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阅读教学插上双翼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66149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阅读教学插上双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给阅读教学插上双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给阅读教学插上双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给阅读教学插上双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阅读教学插上双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阅读教学插上双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给阅阅读读教教学学插插上上双双翼翼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的想象关键词:阅读 想象 感悟 发展 拓宽 倡导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凭借语文 教科书,在教师指导下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理解语言,掌握方法,吸取知 识,提高认识,发挥想象,丰富情感的过程。 但是在阅读教学中,人们习惯把阅读定位于仅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放弃 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学生没有充分感悟课文内容、读懂课文,教师就用自己 的理解来诠释语言文字,繁琐的讲解与频繁的没问,而事实并非如此。 小语教 大纲提出:“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 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再

2、说面对一篇课文,学生会产生怎样的想法, 有多少感受,这是我们老师不能全部洞悉的。所以,阅读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 个性,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真正养成阅读的能力,使 他们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感受美,当然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的想象,也 颇有研究,笔者不是行家,只是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读中感悟,想中迁移一、读中感悟,想中迁移 阅读过程是把文字信息切换为生动的表象组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想象, 充满不可言喻的情感体验,对文字的理解,对思想的发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 凭借这个过程来实现。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因此,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依据语言文字进行

3、定向引导,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 设的情境,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领悟其中的感情。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 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一句,对这句话的理 解,就可以借助想象,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活动。通过从相反的角度指导 学生想象出新的意境。同学们,我们是怎么欢度除夕之夜的?为同学们想到一 家团聚有说有笑,有丰富的文艺节目的除夕之夜,与小女孩的生活相比。教师 紧紧抓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比较,由理解课文句子的 含义升华到揭示文章的中心,逐步体会到在那个人剥削人的社会里,小孩子想 过幸福

4、生活的强烈愿望是不可能得以满足的。二、用好教材,发展学生想象二、用好教材,发展学生想象 1、结合文中插图,丰富学生想象 “图画不单是文字说明,而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 。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图文 并茂的特点,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把握图意,透过画面在头脑中出现广阔的空 间,动态的情境,诱发他们对现实情境的“再告” ,帮助学生理解教科书。例如 两只小狮子一课中,我们可以结合插图,发挥想象,想一想两只小狮子分 别是怎样练功的?说一说勤劳的狮子怎样练习“滚、扑、撕、咬”懒狮子是听 了妈妈的劝后又是怎样做的。这样就补充了课文内容,增强了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学生在此还给两只小狮子取了两个名字“勤勤”

5、、 “懒懒” 。 他们认为“勤勤”在练习“滚、扑、撕、咬”时肯定受了很多次伤,他们还认 为“勤勤”这么舒服它也不想练了,想去休息了,但它要做森林里的大王,没 有本领是不行的,所以它就更加努力了。他们还想到懒狮子听了狮子妈妈的话 后就认真和“勤勤”练习,不怕疼不怕苦,最后它们两个成为森林中的大王。 这样不是这篇课文的亮点吗?我们不是正在求这样的效果吗?这样学生通过课 文插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交流、沟通, 形成一种互动、生动的良好氛围,学生亲历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与语言文字 “亲密接触” ,乐在其中,自然获得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其功效是那种“重 分析讲解、轻主体感受

6、”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 2、活用教材空白,发展学生想象 有些课文常刻意留下“空白” ,让读者揣摩,或因表达的需要,省略了一些 内容,留下“空白” 。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些空白,巧妙地激发学生展 开想象,用创造的才智去填补这些空白。教学中,我利用学生特别喜爱小动物 这一兴趣点,在课文空白出引导想象。 雪孩子一课,雪孩子是怎样救出小白 兔的没有直接表达。对于这一问题自然十分感兴趣,纷纷结合自己所见所闻进 行想象:雪孩子呛了烟,雪孩子被屋梁砸了一下,雪孩子的脚在救小白兔时有 点融化了想象丰富由合情合理,体会了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 又如小松鼠找花生一课,课文最后没有写小松鼠找花生的结

