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2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7173232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9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必修2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必修2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必修2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必修2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必修2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必修2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必修2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政治,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温故知新: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2、符合我国的国情,3、有其优越性,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建立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建立宁夏 回族自治区,1958年建立广西 壮族自治区,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1、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新型的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有何不同? 3、怎样全面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4、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怎

2、么做?,自学检测,民族,民族概况,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种类、分布,基本原则,新型关系,国体,基本原则,民族精神,法律保障,原因,经济,文化差距大,问题,原因、表现(权利义务),地位,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关系,原因、表现(互助),地位(重要),原因、表现(共富),地位(根本),总、分,知识体系,考点25: B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的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法律地位平等(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2)坚持民族团结原则: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

3、奋斗。 (3)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3相互关系: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民族区域自治,是什么,自治区、州、县(旗),含义,为什么,怎么样,自治地方,地方人大和政府,自治机关,立法,经济,文化,变通执行,其他,自治权,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必要性,国家、作主、民族关系、现代化,优越性,坚持和完善,知识体系,思考:为什么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1)由我国

4、的历史特点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传统) (2)由现实情况决定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社会基础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政治基础 (3)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西藏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二者有何不同?,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是中央和地方关系,都要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稳

5、定社会,解决民族问题,祖国和平统一,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一定的自治权,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5个民族自治区,港、澳、台,考点28:B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信不信的自由;信何教的自由;信何派的自由;何时信的自由等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不受外国势力支配,在平等友好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不等于社会主义)相适应。,考点26:D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及地位: (1)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

6、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地位: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三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内容: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其它自治权。 4坚实基础(必要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2)“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3)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首先,应该珍惜和巩固发展这种民族关系;其次,自觉

7、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作为中学生应该学习和维护党的民族政策,并进行积极宣传;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反对民族歧视,防止制造民族纠纷等。,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材料: 新疆“7.5”事件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强调,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大旗,大力发扬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汉族和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的思想,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好局面,不传谣、不信谣、不受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活动,坚决同不法份子的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8、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中共是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材料体现了党的政治和思想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因此,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大旗,大力发扬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 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因此,各族干部群众要倍加珍惜 公民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因此,要做到,不传谣、不信谣.,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中央把如何加快西藏发展提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先后四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掀起支援西藏建设的热潮。目前,国家直接投资

9、西藏建设项目、中央政府实行财政补贴、全国进行对口支援的全方位支持西藏现代化建设的格局已经形成。据统计,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的40年间,西藏财政支出共计875.86亿元,其中94.9来自中央补贴。 材料二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拨款7亿多元,对西藏寺庙、灵塔、祭殿等宗教场所进行维修。,(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1)材料一说明我国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材料二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结合材料说明过去50年里西藏发展最快、进步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家对西藏地区正确行使了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了

10、对西藏的投资力度,支持西藏发展经济、科技和文化卫生事业。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西藏人民 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和 宗教政策,得到了西藏自治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3)运用哲学常识知识,谈谈如何促进西藏的进一步发展?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注重意识的能动作用。立足西藏的自然、人文、社会状况,制定、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具体分析西藏地区的特殊性,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发展西藏地区的各项事业。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结合国家发展大局与西藏的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国家整体发展与西藏本地发展的关系;立足本地实际,勇于探索,同时利用中央和其他地区的扶持与帮助,促进西藏地区的发展。,坚持群众观点,落实群众路线。把西藏地区人民的福祉作为第一追求。 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始终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一定能够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同时又要做好与分裂势力做艰苦斗争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