程四、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四、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一)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保证基础学力,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在保证基础学力,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发现创新”五方面获得发展。五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积

10、累整合”是基础,是基础, “感受鉴赏感受鉴赏”重在审美能力,重在审美能力, “思考领悟思考领悟”重在探究能力,重在探究能力, “应用拓展应用拓展”强调应用能力,强调应用能力, “发现创新发现创新”强调探究和创造能力)强调探究和创造能力)(二)课程主要内容(二)课程主要内容按课标说法,语文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按课标说法,语文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阅读与鉴赏阅读与鉴赏”和和“表达与交流表达与交流”两大块,但不两大块,但不少专家认为,有关少专家认为,有关“语文知识与语文学习策略语文知识与语文学习策略”内容也应该纳入课程之中这种说法颇有道理。内容也应该纳入课程之中这种说法颇有道理。1、阅读与鉴赏、阅读

11、与鉴赏(1)课标的五方面要求(总要求)课标的五方面要求(总要求)根本目标是根本目标是“立人立人” 、育人。这强调的是阅读的人文精神,教育的最终目标。、育人。这强调的是阅读的人文精神,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这着眼于一般的要求,其中有三层含义:首先是能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这着眼于一般的要求,其中有三层含义:首先是能“从整体上把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然后是;然后是“善于发现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题,提出问题” ,对文本作出分析、判断、阐发、质疑、评价(这里强调的是阅读的主

12、体性与,对文本作出分析、判断、阐发、质疑、评价(这里强调的是阅读的主体性与多元性)多元性) ;最终应落实到语言层面上,防止架空分析及无限引申,要;最终应落实到语言层面上,防止架空分析及无限引申,要“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 ,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要防止脱离文本语言的阅读与探(要防止脱离文本语言的阅读与探究,热衷思想观念的思辩而徘徊于文本之外很不可取,语文课首先姓究,热衷思想观念的思辩而徘徊于文本之外很不可取,语文课首先姓“语语” 。 )提倡个性化阅读,强调阅读活动中的个体差异。提倡个性化阅

13、读,强调阅读活动中的个体差异。A 重视学生个人的生活和阅读经验,个人阅读感受和体验。重视学生个人的生活和阅读经验,个人阅读感受和体验。B 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反思,进行探究和创造性阅读。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反思,进行探究和创造性阅读。C 反对对文本进行无界限读解或过度阐析(例如孔乙己会奋起反抗、父亲(反对对文本进行无界限读解或过度阐析(例如孔乙己会奋起反抗、父亲(“背影背影” )是一)是一个反动的旧官僚等)个反动的旧官僚等)掌握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不同文本的阅读要领和几种基本的阅读方法。掌握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不同文本的阅读要领和几种基本的阅读方法。课标中关

14、于不同文本的分类提法和过去的教学大纲不同,这种分类一方面基于这几种文本课标中关于不同文本的分类提法和过去的教学大纲不同,这种分类一方面基于这几种文本的性质和功能,一方面参照了现代思维学理论中的性质和功能,一方面参照了现代思维学理论中分析性思维、实用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实用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提法,的提法,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语文能力要求,即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语文能力要求,即分析探究能力、实用(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分析探究能力、实用(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不同的文。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言语特点,不同的目的决定了阅读不同的形式:前者如政论文和诗歌,本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言语特点,不同的目

15、的决定了阅读不同的形式:前者如政论文和诗歌,后者如精读和浏览等。后者如精读和浏览等。“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 。涉及的是方法、能力、技巧,实际上要恰当表达出文本的。涉及的是方法、能力、技巧,实际上要恰当表达出文本的“情感情感”并非易事。并非易事。(2)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阅读与鉴赏阅读与鉴赏”中的中的“鉴赏鉴赏” ,是专就文学作品的阅读而言的,这反映了新课程对文学教育,是专就文学作品的阅读而言的,这反映了新课程对文学教育的格外重视。的格外重视。 鉴赏目的和态度鉴赏目的和态度“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涵养心灵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涵养心灵” ,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目的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升人的文化品位、人生境界。的目的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升人的文化品位、人生境界。鉴赏能力培养的重点是鉴赏能力培养的重点是“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鉴赏的高层次要求是鉴赏的高层次要求是“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