7、果,我就 以找到花生为命题,让学生想象编故事,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由发挥想 象:小松鼠难过地哭起来,鼠鼠跑来帮忙,找到了花生;小松鼠生气了,乱拔 一通,居然发现了花生想象丰富又十分有趣。可见,活用教材空白,鼓励 学生观察想象,联系生活想象,创造性地想象,使学生在想象表达中,语言得 意发展。 “要在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教材的生动 活泼,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创造了巨大的 想象空间,那我们教师是不是应该活用教材,从课文内容延伸开去,尊重学生 不同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三、利用电教媒体,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三、利用电教媒体,拓宽学生想

8、象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 ,由于学生视野的的局限,在思维上无法认知一些视觉上不 曾见到过的事物。如果充分发挥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电视等电教媒体的 优势,将声音、形象与讲授有机结合,形成立体教学氛围,丰富学生想象空间。 利用电教媒体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着教师直接用语言描述无法替代的作 用。它能充分把学生带入一种情景,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比如桂林山水 、 威尼斯的小艇 、 台湾蝴蝶甲天下等美文。以桂林山水为例,我们教 学时利用多媒体再现桂林山水的独特韵味,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前享受清山绿水 的美景。这种刺激作用于小学生的头脑中,在阅读课文时容易把握描述“山水” 的语言。同时,教师提出适时的问题启

9、发学生,比如说看自己家乡的山水时是 什么感觉,在看到西湖的山水时是什么感受?学生头脑中因为接受一定的山水 的表象,就可以引起其他的相关意象。 又如用幻灯片投影教学呈现两三张静态地画面,让学生看过画面后,想象 这其中几张画面之间地关联或者排列顺序,并且具体地描绘出所转达地意思。 画面可以是课文的插图,也优美的风景和特定内容的某个画面。电教媒体的运用,充分发挥了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培养想象的兴趣,在想象中体会到了学习 的乐趣,阅读的乐趣。 四、珍视学生感受,倡导想象阅读四、珍视学生感受,倡导想象阅读 如何学好语文?“课标”认为学生是关键。因此,要在语文课堂上展开想 象阅读,一定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10、珍视学生的感受,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 自由的空间,要让学生大胆的想、大胆的水,不受约束地发言,让学生冲费展 开想象的翅膀,去“异想天开”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中上翅膀,遨游于阅 读广阔的空间,给阅读教学注入生机。如在阳光这篇课文的导入中,本来 我打算以课件呈现,后来放弃了这个考虑。为什么呢?课件的确直观生动,但 是给予学生的终究只是有形的、有限的想象。于是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闭目根据 老师提供的优美文字进行自由想象,学生闭上眼睛,听的入神,陷入了无限的 遐想中当让他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什么时,有的说“我看到了太阳升 起的时候是火红火红的。 ”有的说“我想到小鸟唱歌的时候是蹦蹦跳跳的。 ”能想到

11、小鸟唱歌时的动作,了不起!每个学生心中的形象是不同的、无 限的。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也正因为每个学生对文字的理 解想象的丰富性,才有学生看到小鸟“唱歌的动作” ,多么有意思的想象!的确,用好想象阅读教学,激发了学生潜在的主体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 刮起“头脑风暴” ,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再是追求同一答案、呆板无生气的答问 过程,而是一个多角度、多层面、高密度的交流对话,是学生个性特点的自由 展现。 素质教育的开展,无非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主要方 面。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体现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如果我们能够做好上 面三个方面的运用,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发展想象空间后的阅读教学是何等精 彩,它解决很多我们以前教师分析讲解提问而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为阅读教 学添上了理想的翅膀。正如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 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 源泉。 ”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想象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想象作者作者:俞 燕单位单位:诸暨市江藻镇小2005 年 10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