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的文化管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67273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大学的文化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大学的文化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大学的文化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大学的文化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大学的文化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大学的文化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大学的文化管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大学的文化管理浅谈大学的文化管理【摘 要】高等学校“扩招”以后,社会上对本科教学质量议论很多,莫衷一是。教学质量 管理是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将文化管理理念引入其中能克服单纯的规范化管理所带来 的问题,以体现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人本特征。文化管理是世界大学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是 基于“人的价值观”和“人的情绪”的管理,注重发挥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在管理中的主导 作用。大学实施文化管理的基础在于大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以及学习 型组织的构建。我国的大学文化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从整体上降低了高等教育的竞争力。 因此,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实行文化管理,是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

2、 Abstract: higher school“ expansion“, the community on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many discussions, unable to agree on which is right. The manag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is the higher education the core of teaching management, culture management concept into which can overcome the standardiz

3、a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people. Cultural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in the world trend of a development, is based on the “ values“ and“ human emotions“ manage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spirit and culture of University in a leading ro

4、le in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cultural management implemented is the foundation of university material culture, system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type organization. Chinese university cultural management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reduce the compet

5、itivenes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refore, in the system of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ulture management, is Chinas building of the world class university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关键字:大学,文化,管理 Keyword :University, culture, management 大学管理需要明确的管理思想指引。纵观历史,大学管理主要形成了经验管理模式和科 学管理模式。随着社会和教育自身的发展,

6、传统的制度管理已显得“苍白无力” ,管理者必 须给严格的科学理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刚性”与“柔性”有机结合,才能使大学管理 更富成效。一、对大学文化管理的认识一、对大学文化管理的认识文化管理于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与“自我实现人”假设相对应,否认了“经济 人” 、 “社会人” 、 “复杂人”等片面的人性假说。大学文化管理应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思想在学校管理中的反映。它应包含制度建设、精神建设和基础建设三个方面。基础 建设是它的物质文明,精神建设是它的思想,而制度建设则是它发展的动力,三者之 间是相辅相成的,而这些都与大学里的人是密不可分的,即与大学文化管理中的组成 部分一学校管理者

7、、教师、学生有关。优秀的大学文化把人当作学校的中心和学校兴 衰的尺度 把优化人的素质和弘扬人的个性放在首位 从而在根本上引发了学校发展的动力 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喷涌。1二、文化管理理念的内涵二、文化管理理念的内涵文化管理的管理思想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相对立,强调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以人为 中心,提倡感情因素的非理性管理模式文化管理。文化管理并不排除理性因素, 而是使之与非理性因素相结合,并以非理性因素为主。其本质是将组织看作是由人组 成的系统,通过确立一套组织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并以此来引导员工的意志行为选择,来促进组织成员积极努力工作。 文化管理强调了管理的三个方面:首先,要以人为中心实施人性

8、化的管理;其次, 管理过程必须贯彻并体现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念体系,并以此激发员工积极进取;最后, 管理方式要将理性与非理性结合,在科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基础上,增加了人性化管理的情感因素。2三、大学文化管理的辨析三、大学文化管理的辨析 (一)大学文化管理与对大学文化的管理 虽然文化管理模式离不开对文化的管理,但无论是“对文化产品及其传播和 共享的管理”或是“对组织文化的管理” ,都不等同于文化管理。这里的“文化管 理”与“经验管理” 、 “科学管理”特指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而“对组织文化的 管理”则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如同“教学管理” 、 “德育管理”一样。文化管理与校园文化有着密切

9、联系,但二者并不等同。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 管理内容的组成部分。文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强调用文化的方式,以其无 形性、理念性和管理绩效附着性等特征,广泛渗透于大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倡导 文化管理,可以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使校园文化的基础更加坚实,可以 使大学的育人过程更富文化内涵,最终顺利实现管理目标。 (三)大学文化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 文化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定联系,都属于“柔性管理”范畴,但在内 涵、作用、特征等方面有较大区别。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关注价值观的选取及其作用 发挥,文化管理模式更倾向于具体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起着把关、定向、保证监督 的正面推进作用,文化管理则是在思想政治工

10、作指导下,选择和运用大学成员容易 接受的方式, “润物细无声”般地引导教职员工自觉地围绕教书育人这一中心任务, 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因此,既不能将文化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相提并论,更不能用文化管理取代思想政治工作。3四、大学文化管理的现状四、大学文化管理的现状大学文化管理缺乏共同的价值观指导。由于目前各学校尚未形成大家较为认同的、 有特色的、校园人共享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观念文化的核心大学精神。这就可能导致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与群体价值观不一致。4(一)学校精神尚未形成从大学文化管理的层次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实体文化制度文化 观念文化。当前高校的文化管理实践表明,在实体文化管理方面,由于各

