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单元的总结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57170327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5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六单元的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六单元的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六单元的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六单元的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六单元的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六单元的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六单元的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理解:1、该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不能用于物理变化(是否遵循质量 守恒定律,即为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2、只是质量方面守恒,其他方面 不守恒,如体积是不守恒的;3、质量守恒: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 质量;4、在设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必须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本质原因: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 的质量不变。,化学反应中的 不变和可变因素,宏观,微观,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一定变:,物质的种

2、类,分子的种类,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化学方程式,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意义:1、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量的方面:(1)表明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2)各物质间 反应时的质量比(各物质是按照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反应的,但是反应物 的质量比不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比),读法:1、质的角度读;2、从质量和粒子个数的角度读,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式两边原子 种类和个数相等),元素的化合价,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1、注意配平的准确性;2、如果反应物没有气体参与,而 生成物产生了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标“

3、 ”号;3、溶液中的 反应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沉淀参与,而生成物中有沉淀,则在沉淀物质的化学 式右边要标“ ”号,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 2、观察法 3、奇偶法 4、定1法,总结:,2KClO3 2 KCl + 3O2,MnO2,2H2O2 2H2O + O2,MnO2,2H2O 2H2 + O2,通电,2KMnO4 K2MnO4 +MnO2+O2,Fe + CuSO4 = FeSO4 + Cu,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CO2,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设、写、标、列、求、答(要求格式规范,步骤 完整

4、),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碳,金刚石,结构:空间网状结构 化学性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自然界中最硬 的物质 用途:饰品、玻璃刀钻头、光学仪器,石墨,物理性质 差异很大 的原因: 碳原子 排列方 式不同,结构:层状结构 性质: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软, 有润滑性熔点高,导电导热性良好 用途:作铅笔芯,电极,润滑剂,木炭、活性炭:由石墨小晶体和杂质构成,是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 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物理性质,净水,滤毒,除味,脱色),C60,结构: 由C60分子构成,足球结构,俗称足球烯 性质:较稳定 用途:材料科学,超导行业等,化学性质:1、常温下具稳

5、定性 2、可燃性(做燃料,注意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耗的产物的不同),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氧化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还原剂:在反应中得到氧的物质 (C);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氧的物质(CuO,Fe2O3);还原剂被氧化剂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被还原剂 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制取原理:CaCO3 + 2 HCl = 2CaCl2 + H2O + CO2,制取装置:1、发生装置:固液常温型;2、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装置,实验注意 事项:,药品的选用 (不能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导致制取的气体中混有HCl,Na2CO3和纯净的CaCO3:反应速率过快,不易控制,

6、硫酸H2SO4:生成物CaSO4为微溶物,会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 的进行,制取装置:长颈漏斗的下管口必须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3、还原性:,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空 ,能溶于水,化学性质:1、能与水反应:H2O +CO2 = H2CO3;H2CO3=H2O+CO(石蕊试液 遇酸变红)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 + Ca(OH)2 = CaCO3 + H2O,检验:澄清石灰水; 验满: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口,用途:干冰用于人工降雨,舞台仙境;灭火;光合作用;制作碳酸饮料。,一氧化碳,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空(用排水法收集),化学性质:1、可燃性(做燃料):2CO+O2,点燃,2CO2(蓝色火焰),2、还原性:CuO + CO,CO2 + Cu,3CO + Fe2O3 2 Fe +3CO2,固体加热型,固液常温型,2、排水法(不易或难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收集装置:1、排空气法(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 不污染空气),分为向上排空气法(空 )和向下排空 气法(空),制取 装置,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 条件,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 所收集气体的密度, 溶解性以及是否与水 发生反应。,(冶炼金属)3、剧毒性(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