11、学校对校园文 化管理意义认识的提高,在校园文化设施上均增大了投入,新建、改建了一批文化设施, 对校园文化管理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大力开展有意义的文化活动的同时,逐步加强了引 导、规范文明言行的规章制度文化管理。至于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观念文化的管理, 仍处于发展阶段。 (二)大学文化管理未显示出各自的特色 大学文化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因各个学校的历史背景、学校结构、培养目标 的不同,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一面;这也正是校园文化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对学 校成员具有巨大的号召力、感召力的根源所在。就当前校园文化管理整体发展现状讲, 相当一部分学校在推进实体文化、制度文化管理,尤其是促进观念文化的核心即

12、学校精 神的形成中。(三)文化管理缺乏系统性、继承性思想指导由于缺少整体规划,虽然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十分活跃。但活动缺乏统性、延 续性的问题十分明显,往往表现为因人而异,缺少传统。 (四)文化管理受许多社会负面因素的干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给高等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了不小的负效应。 如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等不良思想,尤其是校园周围的网吧、歌舞厅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5五、大学文化管理的必要性五、大学文化管理的必要性(一)当前大学管理的现状要求管理思维的转变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以来,大学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制度管理越来越 完善、严密、精细,这

13、表现在管理理念上,大学管理越来越“科学” 、理性化;在组织 设计上,科层制越来越庞大、官僚体制越来越臃肿;在管理队伍上,分工越来越精细, 行政人员越来越专业化。培养学生数量倍增而优秀人才难以递增,校园建设日渐现代 化而育人环境似乎愈益恶化。 (二) 文化组织必须进行文化管理 大学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文化组织,其组织主体、组织活动、组织形式都呈现鲜明的 文化特色。因此,大学应用完全、彻底的制度管理并不一定符合大学管理的规律:(1) 大学使命、目标具有模糊性和多重性,这与企业组织明确、单一的目标(基本上)相比 具有无比的复杂性。 (2)大学的工作主要是高深知识的传播、创造和应用,这种工作 性质决定了学

14、术工作不像企业的普通生产工作,它需要更多的自主权、自由空间和更 宽松的环境氛围来从事无边际的知识探索。 (3)学术工作成果具有精神、心理领域工 作的内隐性、长效性和难以测量性。大学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成果并不表 现为它当前表面所表现的那一点点,而可能还有更多隐含在对象的内心里和有意义地 塑造未来等方面。(4)大学学术人员具有高度的专业化和独特的人格、生活方式等特点。 高度专业化决定了基层学术人员更愿根据专业判断行事,而不愿意接受决策层下达的 指令;他们可能具有孤傲、清高的人格特点和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与企业 决策和企业人员相去甚远。硬性、强制性、要求被动遵守的制度管理可能挫伤他

15、们的 心灵并继而遭到激烈的反抗。(5)统一、强有力的制度难以在大学各个部分都能得到认 同和有效的执行,固定、呆板的制度也因不能适应各种具体的情况而表现得束手无策。 在当前大学规模日益扩大、组织日益分化、异质性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文化还是 大学组织整合的重要力量。 (三) 大学中文化管理较之于制度管理的优势 (1)制度可能是被动地遵守,制度管理下的人可能是盲目地行动。而文化导向下的 行动却是自觉的主动,文化管理下的学术人具有明确的价值标准,能清楚地理解大学 的要求并能自觉地采取行动。 (2)制度是固定、呆板的、有限的,它表现为确定的文 字表述,明确规定的是有限的主要行为,它不能因应各种变化和突

16、发,不能考虑到所 有的情况并都做出具体的规定,一旦新的变化和情况发生,制度往往表现得束手无策。(3)制度是预测控制,是对未来行为的要求和约束,制度管理往往落后于大学实际。 (4)制度是一种硬性的“物质”要求,它能清楚规定的通常只是刚性的、外显的、能够 有效计量和检验的“物质”指标。(5)而文化管理是事前的导引,文化管理是通过价值观的灌输,让价值观来牵引行为,能避免行为的失范和损失,是一种事前的管理。6(四)大学组织文化管理的原则: 一是要遵循价值引领的原则。 二是要遵循公平民主的原则。三是要遵循崇尚尊重的原则。四是要遵循达致和谐的原则。7六、大学文化管理的特征六、大学文化管理的特征 相比于单纯的制度化管理与标准化管理,以及人本管理思想和现代化管理理念, 文化管理理念引入到教学质量管理中能全面地体现教学管理的特征。 (一)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与以物为中心的科学管理相比较,大学文化管理始终坚持以 人为中心。因为大学文化管理以大学师生价值观念和信念的确立为核心,通过师生们在 共同的组织文化的力量的感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